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

劉徽

生卒年與出生地不詳,割圓術示意圖大約生活在3世紀的魏晉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他在數學發展史上首次創立了“割圓術”,完善了圓周率的算法,為計算圓周率建立了嚴密的理論,從而開創了圓周率研究的新階段。他根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原理,提出了計算測量高、深、廣、遠的方法,也被稱為“重差法術”。他的著作有《重差》,《九章算術注》、《九章重差圖》等。《九章重差圖》現已失傳,《重差》流傳到現在,就是著名的《海島算經》。這些著作以其精深的見解和嚴密的論證,對我國古代數學體係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祖衝之像祖衝之

(429~500)字文遠,河北淶水人,生活在南朝的宋、齊兩代,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發明家。他在數學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了小數點7位之後。這一成果直到一千年以後才被15世紀的阿拉伯國家的數學家阿爾·卡西和16世紀的法國數學家維葉特超過。他還對球的體積計算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出了“等高處截麵積相等,則二立體體積相等”的結論。這一結論比西方也早了一千多年。在天文學方麵,他創製的《大明曆》第一次證實了歲差的存在,並采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法。這些在曆法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晚年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我國古代傑出的醫學家。他幼年受葛洪的影響,立誌修仙學道,在37歲時辭去官職,隱居句容茅山,遍遊名山,尋訪仙藥,煉丹修道。他知識淵博,在藥物、天文、地理、冶煉、生物、數學方麵都有研究。他最大的貢獻是在醫學方麵。在《神農本草經集注》中,陶弘景共收集藥物730種,比《神農本草經》多出一倍。他對《神農本草經》中原有的藥物仔細作了校訂,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把新搜集到的藥物用途以及不同的記載進行了逐一的鑒別和補充,而且按照藥物的天然來源聽鬆圖分成玉石、草木、蟲魚、禽獸、果蔬、米食6類。這種分類法在藥物學上有較大的影響。他還規定了丸、散、膏、丹、湯、酒的製作規程,統一細分了秤量藥物的斤兩標準。這部著作是《神農本草經》之後幾百年間藥物知識的一次總結,在本草學的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

酈道元

(約466~527)字善長,北魏範陽人,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他曾經先後在平城、洛陽等地任過禦史中尉等官職,還做過魯陽郡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等官。他為官執法清明嚴峻,使豪強懼怕。北魏宣武帝孝昌三年(527年),他在去關中任關右大使的途中被人暗害。《水經》是漢代桑欽撰寫的一部專門研究河流水道的書籍,文字非常簡略,也沒有把水道的來龍去脈和詳細情況敘述清楚。酈道元通過自己的實地考察,並參照古代的地圖,在《水經》的基礎上完成了《水經注》。這部著作不但詳細記述了每條河流的水文情況,而且記述了每條河流流域內各種自然、人文情況,如地質、土壤、氣候、物產、民俗、城邑興衰、曆史古跡與神話傳說等等,並做了全麵的研究。《水經注》不但是一部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地理學著作,而且全書文字優美,筆調清新,也是一部極具特色的山水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