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9.學校創新教育的認識

如何認識創新教育

(1)要弄清什麼是創新教育。“創新教育”是一個新詞。“創新”一詞早在《南史·後妃傳·宋世祖殷淑儀》中就曾提到過的,是創立或創造新的東西的意思。但我們現在更多的是引用國際上經濟方麵的創新理論。“創新”英文是“Innovations”,其含義,它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像現在說的創造發明的意思;

(2)是引入到新的領域產生新的效益也叫創新。比爾·蓋茨是公認的知識經濟時代的代表人物,但是給他帶來巨大財富的幾乎沒有一個是他自己的發明創造,都是別人發明創造的東西他拿過來加以變化、重新組合,進行開發,最終使他成為全球首富。由此可見,“創新”的含義比創造發明含義寬。創造發明是指首創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而創新則還包括將已有的東西予以重新組合、引入產生新的效益。這樣理解就比較容易與本世紀初經濟領域裏的創新理論相吻合了。

江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思考教育問題就不能離開這個重大的課題,那麼,什麼是創新教育呢?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在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與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

必須強調的是,創新是有層次的。我們所說的“創新”,是指通過對中小學生施以教育和影響,使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善於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並具備相應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全麵的素質基礎。這裏既包括前所未有的,如果少年發明家能出現也是非常好的事,更包括已有的,但對中小學生個體來說是前所未聞、前所未見的。這裏,關鍵是使他們具有求新的意識和相應的能力,而不是要他們時時處處搞發明創造。

創新教育與創造教育的關係

創新教育與創造教育有相同的一麵但也有很多的不同。創新教育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知識經濟時代而提出來的。創新教育不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內容的增減,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帶有全局性、結構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發展的價值追求,是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發展的方向,盡管我們研究的定位是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但實際上將來帶來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創新。

我們強調,創新教育的重點不僅是在操作層麵在上搞小發明、小製作,或在學科教學中僅僅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就可以了。這些在創新教育中仍然要搞,但除了考慮這些操作層麵上的問題外,更要考慮適宜創新人才成長的“土壤”、良好的環境,這比什麼都重要。這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特別巨大的,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更是巨大。

所以,我們能否接過創造教育的旗幟搞創新教育呢?不行,時代不同了。創新教育與過去的創造教育固然有繼承關係,但決不是沿襲過去的東西。當然兩者也並不矛盾,它們在很多方麵,尤其在基礎方麵是相通的。我認為,創新教育是創造教育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發展和升華。我們不能割裂傳統,不過,在這些問題上我們不搞爭論、論戰,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名詞術語的爭論上沒有意義。

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係

這個問題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期間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不是創新教育離開素質教育另起爐灶,另搞一套,而是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有人說,創新教育把素質教育推向了一個新的台階,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核心,創新教育為實施素質教育、深化素質教育找到了一個“抓手”。這幾年搞素質教育總感到有點像老虎吃天,不知從哪著手。先是多搞活動,多搞點音、體、美,但又感到光停留在這個層次上也不行。現在感到創新教育抓住了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可以成為“抓手”,況且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便於細化,可以操作,用它可以帶動素質教育的方方麵麵。

1999年10月20日的《中國教育報》在頭版的位置報道創新教育課題會時提出: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過去從來沒有這樣提過,但細細琢磨確實是有道理的。這首先是江總書記的指示,創新是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問題;二是素質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提高全民族的創新能力,它同創新教育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第三,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在一係列問題上創新,包括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製度、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都要創新。如果不創新,還是沿襲舊的那一套,素質教育就很難實施。

所以,不管是從時代的發展,現代化的需要,教育改革的需要,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倡導來看,還是從素質教育追求的目標來看,創新教育是為了使素質教育能夠真正得到貫徹實施。正如教育部副部長呂福源所說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行素質教育有很多方麵,其中最重要的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它能保證素質教育的實施,而且使之得到深化。

10.學校創新教育的步驟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多類、多種、多層次的教育已形成一個從未有過的繁榮局麵。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的看到:這個世界正在用越來越花哨的形式裝扮著越來越貧弱的內容,急功近利的喧囂、浮躁的世態人情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認識和情感態度;舊的僵化的教育觀念在一些人身上已形成定勢,許多人還將師從的一套模式不分環境,不分時代,不分對象地師從下去。語文教育多樣化的特點很大程度上隻是在花哨的形式得以體現,雖模式滿天飛,但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主體地位、個性審美、獨立性等長期被漠視、冷落甚至遺忘。就等於在孩子智能發展的最佳時期套上了緊箍咒!麵對這種狀況,我們更應清楚地看到,現代教育是以鮮明的個性發展去體現教育的智慧,單一的教育模式是絕對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中國教育若要立於世界教育之林,必應在研究人和社會多樣性的基礎上,結合民族的特點,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可以預見,未來教育將以其獨特的方式參與發展社會智力和發展人的智慧,教育的目的將更多地指向人的素質教育。當前,我國教育界正積極探索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為教育開拓了一個廣闊的天地。麵對這一社會發展趨勢,我們應當怎樣革除我們教育教學中的弊端,全麵發展素質教育,開創創新教育的新局麵呢?

轉變教學指導思想

轉變教學指導思想,鼓勵藝術創造性思維,尊重學生主體性。

(1)應從過去強迫、灌輸式教學指導思想向啟發、引導式教學指導思想轉變。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是一種雙向的“知識對流”,而非單向的灌輸。現代青少年無論是道德觀、價值觀,還是藝術思維方式和方法,都與五六十年代的學生有很大差別。它們思維敏捷,具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尋求心靈自由的思想已遠遠超過他們的長者,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已不滿足於一般意義上的泛泛說明。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曾經十分穩固,但從曆史長河中看,絕沒有永恒不變的格式或標記。特別是藝術多樣化的今天,如果一味灌輸某種觀念,強迫接受某種思想,不僅不能形成“知識對流”,而且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產生抵觸情緒。因此,確定啟發、引導的教學觀念,形成互相交流、互相促進的教學關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2)旗幟鮮明的鼓勵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創新的勇氣。創新是社會與民族進步的動力和源泉,也是教學改革發展的動力與靈魂。江澤民同誌在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每一個學校都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發揮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創新行為符合社會需要,從而激發起大膽創造求異探索的勇氣豪情。語文教師要毫不含糊的表明自己鼓勵學生創新,支持學生大力創新的態度。讓學生真正徹底的拋棄思想顧慮,樹立以創新為榮為美的意識,勇敢地開創廣闊的思維空間,增強創新動力。現代教育家伊頓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精神創造。”很顯然,創造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已被看作現代素質教育的一種最高追求。然而,我們的教育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過去一直被模仿能力的訓練所替代。教師模仿原師從之師和教學參考書等,甘願當“二道販子”,模仿成了一些人頂禮膜拜的尚方寶劍。模仿越像,似乎越意味著教育教學的成熟,完全不顧學生的年齡、生理和心理特征,並且許多教師還據此而沾沾自喜。

總之,把學生的頭腦限製得死死的,學生沒有一點想象和創造的餘地。滿腦子隻有模仿而缺乏創造的教師又怎能培養出富有創造性的學生!當然,我並不認為教育不應有一點模仿能力的訓練,模仿能力的訓練作為基礎訓練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模仿一旦成了最終目的,灌輸便出現了。正如阿恩海姆所說:“他們總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對某種表現形式的模仿上,而不是放在用這種形式去創造。”其結果使學生創造性思維自由的空間被限製以及主體性的逐漸喪失。盡管目前對於創造力怎樣被傳授以及如何施教自由還有待探索,然而,這決不應成為我們堅持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借口。因為,“教育的目的在於訓練我們的思維,而不是將他人的思維硬塞進我們的思維。”(迪隆·愛德華茲語)事實上,著名心理學家馬克斯·威恩曼以及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關於“提出豐富問題本身即是一種巨大創造”的觀點,對教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也是適用的。

(3)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大膽想象,嗬護學生的“異端斜說”。現代教學論認為,人的主體性生來具有,而尊重意味著對人人都是創造個性價值的欣賞。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力求為每一個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條件,而學生越是覺得他們是自主的,越能激發其個人成功感。因此,尊重學生,給他們提供一個“提出豐富問題”所尋的和諧、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十分有益的。而我們的許多教師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往往隻體現在口頭上,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一次又一次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甚至變相的摧殘學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在一次次的否定當中,我們的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變得越來越蒼白。做文章回答問題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不合老師的標準答案,被痛斥為“錯誤”或“不好!”。學習變得呆板、枯燥,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欲望,甚至一點靈活的理解都沒有,隻能死記硬背生套,以求萬無一失。青少年充滿活力,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然而,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的權力。他們的潛能遭到壓抑、熱情遭到打擊、身心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摧殘……他們在極其沉重的壓力下艱難度日。他們人生中的這段本應是豐富多彩的意趣盎然的洋溢著明媚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的日子,現在卻是枯燥乏味、死氣沉沉、愁雲密布、淒風苦雨……麵對這些被我們鍛造出來的“考試機器”,語文老師還能一相情願地要求學生作文時不要無病呻吟而要真情實感嗎?為中考高考計,很多語文教師“審時度勢”地要求學生學會無病呻吟:誰“呻吟”得像,誰“呻吟”得好,誰就能在中考高考作文中多拿點分。久而久之,一個個學生經過“嚴格規範”的教育後,變得呆頭呆腦、循規蹈矩,完全成了一台複印機,那裏還有半點想象力和創造力可言?而西方一些學校的教育方式給了我們不少啟迪。教師總是想方設法發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的每一個“異端斜說”都備加嗬護。例如包豪斯學院的教師有一次給學生布置如下作業:要求用相同尺寸的紙折疊飛機,從頂樓拋下,最後落地者為最佳。第二天,各式各樣的飛機做出來了,一位學生獲勝並受到特別鼓勵,該學生的設計方案與眾不同,就是一張白紙。從以上中外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教育太缺乏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土壤了。我們的教育隻有充分認識到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提倡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鼓勵大膽想象,不亦步亦趨,嗬護學生的“異端斜說”,我們的教育才會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