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場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很愚蠢,我最好什麼也別說,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是這麼無知。”這些人常常會對自己許下渺茫的諾言:“等下一次再發言。”可是他們很清楚自己是無法實現這個諾言的。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會愈來愈喪失自信。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盡量發言,就會增加信心。不論是參加什麼性質的會議,每次都要主動發言。

學會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給人自信,它是醫治信心不足的良藥。但是仍有許多人不相信這一套,因為在他們恐懼時,從不試著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緒,還能馬上化解別人的敵對情緒。如果你真誠地向一個人展顏微笑,他就會對你產生好感,這種好感足以使你充滿自信。

13.巧妙避免工作壓力的方法

現代化的工作職場中,工作量的增加是無可避免的。你唯一能獲得解救的方法就是主動告知領導:你手上的工作已經不勝負荷。基本上,這是需要小心拿捏的訴求,而和某些領導作這樣的陳述時,也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假如你總是對於額外增加的工作逆來順受,那麼你的領導將會很自然地認為你還有能力處理。

另外有一點也必須記住:假如其他的主管已經在抗議他們的工作太多時,如果你還是默不做聲的話,那麼你恐怕要忙著接收不公平的工作量了。

當工作量已達你的臨界點時你可以這樣說:“我會把生產流程再作壓縮,但我不認為這個月我們還能增加任何產量。”由於你已接受了額外的工作量,你的領導將不太可能對此陳述有所批評。

你也可以用書麵證實你麵對的兩難。有些領導可能對你口頭述說部門工作負荷超載的情況,不會給予太大的重視。甚至變成為一位不是很高明的聆聽者——不管有沒有聽到。較有說服力的做法,可能要以書麵形式來說明工作負荷增加的程度。假如可行的話,用數字來比較說明以前的工作量和目前人員沒有相對增加的情況下,工作量增加程度的對比。

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做法應該是,就學校內部執行類似工作的幾個單位,提出比較數字。然而,做比較時,應該要細膩一些,不需要做過分公開的宣布。再者,如果這些數據是由其他部門,例如:會計或生產控製部門所計算的話,那就更好了。這樣,就不會有偏差的推論或聯想,而由第三者提供的數字,也更具說服力。

當領導要交付新的工作時,你也許可以提供領導其他變通辦法。可能是把兩件類似的工作合並成一項任務,或是將新工作的安排或其他手上工作的完成日期,重新排定。

有時候,你用盡了各種方法還是得接下額外的工作。如果有這種情況,領導常常會提出一些典型的解釋說辭,例如:

“我了解你的狀況,但是其他每個人的工作負荷也都一樣超載,你隻有全力以赴了。”弦外之音——我是要把這件工作交給某人,不過現在我既然在這裏,就交給你來做。

“這次先做這項工作,接下來的幾項,我會交給其他人。”弦外之音——如果下次你再故技重施,那我必定拒絕。

“我知道你的工作負荷早已超載,但我已為你的部門申請增加兩名員額。應該很快就可以獲得核準才是。”弦外之音——不要隻是屏息以待額外的協助。

縱然領導可能對你的處境深表同情,但有時就是很少或根本沒有轉移的空間或代替的選擇。如果情況真是如此,請先確定這一切已列入書麵記錄,因為處在這種狀態下,進度的延遲常常是無可避免的。當問題發生時,每個人都開始找替罪羔羊,而你很有可能首當其衝,如果你能在此時證明你已盡了全力,那麼你就可以免於責任的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