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活調節免疫係統1(2 / 3)

叩齒催眠

仰臥床上,輕輕叩齒,每秒2次,同時默數叩齒次數,由1數到100,再從1數起,一般情況下,叩齒200至300次即可入睡。

擺頭催眠

仰臥床上,頭部從正中向右側輕緩地援擺,擺角為5至10度,擺速為1秒至2秒1次。擺動時,默數擺動次數由1數到100,再由1數起,數至300次為止。隨著擺動次數的增加,擺角愈來愈小,擺動愈來愈輕。

磁鐵催眠

夜間睡覺時,枕下放塊磁鐵,有快速催眠的奇特效用。

9正確穿著法提高免疫力

服裝的實用,最主要的是要利於增進人體健康。有些衣料如毛織品、化纖品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性,如用來製做貼身穿著的內衣,就可能引起瘙癢、疼痛、紅腫或水皰、過敏性皮炎等。一根腰帶的束法也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問題。如果收得太緊,可產生胃腸障礙,帶來腰痛、便秘。有些少女用乳罩將胸部纏得太緊,不但影響了乳房的發育,還阻礙了正常的呼吸運動和血液循環。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生理機能也在不斷變化,對衣服的要求也應有所區別。嬰幼兒的皮膚和肌肉比較細嫩,發汗機能旺盛,所以在製做童裝內衣褲時就應選用質地輕柔、吸濕性良好、通氣性適當、無刺激性的衣料,縫製衣服時其衣縫要求不直接接觸皮膚,以免擦傷;款式應寬鬆,衣領、兩肩、袖口不易過窄,青年人講究體型美,愛穿緊身瘦小,衣料質地也以鬆軟為佳,這樣有利於健康;人到中年,肌肉和皮膚開始鬆弛,皮下脂肪增厚,為了不給人產生臃腫的印象,服裝款式不妨稍緊一些,但又不宜穿過於瘦小的衣服,以防血管受壓而影響血行;到了老年,各種機能明顯下降,大腦反應遲鈍,肌肉收縮力下降,動作欠敏捷,肌體熱量減少,因此,服裝應選擇輕、軟、保暖性好的衣料,款式要寬大,穿起來行走方便而舒適,血壓偏高或偏低的人,尤其不宜穿緊口衣服。

氣候的變化也會給穿著帶來一些問題。年輕人精力充沛、體質結實,對外界適應能力強,衣服穿著薄一點好,有利於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加食欲。但是,老年人和小孩應穿得稍厚一些。春秋季節氣溫一日數變,衣服穿著也要隨之增減。如果稍有疏忽,也會有礙健康。

衣著符合健康和審美

穿用服裝的目的,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利用服裝來保護身體,禦寒避暑,利用服裝的增減來使人適應外界環境氣候的變化;另一方麵是為了美化自身和表現自我,可見服裝的審美需求是服裝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服飾的健康要求和審美需求二者是統一的,不可隻過分注重其中的某一方麵而忽視另一方麵。

有的人為了讓自己更加美麗、漂亮,在炎熱的夏季卻穿著厚厚的、緊身的牛仔褲以顯示自己健美的曲線;在嚴寒的冬季卻隻穿著單薄的健美褲或裙子來炫耀自己的美麗,孰不知這種隻追求審美效果的作法卻是以犧牲自我的健康來換取的,使服裝失去了它最基本的功能,這是錯誤的作法。要知道服裝的主體是人,人的身體健康是參加社會活動的基本保障,人的健康受到了損害,主體若是沒有了,服裝的審美需求也就沒有意義了。

同樣穿用服裝時,也不能隻顧蔽體保暖而忽視審美需求。服裝發展到今天已成為一個特殊的審美對象,人既是審美主體,又和服裝一起成為審美對象,人們選用服裝除了基本生理要求外,也是為了讓他人欣賞。在當今的時代,人們不可避免地要參加各種社交生活,人和服裝一起自然而然地成為別人的審美對象,衣著過分隨意,衣冠不整,形象邋遢,很可能會使形象受到損害,使活動效果受到影響,嚴重時會傷及自己的自尊,影響自己的情緒,對人的心理健康構成危害。

因此,我們在選擇衣著時,一定要兼顧健康要求和審美需求,使其既能很好地滿足生理上的健康要求,又能恰如其分地體現出自己的風采和氣質,也能保證身心健康。

衣著直接影響情緒

生活當中你可能會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穿著一套整潔美觀而又非常合體的服裝出現在公共場合時,你會感到自己心情舒暢,精神煥發,辦起事來信心十足,而你周圍的人也會被你健康愉悅的情緒所感染,為你的著裝所吸引,使你易於被他們所接受。一套服裝為什麼能產生如此的效應呢?這是因為衣著與人的情緒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係,衣著可以影響人的情緒,人的情緒可以通過衣著反映出來。服裝的選擇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審美問題,它與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服飾選擇得當,能夠讓低沉的情緒得以振奮。

衣著對人的情緒的影響是借助於服裝的暗示效應產生的。服裝的暗示效應是服裝的款式設計、色彩搭配、麵料質量等諸多因素綜合起來所產生的效應,它與穿著者自身的氣質特點相互映襯,可以體現出穿著者自身在一定的環境場合下所要展示的特定的情緒。服裝的暗示效應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影響一個人的情緒:一是穿著者自身的直觀感覺。當一個人穿起自己精心選擇的服裝時,會不自覺地利用各種途徑(如商店的櫥窗、鏡子等)來欣賞自己的形象,當覺得自己的著裝非常合體、光彩照人時,心情自然特別舒暢,情緒頗佳;而感到自己的著裝存在某些缺陷或有些不合時宜時,興致就會大大降低,情緒隨之受到影響,甚至會產生十分別扭、不舒服的感覺。

暗示效應的另一個途徑是著裝者周圍環境對其著裝的反應。當你出現在各種公共場所和社交場合時,你的著裝引起別人的矚目和稱讚時,你會感到十分愜意和自豪,活動興致會極高;而當你發現自己的著裝引來的都是詫異的目光和竊竊的私語,你自然會感覺很不自在,甚至產生躲避、離開的念頭,情緒非常糟糕。

衣著對人的情緒確實具有很大的影響。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形象(包含衣著)能為別人所接受時,就會積極而活躍、樂於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結識新朋友,保持與老朋友的聯係,從而使自己的生活更為充實,情緒更為樂觀向上,心理更為健康。反之就會感到精神壓抑,情緒低落而消沉,影響身心健康。

穿著顯現精神煥發

首先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著裝基調。所謂著裝基調,也就是人自身的生理特點(如體型、膚色等)和氣質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服飾等因素所構成的著裝風格。要找到合適的著裝基調,最重要的一點是應該對自身的特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著裝的基礎,它製約著服裝美的展現。同時服裝還同人的氣質密切相關,不同的生活經曆、文化修養、社會環境和職業會造就不同的氣質。氣質的最大特點是自然流露,穿著應選擇表現自己氣質的裝束,從而形成自己的風度美。著裝基調一旦確定了,就可以根據它來選擇著裝,利用服裝來展示自己的氣質和風采,使自己的形象出現在公共場合時,能夠表現得自信、得體、從容自如。

其次必須要因時因地地選擇著裝。這也就是說服裝的選擇要講究時間和場合。

服裝演變發展至今,種類繁多,每一種類的服裝適用於什麼樣的場合都有其特殊的“規矩”。例如:鍛煉身體時,一身輕便的運動服不但可以體現朝氣和活力,而且運動起來方便、靈活;參加一個正式宴會,筆挺的西服可以顯得風度翩翩,瀟灑自如。而如果要將這兩種服裝調換個場合,則會顯得不合時宜,甚至有些不倫不類。為什麼同樣的服裝在不同的場合所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呢?這是因為每一種類的服裝其所產生的視覺效果是一定的,其中的某些設計是專為體現和滿足所使用場合特定的氣氛和要求的,這種對應關係在人的頭腦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印象,一旦發生改變,就會在人的意識中產生不和諧的感覺。

由此看來,選擇服裝必須要講究場合,注重目的性,否則不但不能使精神振奮,反而會有損形象,影響活動的效果,甚至陷入手足無措、非常尷尬的境地,影響情緒,有害於心理健康。

選用服裝還應掌握好“流行”與“自我”之間的關係。過分注重“流行”,會使自己的形象沒有特色,過於膚淺;過分注重“自我”,容易與時尚產生“格格不入”或“衣著落伍”的感覺。恰到好處的服飾並不是最時髦或最獨特的裝束,而是在流行的大範圍中,能充分體現自己的個性的服飾。服裝發展的規律是使各種年齡,各種層次的人在流行的潮流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的意識並不能控製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以在流行款式和流行色彩中保持興趣和關注為好,對衣著打扮的主體性持肯定態度,保持著對生活的新鮮感,就會自然而然地找到能充分表現自我與實現自我的服裝款式。

隻要在選擇衣著時能夠充分考慮到上述三個方麵的要求,就能夠選擇到最適宜自己的服裝,就可以振奮自己的精神,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信心十足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因為精神振奮和情緒提高,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會很有好處。

服裝選擇上的衛生要求

選擇一套得體的服裝,必須要考慮衛生和健康的需要,這是很多人常常忽視的。服裝是人體和外界環境之間的隔離層,它與人體之間構成了一個特殊的“服裝環境”,服飾選擇不當,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那麼服裝在選擇時應注意哪些衛生要求呢?

首先服裝應能保持人體舒適的“服裝氣候”。人體軀幹部的皮膚與衣服裏層之間的溫度保持在32℃左右,濕度在50%,氣流在25厘米/秒時,人體感到最為舒服,有人稱之為服裝的“標準氣候”。服裝能阻斷人體皮膚散發的長波紅外線,溫暖了服裝的內表麵。同時,服裝紡織纖維中含有許多靜止空氣層,可顯著減少服裝內熱量交換,起到禦寒作用。而透氣性和吸濕性良好的服裝能阻擋環境熱量傳導到人體皮膚,但卻不影響體表熱量的散發,在高溫時能起到降暑作用。衣料的透氣和吸濕性還可起到調節濕度,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的作用。因此根據時令季節的變化,合理地選擇著裝,利用數量的增減,材質麵料相應的更替,能夠很好地保持人體適宜的“服裝氣候”,確保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