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忽略營銷細節,則全盤皆輸 (3)(3 / 3)

再如,營銷人員打電話時也可以這樣說:“喂,請問老張在嗎?”“喂,請問阿力在嗎?”

“哪個老張?”“誰是阿力?”

“哦,對不起,就是你們總經理。”

這樣一來,接電話的人一定會認為來電者是經理多年的好友、老熟人,要不怎麼這樣親切地稱呼總經理。

2.登門拜訪時,先調查後推銷

如果多次拜訪同一客戶,卻始終存在價格敲不定、協議談不妥、促銷不到位、銷量不增長等問題,遲遲不能下訂單。這時,營銷人員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找對人了?一直以來和自己溝通的客戶是不是對拜訪目的實現有幫助?營銷人員一定要搞清對方的真實身份:他到底是采購經理、銷售經理、賣場經理、財務主管,還是一般的采購員、營銷人員、營業員、促銷員?在不同拜訪目的的情況下,要對號入座去拜訪不同職位的人。

舉個例子,倘若你想要客戶購進新的產品,就一定要拜訪采購人員;如果要客戶支付貨款,必須采購和財務人員一起找;若是要加大產品的推介力度,最好是找一線的銷售和營業人員,千萬不能盲目地“拜菩薩”。

總之,作為營銷人員,一定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不管是第一次與客戶打交道,還是進行產品演示,事先都要調查清楚,到底找哪個人交談才能得到明確的結果,哪個人有決定買或不買的權力。此外,還要了解身邊的圍觀者或旁聽者跟決策人都是什麼關係,以及這些人具體負責什麼業務,哪些人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等等。等到一切調查清楚之後,再進行交談,這樣的溝通才是最有效的,也可以最快地實現預期目的。

錯誤 56

缺乏自我學習意識

社會發展的競爭,除了已經有的經驗,更多的在於不斷地工作突破以及平時的用心學習。大魚吃小魚的年代已經過去,社會發展競爭的核心是行動速度,即學習力和行動力以及總結反省力。如果營銷人員沒有自我學習的意識,不付之行動,不善於總結反省,每天都在原地踏步,就無法突破自己,終有一天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不少營銷人員認為,從事營銷工作隻要掌握一些方法技巧,再加上隨機應變的嘴上功夫,就能夠做好營銷,做營銷用不著學習專業知識,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社會始終處於發展之中,各類人和事也在不斷地變化,營銷人員如果僅僅局限於自己推銷的產品知識,沒有其他方麵的學識和經驗,必然難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袁磊做了一段時間銷售工作,覺得壓力很大,有點吃不消了。這天,他來到銷售經理辦公室,說:“產品無人問津,現在的客戶越來越難對付,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你不是做得很好嗎?有不少客戶反映你很受他們的歡迎。”銷售經理說。

袁磊悶悶不樂地說道:“上次,有位客戶問了很多關於產品以外的問題,跟產品沒有一點關係。不過理論性很深,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被客戶問倒,說明你準備的不夠充分。現在,很多客戶都非常專業,他們對產品很有研究,像我們這樣的產品同類的還有很多,所以客戶提出各種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客戶對產品的內部構造、工作原理等方麵興趣很濃,如果他們問起這方麵的知識,你要能夠與之探討和解釋。這就是說,你不僅要對咱們的產品非常了解,最好還要了解一些與產品相關的內容,這樣的話才能讓客戶覺得你很懂行。所以說,做銷售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補充未知的信息,否則就會跟不上別人的腳步,被淘汰出局。”

袁磊感到不解,因為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做銷售也需要學習”!

銷售經理告訴他:“推銷技能是靠提前的計劃思考學習總結,敢於去做的工作態度,每單的總結反省,學習提升得來的。為什麼人家可以賣得好,你卻不行呢?這就要求你多去學習,多去做。閑時多琢磨,忙時跑單就會少,練好本領是自己的,人家拿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