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素質學校管理創新是高水平的管理實踐,需要學校管理者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除具有廣博的知識、較強的能力、較好的作風外,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現代管理思想。
(3)跳出“圈子”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學校管理者必須跳出“圈子”來進行學校管理改革,努力克服學校管理中習慣性思維定勢。
(4)人本管理我們知道,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學校教育管理者如果隻是一味地追求學校管理的常規性,必將使學校教育失去生機和活力,使學校的育人成果大打折扣。因此,學校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5)學術管理調查表明:“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事務型校長和“約定俗成,平穩常規”的經驗型校長,占大中小學校長群體中的大多數。我們應在現代學校,中完全摒棄“事務型”和“經驗型”校長,而大力推崇“學術型”校長,推行學術型管理。因為學術型管理所倚重的校長的人格魅力和學識力量,恰是開展學校創新管理所追求的。
(6)組織學習學校領導者管理創新的意圖目標、策劃設計,無疑是十分關鍵的,但是,隻有把這些轉化為全體成員的共識,才能使創新活動具有堅實的基礎。
(7)科學實驗實踐證明,開展學校管理創新的科學實驗,是提升創新活動品質,促進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方法,是學校管理科學化、現代化、創新化的必由之路。
(8)開發資源學校管理創新是一個開放的教育管理模式,它是學校通過對可利用的顯性和隱性資源的充分開掘和合理應用,以求得管理最優化的過程。學校對隱性資源的管理,就是要充分地挖掘校外實體的資源,並加以整合,使之更好地為創新管理服務。
我國現當代著名教育家劉佛年先生曾經說過:“任何事業的複蘇和發展,都是從觀念的變革開始的。”變革,是社會最強音:創新,是時代主旋律,變革和創新,同樣是教育界的呼喚,是現代學校不容回避的管理問題,必須為所有學校管理者所蜃視和實行。
2.學校管理觀念的創新
長期以來,我國學校管理采用的是垂直式的外控管理模式,即從校長到中層到年級組長或教研組長的管理層次。這一管理模式的特點是:注重集權、統一和標準程序。這一管理模式的弊端是:權力過於集中,學校工作缺少活力機製,效能差,且忽略了學校管理的多元影響和需求,教學需求和目標相對一元化,忽略了教師和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此,外控管理的模式已不適合新的形勢要求,已不適合國際教育發展的趨勢。學校管理的改革或創新勢在必行,已不可避免。
學校管理的中心是使教育、教學秩序穩定、正常,核心是提高教育質量。學校管理創新是關係到個人、集體和民族的大事。創新的策略首先是管理觀念的創新。
觀念包括思維和理念。管理觀念的創新主要是指管理思維和管理理念的創新。俗話說: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指導實踐。因此,管理觀念創新對管理決策、管理執行、管理監督、管理實踐、管理方式等一係列管理問題起著指導作用。目前,我國的學校管理者在管理觀念上要有以下幾個轉變:
從“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觀念轉變
傳統的學校管理理念強調的是把“物”作為管理目標,忽略“人本”的管理,把人看成是物的附屬物。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時代,強調人是第一位的,人力資源是市場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社會財富和發展的首要資源。人在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中占有主體地位,起著主導的作用。因此,學校管理者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將人的管理放在首位。
從“封閉管理”向“開放管理”的觀念轉變
傳統的學校管理是一種封閉守舊、意識落後、手段單一的管理,它嚴重束縛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製約著教育事業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麵對改革開放的大潮,人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多,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樣化,光靠強硬的“堵”的方式已全然不合時代潮流。因此,學校管理者要樹立開放的管理理念,變“堵”為“疏”,變“封閉管理”為“開放管理”,唯有如此,才能放飛心靈,煥發熱情,激起學術創新的銳氣。
從“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觀念轉變
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日益加強,隨著社會經濟和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學校管理的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如果學校管理者觀念落後,一成不變,頑固不化,死守陣地,那必將把學校帶向死亡之穀。實際上,學校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學校管理者必須在管理實踐中關注隨時出現的問題,抓住管理的每一個細節,及時地解決問題,做管理的“有心人”,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實施“權變”的科學管理原則。
從“命令管理”向“服務管理”的觀念轉變
傳統的學校管理是命令式的強製管理。這一管理方式嚴重壓抑著師生個性的發展,妨礙了師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能調動師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變“命令管理”為“服務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體現。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早就指出“教育就是一種服務”。“服務管理”,不僅要求學校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提供良好的政策措施,提供舒心的工作和學習的環境,創設和諧的氛圍,更要求學校管理者為師生的全麵發展、健康發展、充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養份,為地方建設培養大量的實用型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量多質優的“公共教育產品”。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服務意識,認真研究師生的個性差異,營造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良好氛圍,為具有不同個性、稟賦、潛能、文化背景的教師和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學校管理組織的創新
管理組織是管理實踐活動的載體。學校管理組織和其他單位的管理組織相比,也存在著職權和職責劃分、管理幅度選擇、管理部門設計等問題,所有這些,都影響著管理者管理能力的發揮和管理效率的高低。
傳統的學校管理組織結構以垂直控製的金字塔型為主,這一舊式管理組織容易造成組織結構分工過細,管理幅度過小,組織結構層次重疊,工作效率低下的不良局麵,導致部門和人員之間產生隔膜,不利於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隨著國際、國內教育形勢的迅速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這一舊式的管理組織與之已不相適應,它嚴重製約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影響著人的個性發揮,到了非創新改革不可的地步。
學校管理組織創新的目的在於優化教育教學的資源配置、整合機構、精簡人員、提高效率,重點是重新界定學校管理係統內部各種機構的職責和權限,以平麵式、網絡型組織模式替代垂直式金字塔型的等級管理模式。在這點上,上海北郊中學進行了有效的嚐試,取得豐富的經驗,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學校管理組織創新的一個方向是創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是21世紀組織設計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最突出的特點是激發人們不斷學習、超越自我、崇尚創新。具體說,它有以下幾個重要特征:
(1)組織結構扁平化和網絡化;
(2)把協調和服務作為組織的核心工作;
(3)組織成員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形成學習、創新、共享、互動、共贏的組織氛圍;
(4)具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理念、機製和動力;
(5)力求“整體效應”,不斷改善“心智模式”,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和配合,為實現“共同願望”而共同努力。
采用學習型組織結構,管理人員的積極性能得到充分調動,管理人員之間的協調配合會更加默契,基層管理人員的發展和創造的空間會更大,管理層次會大大減少,信息傳遞會更加快速,機構的活力會增強,工作效率會大幅度提高。因此,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管理引進學習型組織理論,對於探索和落實學校管理組織的創新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4.學校管理方法的創新
管理方法直接聯係著管理實踐,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學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社會心理方法等幾個方麵。學校管理方法是管理者行使管理職能、實現管理目標,使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的重要環節。
管理方法的創新方式
管理方法的創新方式主要有:
(1)“遷移”或“移植”,即引用其他管理領域的現成方法;
(2)“嫁接”或“雜交”,即用先進的科學理論與本係統的老辦法進行融合,創造出適合學校管理的新方法;
(3)“原創”或“首創”,即用先進的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直接產生新的管理方法。
質量管理的核心
全麵質量管理是一種新的學校管理方法。ISO9000認準中有這麼一段話:“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而達到長期成功的途徑,其目的在於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這段話向我們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即質量管理的核心是:
(1)以消費者為中心;
(2)質量的持續提高。
借用這段話的理念,學校管理應該視學生、學生家長為學校教育的主要“消費者”,“尊重消費者的利益和要求,並置消費者於整個管理體係的重要位置”,應該讓學生及學生家長這樣的顧客“滿意”並“受益”。將全麵質量管理引入學校管理領域,有利於形成師生及生生之間良好的相互合作關係,有利於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目標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強化目標管理,實施目標管理責任製,充分下放管理權力,降低管理的重心,逐步建立科學的合乎教育規律的評價機製和評價方法,這有利於調動內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工作主動性,煥發他們的創造欲望,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項目管理是一種可操作較強的管理方法。此管理方法運用係統理論和通過項目負責人的努力,對項目及其資源進行計劃、組織、控製、實施,以實現項目的目標。實施項目管理,需要確立專業的項目組織和具體的項目負責人、責任人。學校管理引進項目管理是一種管理方法的創新,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校本管理是一種切合教育實際高效的管理方法,校本管理是指學校決策權威的分散化,它提供了從區域中心到個別學校,通過分權控製改善學校管理的一種方法。由於學校目標是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學校辦學實際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而且學校目標是多元的,因此,校本管理提倡分權,提倡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學校管理。參與學校決策不僅給教師提供了重要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而且是鼓勵教師、家長和學生投入學校的過程。校本管理不僅能夠凝集人心,激起師生愛校的主人翁意識,體現師生在學校管理中的價值、信念、期望,指引校內成員的教育活動和工作方向。而且能改善學校效能,優化權力、信息、知識與技能,基於表現的獎勵這些校本管理資源,能促進學校管理的民主化,為師生的共同發展創設一個能施展才華的平台,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