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馬可·波羅自地中海岸 (1)(1 / 3)

赴大汗忽必烈駐夏之上都沿途所經之地及傳聞之地

波羅弟兄二人自君士坦丁堡往遊世界

馬可君之父尼古剌(Nicolas),同尼古剌之弟瑪竇(Matteo),自威尼斯城負販商貨,而至君士坦丁堡。茲二人乃華胄,謹慎而賢明。基督降生後之1260年,實在博丹(Baudoin)為君士坦丁堡皇帝之時。此兄弟二人商議後,決定赴黑海經商,於是購買珍寶,自君士坦丁堡出發,遵海而抵蘇達克(Soudak)。波羅弟兄二人之離蘇達克

他們到了克裏米亞以後,商量不如仍往前行,於是從蘇達克首途。騎行多日,遂抵一個韃靼君主駐所。此韃靼君主名稱別兒哥汗(Barkakhan),其主要汗牙有二,一名撒萊,一名不裏阿耳(Bolghar)。別兒哥頗喜他們弟兄二人之來,待遇優渥。他們以所齎珍寶悉獻於別兒哥,別兒哥樂受之,頗愛其物,乃償以兩倍以上之價。

他們留居汗牙一年後,別兒哥同東韃靼君主旭烈兀(Houlagou)之大戰發生。彼此戰鬥很烈,末了西韃靼君主敗衄。

雙方死亡之人不少。因有此次戰事,凡經行道路之人,皆有被俘之虞。波羅弟兄二人所遵之來途,危險尤大。若往前進,倒可安然無事。他們既不能後退,於是前行。

他們從不裏阿耳首途,行抵一城,名稱兀迦克(Oukak),是為別兒哥所領國土之盡境。他們渡伏爾加大河,經行沙漠十有七日,沿途不見城市村莊,僅見韃靼人的畜皮帳幕同牧於田野之牲畜。波羅弟兄二人經過沙漠而抵不花剌城

他們經過此沙漠以後,抵一城,名不花剌(Boukhara)。城大而富庶,在一亦名不花剌(Boukharie)之州中。其王名稱八剌(Borak)。此城是波斯全境最要之城。他們抵此城時,既不能進,又不能退,遂留居此不花剌城三年。

他們居留此城時,有東韃靼君主旭烈兀遣往朝見世界一切韃靼共主的大汗之使臣過此。使臣看見此威尼斯城的弟兄二人,頗以為異。因為他們在此國中,從未見過拉丁人。遂語此二人曰:“君等若信我言,將必享大名而躋高位。”他們答雲,願從其言。使臣複曰:“大汗從未見過拉丁人,極願見之。君等如偕我輩往謁大汗,富貴可致。且隨我輩行,沿途亦安寧也。”波羅弟兄二人從使臣言往朝大汗

波羅弟兄二人遂預備行裝,隨從使臣首途。先向北行,繼向東北行,騎行足一年,始抵大汗所。他們在道見過不少奇異事物,茲略。蓋馬可亦曾親見此種事物,後在本書中別有詳細之敘述也。波羅弟兄二人抵大汗所

他弟兄二人抵大汗所以後,頗受優禮。大汗頗喜其至,垂詢之事甚多。先詢諸皇帝如何治理國土,如何斷決獄訟,如何從事戰爭,如何處理庶務。複次詢及諸國王、宗王及其他男爵。大汗詢及基督教徒及羅馬教皇

已而大汗詳詢關於教皇、教會及羅馬諸事,並及拉丁人之一切風俗。此弟兄二人賢智而博學,皆率直依次對答。蓋彼等熟知韃靼語言也。大汗命波羅弟兄二人使教皇所

全世界同不少國土的韃靼皇帝忽必烈汗,聆悉波羅弟兄二人所言拉丁人一切事情以後,甚喜。自想命他們為使臣,遣往教皇所(Apostolle)。於是力請他們同其男爵一人為使臣,同奉使往。他們答言,願奉大汗之命如奉本主之命無異。由是大汗命人召其男爵一人名豁哈塔勒(Cogatal)一人來前。命他預備行裝,偕此弟兄二人往使教皇所。豁哈塔勒答言,必竭全力而行主命。

已而大汗命人用韃靼語作書,交此弟兄二人及此男爵,命他們齎呈教皇,並命他們麵致其應達之詞。此類書信之內容,大致命教皇遣送熟知我輩基督教律,通曉七種藝術者百人來。此等人須知辯論,並用推論,對於偶像教徒及其他共語之人,明白證明基督教為最優之教,他教皆為偽教。如能證明此事,他(指大汗)同其所屬臣民,將為基督教徒,並為教會之臣仆。此外並命他們將耶路撒冷(Jérusalem)救世主墓上之燈油攜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