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的朋友用歸納法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暗寓在他的問話之中:“什麼地方出現死亡就不應當到什麼地方去。”水手沒有直接反駁,也用歸納法推出可供類比的另一個小前提和結論:既然航海出現死亡就不應當航海,那麼,睡在床上出現死亡就不應當睡在床上。這個結論顯然是荒謬的,由此上推,也就否定了其錯誤的觀點。不過,有必要指出的是,睡在床上的危險性與航海的危險性也不可同日而語,我們隻能說水手的朋友的勸說也許是出於好心,隻是說法過於簡單而已。“亞曆山大的秘書是誰?”
拿破侖有個秘書叫布裏昂,有一次,拿破侖對他的秘書說:“布裏昂,你也將永垂不朽了。”布裏昂迷惑不解,拿破侖提示道:“你不是我的秘書嗎?”布裏昂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反駁道:“那麼請問,亞曆山大的秘書是誰?”拿破侖答不上來,便高聲喝彩:“問得好!”
拿破侖顯然十分得意於自己的偉大,他對秘書布裏昂所言:“你也將永垂不朽”,不無炫耀誇飾之意。然而,這句話中蘊含的大前提“名人的秘書同樣可以揚名後世”的觀點卻是荒謬的。布裏昂沒有直接予以反駁,而是向拿破侖請問亞曆山大大帝的秘書是誰,拿破侖卻答不上來。這一問答過程包含了這樣一個推理:既然亞曆山大的秘書是誰你拿破侖都不知道,那麼後人怎麼會記住拿破侖的秘書是誰呢?這一委婉而含蓄的反駁具有難以置辯的力度,迫使一向精明的拿破侖發出由衷的喝彩:“問得好!”
十二、轉移暗換,智語言理
1如法炮製,以謬製謬
是指當遇到他人不正當的要求或詰難時,我們可以針對其思維模式或語言結構上的缺陷與漏洞進行如法炮製,達到以謬製謬的效果。
如法炮製幽默術的特點在於明知謬誤而不直接揭露,而是照貓畫虎,使對方太阿倒持、哭笑不能。所以該幽默術運用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方論點的荒謬性。自己將這種荒謬作為一種前提接受下來,並推出新的結論,施之於對方,令其自作自受。
一個吝嗇鬼公司老板叫秘書去為他買酒喝卻不給他錢。
“先生,沒有錢怎麼買酒?”老板說:“用錢去買酒,這是誰都能辦得到的;但如果不花錢買到酒,那才是有能力的人。”
一會兒,秘書提著空瓶子回來了。老板十分惱火,責罵道:“你讓我喝什麼?”
秘書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先生,從有酒的瓶中喝到酒,這是誰都能辦得到的;但如果能從空瓶裏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呢!”
買酒需要錢,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可是老板卻故意刁難秘書,給他難堪。但事實上,不用錢又想“買”到酒本身已說不通,更不用說它到底能否作為判斷一個人能力的標準了。照常規的做法,很多人可能礙於情麵,打掉牙往肚子裏咽,自認倒黴;有些人則可能要跟老板講一番沒錢何以能買酒的道理。其實兩種方法都不如這位秘書所采用的方法來得明智機巧、詼諧有趣,這就是如法炮製法。
秘書依照老板的思維模式,即用某種絕不可能達到的要求可以考驗出一個人的“能耐”來,並將它與老板喝酒這件事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結論,即:有酒喝酒不算有能耐,沒有酒而能喝到酒才算真正有能耐。當然,這也是一個謬論,但由於它是根據老板本人的荒唐邏輯推理出來的,所以老板不能對它矢口否認。
這樣就輪到老板難堪了!
有一位享譽日久的作家出身於木匠家庭,但他對此並不隱諱。
有次他碰見一紈絝子弟。這位子弟對他十分嫉妒,高聲問道:
“對不起,請問閣下的父親是不是木匠?”
“是的。”作家回答。
“那為什麼沒把你培養成木匠?”
作家略加思索,笑著問道:
“對不起,那閣下的父親想必是紳士了?”
“是的!”對方高傲地回答。
“那他怎麼沒有把你培養成紳士呢?”
按照紈絝子弟的邏輯,什麼樣的父親應該培養出什麼樣的兒子,這顯然是一個謬論。作家敏銳地抓住了他這個錯誤,卻不正麵揭露而是如法炮製,使其碰一鼻子灰。
一般來說,如法炮製幽默術比一般幽默技巧富於論辯色彩,有時甚至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因而在使用過程中有一個“度”的把握問題。若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同時,更能緩和雙方關係,便符合幽默藝術的宗旨了。2一語雙關,喜劇效果
說話時,可利用表麵言甲事物,實質上暗示於乙。通過二者對比,形成眾人認同的反差,使人心領神會,從而達到幽默的效果。這就是“一語雙關”。
雙關是一種修辭方法,這種表達方式大多是利用了詞語的多義性或詞的音同意近現象,故意使某些詞語在特定的環境中臨時具有雙重意義來表達說話者的意思,而聽者可以借雙關的意義心領神會,從而起到含蓄、生動或幽默、風趣的特殊效果。
雙關在漢語中應用曆史悠久,並且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人們所熟知的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中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兩句就是巧妙地運用了雙關語,被廣為傳誦。
有這樣一則寓言:
足球對籃球說:“老兄,我們本是同一類,為什麼你常常被人拍,而我隻能被人踢呢?這不公平。”籃球不屑一顧地回答道:“小傻瓜,這還不簡單麼!因為我比你大,你比我小唄。”
這一則寓言運用足球、籃球一個被踢、一個被拍的不同遭遇,暗示了級別不同而形成的差別,幽默而風趣,辛辣地諷刺了現實社會中出現的一種不良風氣。
一位中學語文老師在向學生講授如何修改文章時,巧妙運用雙關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他說:“每個人的臉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古今中外,許多女人都是非常講究‘修改文章’的。她們每天早晨起來梳妝,對著鏡子,用奧琪增白霜反複‘揣摩’,再用高級胭脂、唇膏精心‘潤色’,還要用特製的眉筆仔細地修改‘眉題’。甚至於連標點符號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術刀將‘單括號’改為‘雙括號’不可!你們看,這是何等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的態度啊!”
這番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雙關語運用,使課堂裏充滿了笑聲,使學生加深了對於修改文章重要性的理解,收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一語雙關的構成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①語義雙關。同音同字之下,一語多義,形成雙關。例如人們常說的“穿小鞋”、“上眼藥”,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都具有雙關效果。
②諧音雙關。兩個詞語讀音相同而意思不同,借用諧音婉轉含蓄地表達出說話者的本義。如“道是無晴卻有晴”中的“晴”即是“情”的諧音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