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與人交往時,應寬厚大度,與人為善,以誠相待,並設身處地地考慮一下對方的利益,處境或心態,又給對方留足麵子,這樣才能贏得對方的心。
7.容忍同事的缺點
世界上的人都是千差萬別的,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性格、愛好、觀點、行為不一致的人在同一範圍內生活相處,是很自然的。如果純粹以個人的愛惡喜厭來選擇交往的對象,那就隻能生活在一個越來越狹窄的小天地。
你“以惡為仇,以厭為敵”,便會自覺不自覺地對你不喜歡的人做點小動作,給他小鞋穿。結果是你的所作所為並不能將別人整垮,你自己倒是徹底地孤立於眾人之外了。不但你所不喜歡的人與你隙縫愈深,而且周圍其他人也會對你存有戒意。
要有容人之過的雅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所謂“容過”,就是容許別人犯錯誤,也容許別人改正錯誤。不要因為某人有過失,便看不起他,或一棍子打死,或從此另眼看待對方,“一過定終身”。
孰人無過呢?誰都可能犯錯誤,這樣一般而論,可能比較容易。“容過”講的則是這樣一種“過”,它給自己帶來了一定的損害,或在某種程度上與自己有關。例如,下屬有了過錯,合作者有了過錯等。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有一種寬容的態度對待這種“過”,是衡量人的素質的一個標準。“容過”是一種美德,就是要壓製或克服內心對於當事人的歧視,盡管自己心裏並不痛快,感到懊喪,但卻應該設身處地地為當事人著想,考慮一下自己如果在這種場合下會如何做,做錯了某事之後又有何種想法,當然,這裏需要“容”的是當事人本人,對於具體的事情本身則應該講清楚,該批評的必須批評。
有時可能是你和他有著相同缺點而格格不入。人一遇到和自己具有相同缺點的人,似乎波長會相合而產生跳動,即刻產生厭惡的感覺。
我們通常與某人融洽相處失敗時,首先會醜化對方,欲以排除,倒不如先謙虛地自省,改正自己的缺點,或是拔除厭惡對方之感的根源,這才是最重要的。
8.真誠地對待同事
做人首先要真誠。古人稱為本然人品,率真人品。真誠做人,保持本然人品,是做人的起點,也是人品的極致。《菜根譚》中說:“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隻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隻是本然。”一個人的思想、品格、言行,都要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不能為了某種功利的目的矯揉造作,掩蓋自己的真實麵目,扭曲自己的本性。真誠的反麵是虛偽,自欺欺人,靠戴假麵具過日子。真誠坦率的人不失本色,自然有感人的力量。虛偽矯飾的人一生都在演戲,給人留下偽佞可憎的形象,自己也喪失心靈的本性,忍受心理上的折磨。
做人首先要誠實,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做老實人,不能靠矯飾偽裝過日子。靠矯飾偽裝、戴假麵具過日子的人,“白日期人,難逃清夜之愧赧”;“對人則麵目可憎,獨居則形影自愧。”他們不僅令人憎惡,自己也活得很累。因為他們時時提防假麵具被人戳穿,或者受良心的譴責,經常處於緊張戒備的狀態,很難獲得心理上的輕鬆、安寧與平衡。
誠實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一個人沒有半點虛假隱瞞的東西,說話誠實,做事誠實,內心誠實,就會令人信服。故誠實可以消除隔閡,化解矛盾,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團結。
誠實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從小孩子的時候開始,就要培養這種品德。誠實是一切德性的基礎,一個人連誠實都做不到,其他的品德都談不上了。
誠就是不自欺,不虛妄,誠實對待他人,誠實對待學習,誠實對待工作,誠實對待為人處世、立身修德中的各種問題。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力戒貪圖虛名,不求實際。做任何工作,如果華而不實,有名無實,或名過其實,都是不老實的表現,結果終將誤國誤民,害人害己。力戒虛誇,說大話,說空話,說假話。反對弄虛作假,盜名欺世。例如,偽造成績,騙取榮譽,竊取別人的榮譽和成果,等等。這類行為不僅是不道德的,也是侵犯他人權益的違法行為,應該堅決唾棄。
真誠並不等於不假思索地將自己的感覺說出來,因為你的感覺是否正確尚是一個需要判斷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事物的看法都屬見仁見智,本無所謂對錯。比如個人的衣食住行、穿衣戴帽、興趣愛好等等。許多自詡為“有話直說”、“想到什麼說什麼”、“直筒子脾氣”的人,其實是簡單地用自己的觀念和習慣去衡量別人的態度與行為,一遇到不對自己胃口的事立刻就去指責別人,實際上這並不是對他人善意的真誠,隻是自我不悅情緒的隨意宣泄。
真誠也並不等於不加修飾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中國有句古話叫“不看你說的什麼,隻看你怎麼說的”。同樣一個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效果。與人交流時,不要以為內心真誠便可以不拘言語,我們還要學會委婉藝術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一句話到底應該怎麼說,其實很簡單,你隻要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想想,一般就可以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