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些學校,雖然資源無法與別人相比,但在一些理念上卻沒有真正作出過努力。通常在我們所處的學校中,製度一旦形成或出台,幾乎成了一個永久性的東西,時空再變製度還是原樣,這種差別不是物質上的差別,確確實實是觀念上的滯後,好的學校製度是起作用的,有的學校製度內容是起擺設,或是對付各種檢查的,所以製度對人的約束力不大,老是在“人管人,氣死人”的怪圈裏徘徊。好的學校製度是在建設,而有的學校製度是在固守,好的學校製度是根據國家對教育的法律、法規及政策不斷完善,使其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而有的學校是到跟前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好的學校製度是瞻前的,而有的學校製度是滯後的。那麼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如何製定和實施各種製度呢?根據幾年來的工作經驗本人談點不成熟的體會。

要注意製度的目的性

雖說我校規模不算大,但也是由不同層次、多個部門構成的有機整體。各個層次、部門的管理職能、權限與任務不盡相同,如果都各自強調突出自己的管理目標,並依次建立適應自身工作特點為主的規章製度,那麼,學校的各項工作之間便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矛盾與摩擦。因此學校規章製度的建立都必須圍繞著學校這一教育教學機構所承擔的教書育人的職責來進行,著眼於如何有利於青少年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利於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來製訂,同時還要體現學校管理的總目標,這樣才能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有效的調節和控製,使其協調、穩定、有序的進行。

要注意製度操作的規範性

學校管理製度本身是一個多種類、多層次、多職能的完整體係,是調節和控製學校各個部門與師生員工行為的統一準則,不同層次和類別的管理製度具有不同的管理權限和職能,但他們之間決不能相互矛盾和抵觸,所以,隨時注意定出的製度要服從國家政府的管理製度,製度對員工的裁決要一致,不能憑感情憑興趣執行製度,在執行製度中,前後要保持一致,處理問題時要遵循操作程序。

要注意製度實行的穩定性

製度既要有強製作用,也要有心理調適作用,隨著規章製度的推行,它將逐漸演化為人們的行為習慣。因此,學校各種管理製度一旦建立,一般不宜輕易變更,朝令夕改勢必會給師生員工的思想造成混亂,使其行為無所適從,甚至會導致學校的各項工作陷入無序狀態。

要注意製度剛柔相濟性

管理者和管理對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學校的管理製度不僅要做到科學合理,又要合乎情理;既要做到量化具體,又要做到靈活可取。那種麵麵俱到、死死板板,所謂嚴嚴格格,滴水不漏的管理,表麵上把師生管理的服服帖帖,規規矩矩,實際上出工不出力。外緊內鬆的管理方法,是不成功的管理方法。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製度,應該是實事求是,科學合理、情理交融、量化具體、剛柔相濟、方便可行的;是能使被管理者感到雖有許多的製度,嚴格的要求,但又覺得心情舒暢,寬鬆和諧,使之產生樂於奉獻,自覺遵守的心理,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從而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外鬆內緊式的管理。

要注意製度便於操作性

學校規章製度的建立要有一定的客觀依據,符合科學性,要有益於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富於教育性,要使學校所訂的各種製度要求一致,不互相悖謬,還要能使廣大師生員工所接受,使“外在文化”轉變為全校成員的“內在文化”,並且加強對學校製度意義的宣傳、內容的學習,創設實施規章製度的條件,使規章製度更快更好的付之行動。如:為了貫徹《中小學日常行為規範》,就應動員各種輿論工具,造成宣傳攻勢,使人人皆知。不僅學生知道,還應召開家長會,使家長予以配合。為了便於學生記住有關製度要求,可將製度編成“三字歌”、“順口溜”,讓學生加深印象,廣為傳頌。隻有這樣並且長期堅持下去,才能發揮校園製度文化的教育,規範師生行為的作用,才能變為師生的自覺行為,才能體現出校園文化製度的約束規範之功能。

7.學校製度管理應重視人關懷

製度管理是指主要依靠各種規章、製度和規範進行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陶行知認為,學校規章製度是“學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師生“共同的約言”。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規章製度是全體師生必須共同遵守的規章、規定和規範。它是黨和國家的各種方針、政策、法律在學校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麵的具體體現,是實行科學管理,辦好學校的重要保證。學校建立健全規章製度有助於建立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秩序;有助於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有助於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

盡管在科學性和規範性方麵製度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從當前學校教育管理的實踐來看,由於過多地強調製度管理,明顯束縛了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得學校教育與培養個性化人才目標背道而馳。通過反思我們發現,當前的製度管理存在明顯的人文缺失,這種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製度建設的過程缺少民主參與

學校的規章製度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權益,理應將製定權交給全體員工。一項規章製度如果經過全體教職員工反複醞釀、討論和修改,就能變成員工“自己的”製度,從而增強廣大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大家的管理積極性,並能夠提高執行製度的自覺性。但是在學校管理實踐中,大多數學校的規章製度的製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員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隻能被動地接受和遵守。在個別學校,作為民主管理機構的教職員工代表大會基本上成了實現行政領導意誌的“民主外衣”。對民主精神的隨意踐踏不僅造成員工對製度管理的心理排斥,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學校發展所必須的人文氛圍。

規章製度的內容缺少人文內涵

翻開大多數學校的規章製度我們不難發現,程序性、機械性的條文居多,政治色彩、行政色彩濃厚,缺少人文思想的統領。製度管理重視的是一些“條條款款”,但是當這些“條條款款”製訂得太多太細時,它又會越來越束縛人的思想和行為,難以張揚人的個性,使學校變得像一潭無波的水,更難以形成學校的特色。這也與教育的根本宗旨——發展人是相悖的。學校管理的核心是對“人”的管理,是由“管理者——教職工——學生”這樣一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構成的管理係統,不能單純理解為管理人、管住人。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一所學校的管理者缺乏人文思想特別是正確的教育理念,滿足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麼製定出來的規章製度必定是零亂繁雜,甚至自相矛盾的,其結果是師生無所適從,學校的管理必然陷入混亂狀態。

規章製度的操作缺少人文關懷

執行製度剛性有餘,柔性不足,沒有做到剛柔相濟。過分注重製度的嚴格執行,事情無論大小、輕重、緩急,均是“一刀切”,而忽視了人文關懷。學校管理有側重,有的側重過程,有的側重結果,如果製度與人文不有機結合,不分輕重緩急,勢必造成評價上的不公正,激發學校管理中的諸多矛盾。如班主任管理有的過程到位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有的結果較好而過程不是很到位,“一刀切”的製度評價往往會產生矛盾。製度管理雖是剛性化的、原則化的管理,“管理製度是無情的”,人的管理是有情的,管理製度的製定者、執行者和管理的對象都是有著豐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管理製度的操作過程可以也應該做到充滿人情味。可先打後撫,批評處理在前,促膝談心隨後,既體現製度的嚴肅不可違,又充滿了人性關愛。如教師末位淘汰製度,因為關係到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應該十分慎重,除了公開透明操作、嚴格量化評分之外,對於要淘汰的教師的安置問題也要妥善處理。

製度管理的激勵作用難以發揮

缺少人文關懷,製度管理的激勵作用難以發揮。當前各學校在製度管理中過多強調對管理對象的要求和約束,結果成為教師發展的束縛,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和精神壓力,導致教師職業倦怠越來越嚴重。在製度管理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重在激勵的理念。一些學校想方設法在規章製度上做文章,把規章細則化、標準化,而且配合量化評分和經濟製裁,簡直把教師和學生當成管教的對象,把領導變成了監工,把依法治校變成了以“罰”治校。這種管理嚴重扭曲了教育的本性,教育過程中人被程序化、機械化、標準化了。管理變成了檢查(教案檢查、作業批改檢查最為典型),教師疲於應付。殊不知製度約束隻是基本要求,激勵人才是最終要求。通過製度建設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營造出有利於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用人環境是我們所追尋的境界。如:我校教學能手評選方案,就是本著激勵、鼓勵教師積極進取,從而促進學校的發展而製定的,在實際工作中它鞭策了優秀教師的成長,使一大批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領域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