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主要是就發展戰略的製定主體而言的。學校成員都是學校辦學的主體,調動和發揮學校全員的積極性,參與學校發展戰略的製定,有利於學校各項工作的發展。此外,學校自主發展是在與社會互動的基礎上的發展,應該使上級、社區、家長都來參與學校發展戰略的製定工作。

持續性原則

持續性原則主要是就發展戰略的製定過程而言的。學校發展是一個持續的不可能完全被預測的過程,因此發展規劃的製定也應是一個多輪反複和不斷改進的過程,規劃的製定、實施、評價和改進構成一個個緊密銜接的、沒有終點的循環過程。

情景性原則

情景性原則主要是就發展戰略的製定方法與結果而言的。戰略的製定應該對學校的辦學傳統、發展曆程進行認真總結與回顧,在詳細了解學校內外各方情況的基礎上,本著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精神,製定出具有明確的針對性的學校發展戰略

7.學校發展戰略的製定與操作

學校發展戰略大致包括三個階段,即戰略的製定階段、戰略的實施階段與戰略的完成階段。一般來說發展戰略製定可細劃分為五部分來完成,即基礎分析、教育理念與辦學目標確立、學校發展要素設計、學校發展過程設計和學校發展保障設計。值得注意的是,既成的戰略文本不是一成不變的,學校應根據即時的社會環境變化需求以及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對戰略文本進行合理的修正。此外,當某一階段的戰略實施結束後,原有戰略目標並不一定完全達到,學校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在戰略完成後,一方麵要根據當前學校發展的狀況,對照戰略文本,分析和評價戰略目標的達成度;另一方麵,要對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診斷,以確立學校後續發展的方向,做完這些工作後,再重新根據新情況製定適宜的發展戰略。

由於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學校發展戰略的製定的程序與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下麵介紹三種類型。

組織學習型

從根本上講,學校發展戰略的製定過程是一個組織學習的過程。該類型強調學校組織中的學習在戰略製定活動中的作用,我們稱之為組織學習型戰略。其基本理論假設是組織學習理論。它強調組織可在一種持續學習的狀態中運作,自我創造變革;它將加強組織學習看作是整合改善各種工具和方法的概念,使組織中所有階層的個人或群體釋放出潛在的智能;相信有效的學習要求能使組織內人人都學會行動與思考,強調切合人性更高層的需求,追求更有創造力的生命;強調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發展共同願景和係統思考的基礎之上,運用反思、探詢、深度會談和對話等方式開展團隊學習;團隊是學習的最佳單位,團隊學習就是發展團體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它強調建立一個“向上開展”型的共識,而不是“向下聚焦”型的共識。

目標分解型

有的學校在製定學校發展戰略過程中,在遵循一般戰略活動要求(如進行目標的年度分解與項目分解)的同時,特別強調依據組織層級和職責分工進行自上而下的目標分解,將學校發展戰略的要求落實到各個層次與個人,以形成目標一致的合力,促進整個學校的共同發展。

專家參與型

學校發展戰略的製定也是一個學校與教育專家合作的過程。在開展學校發展戰略過程中,有的學校聘請大學和科研院所的教育專家,親臨學校指導學校發展戰略的製訂。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學校發展戰略是學校與專家合作的成果。

多數學校發展戰略操作都按一定的操作模式進行,學校發展戰略的操作模式是關於學校發展戰略的價值取向及相應的操作方式的統一。不同的操作模式對學校發展戰略有著不同的規定性。但各種戰略模式所提供的知識不能單獨解釋複雜的教育現實。就一項學校課程發展戰略而言,它可能是資源分配方麵的技術問題,也可能是課程內容安排方麵的協商問題,還可能是有關教師自主權方麵的政治問題等。因此,良好的學校發展戰略應該超越所有的既定模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組合或創造各種有效的規劃活動要素,如加強專家指導、促進廣泛參與、合理使用權力、開展組織學習等。值得注意的是,學校戰略實踐往往以理性模式的方法論評價戰略的科學性,忽視戰略製定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主體性與協商等問題。因此,當前借鑒互動模式的思想方法,對於達成學校自主發展的目標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