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3)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注釋]

達人:指通達事理的人。“達人知命”由《呂氏春秋·知分》中“達士者,達乎死生之分”一語演變而來。

[譯文]

高尚的君子安於貧困的生活,通達道理的人聽憑命運安排。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注釋]

語出《孔子家語》。

[譯文]

有效的藥物吃著很苦卻有利於治病,批評的話語聽著刺耳卻有利於做人。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譯文]

順從天意的才能存在,違背天意的必然滅亡。人為錢財而死,鳥為食物而亡。

夫妻相和好,琴瑟與笙簧。有兒窮不久,無子富不長。善必壽考,惡必早亡。

[注釋]

壽考:指高壽。

[譯文]

夫妻之間親密和睦,如同琴瑟笙簧一樣和諧彈奏。有兒子不會長久窮下去,沒有兒子富貴也不會長。好人一定長壽,惡人一定早死。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過恐生殃。富貴定要依本分,貧窮不必再思量。

[譯文]

可口的食物吃多了反會得病,高興的事情過去恐怕災禍要臨頭。富貴之後一定要守本分,貧窮之後不要胡思亂想。

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

[譯文]

畫上的水沒有風卻興起波浪,繡出的花雖然好看卻沒香味。

貪他一鬥米,失卻半年糧;爭他一腳豚,反失一肘羊。

[譯文]

貪圖奪得別人一鬥米,結果失掉了自己吃用半年的糧食;為了和別人爭一隻豬腳,反而失掉了半邊羊。

龍歸晚洞雲猶濕,鹿過春山草木香。

[譯文]

龍在晚上返回洞裏雲還是濕的,鹿躍過春天的山,草木都帶香氣。

平生隻會說人短,何不回頭把己量。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

[注釋]

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語出《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譯文]

一生隻會議論別人的缺點,為什麼不回頭看看自己的毛病。見到好人好事唯恐自己做不到,見到壞人壞事像手伸進沸水趕快躲開。

人窮誌短,馬瘦毛長。

[譯文]

人窮誌氣就不足了,馬瘦毛長的就長了。

自家心裏急,他人不知忙。貧無達士將金贈,病有高人說藥方。

[譯文]

自己遇事心裏焦急,別人照樣不慌不忙。貧窮時沒有好心人贈送金錢,患病時卻有能人告訴藥方。

觸來莫與競,事過心清涼。

[譯文]

有人觸犯了你不要與他競爭,事情過去了你的心情就舒暢了。

秋至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譯文]

秋天到了滿山一片美色,春天來臨到處一片花香。對所有的人都不能隻憑相貌去判斷,大海的水不能用升鬥來衡量。

清清之水為土所防,濟濟之士為酒所傷。蒿草之下還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注釋]

濟濟:美好貌。茅茨:茅草。

[譯文]

清清的水被土堤攔擋,眾多有才學的人被酒傷身。蒿草的下麵可能有芳香的蘭花,茅屋的裏麵也許將能出個王侯。

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公卿。

[注釋]

餓殍(piǎo):古指餓死的人。白屋:用茅草覆蓋的屋。

[譯文]

有多少豪門大戶子弟後來成了餓死鬼,有多少平民百姓家中培養出高官。

醉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萬事皆已定,浮生空自忙。

[注釋]

醉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語出《列仙傳》,有神仙名壺公,賣藥於長安,天黑入壺中休息。有一名為費長房的人看到後十分驚訝,一再要求入壺。壺公遂領他進入,突見樓台壯麗,大驚道:這真是另一乾坤啊!

[譯文]

喝醉以後覺得世界比平時廣大,進到神仙的酒壺裏別是一番天地。一切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人們卻一生奔波空忙一場。

千裏送毫毛,禮輕仁義重。

[注釋]

語出青藤山人《路史》。

[譯文]

不遠千裏送一根毫毛,禮物雖輕情義卻重。

世事明如鏡,前程暗似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