瑪雅人為人類留下了不可多得、精美的浮雕藝術作品。瑪雅的浮雕和石碑雕像,主要是人或動物的雕像,尤為顯著的是蛇的形象。總督府雨神的頭像(鑲嵌著浮雕圖案的華美牆飾,上有150個雨神頭像),雕刻得極為精致,每個頭像上的眼、耳、鼻、舌及牙齒齊全,栩栩如生。雕像中的人物,由簡單到細致,甚至雕刻出極為複雜的場麵。如:瑪雅王端坐於寶座之上,兩邊站列著大臣貴族,有士兵把戰俘押到麵前等,作品的表現力極為豐富。
18世紀中葉被發現的帕倫克城富麗堂皇的宮殿,內外的裝飾,都是淺浮雕,浮雕中有象形文字、宗教標誌、人形神像,和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禮儀場麵。雕刻的手法細膩、嫻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傑出的藝術作品。
石板浮雕常出現在瑪雅的建築和墓室中,大多為淺浮雕,如在帕倫克北部的建築中的石板浮雕飾板。這些浮雕雖然刻得較淺,卻具有很強的體積感,人物形象通常都是正側麵,刻畫極為寫實,麵部和手的細節表現得很優雅。有的小型石飾板表現更為生動,人與動物擠在一起,不同的動物交相混雜,甚至還有依偎在一起的裸體形象,刻畫得既寫實又誇張,還富於裝飾性。石板浮雕的另一傑作是碑文寺地下墓室的石棺蓋板浮雕,表現的是坐在地魔頭上的一個神像,他身上還長出生命之樹。
在建築裝飾中,大多數雕刻是石灰泥雕。在帕倫克和許多城市的建築外牆和房間內部裝飾著石灰泥雕,和雕像比更接近高浮雕,人物麵部近於圓雕,凸出的鼻子、張開的嘴、突出的牙齒,都與圓雕的處理手法相同。在帕倫克地下墓室裏還發現了兩個石灰泥圓雕頭像,其中一個特別精采,以其高度的寫實性達到了瑪雅雕刻的頂峰。
瑪雅彩塑陶像特別多,在尤卡坦西海岸的海納島上有大量發現。這些陶像是作為陪葬的器物,有的握在死者手上,所以尺寸很小,不超過30厘米高。但表現的題材極為廣泛,有各種人物和大量細節的刻畫。這些小陶像很有表現力,不論是臉部還是整個人物形態都顯得富有生活氣息,仿佛是生活中的速寫。同時這些人物又具有莊嚴的外表,除尺寸太小外,完全具有紀念碑的性質。其中還有成組的雕刻,如主人與仆人、母與子,還有留胡須的老人、矮子和駝背等形象和大量的動物形象。
瑪雅的壁畫,有很多是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反映的是當時的生活場麵。有古戰場的戰爭場麵,有刻畫各種人物的形象及各種鮮活生動的不同姿態。墨西哥南部烏蘇馬辛塔河上遊的“波南帕克神廟”(1946年發現),被稱作是壁畫之宮,畫廳高約7米,總長16米,色彩豔麗。有祭祀、貴族儀仗、戰爭凱旋和慶祝遊行等場麵。這些都是公元8世紀的作品,其構圖嚴謹、造型逼真、技巧高超,為世界壁畫藝術之珍貴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