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監測胎動情況來判斷胎兒發育是否正常。一般正常胎兒l小時胎動不少於3~5次,12小時共約30~40次。可以早、中、晚各測1小時,之後將這3個小時的總數乘以4,即得12小時的胎動數。若小於10次,則顯示胎兒出了問題,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胎兒的健康標準
在評價胎兒健康方麵有這樣一種說法:動得歡、長得大就健康。嚴格來說這個評價標準並不科學。隨著圍生醫學的不斷發展,對胎兒的研究也逐漸加深。近幾十年來使用胎兒電子監護儀、B超來觀測胎兒宮內情況,使人們對胎兒生長發育、有無畸形、缺氧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最近提出的五項生物物理評分,包括在B超下觀察胎動、胎兒呼吸樣運動、胎兒肌張力、羊水量和應用胎心監護,觀察胎心率在胎動時的變化,能較全麵而準確地發現宮內缺氧,預測胎兒預後,對指導處理、減低圍生兒死亡率較單項監護更為可靠,對高危妊娠更有指導意義。五項生物物理評分標準見表5。
表5生物物理評分標準
監護胎兒的方法正常(記分=2)異常(記分=0)胎兒呼吸樣運動30分鍾內至少1次,持續30秒以上30分鍾內沒有大於或等於30秒的呼吸樣運動胎動30分鍾內至少有3次肢體或胎體運動30分鍾內小於或等於2次肢體或胎體運動胎兒肌張力至少1次活躍地從伸展到屈曲,手的張開或握緊肢體很慢地伸展,部分回到屈曲,或隻有伸展的胎體運動,或缺乏胎動無負荷試驗反應型,即20分鍾內至少有2次胎心率加速(≥15次/分),每次至少持續15秒無反應型,即20分鍾內少於2次胎心率加速,或加速小於15次/分,或加速時間少於15秒羊水量在2次垂直平麵中至少有1厘米羊水小於1厘米或無羊水用上表進行評分,8~10分為正常,4~6分為可疑缺氧,0~2分為異常。對可疑缺氧的要進行複查,再次評分。如屬異常情況,預示著胎兒不正常發育,這時要結合胎齡及臨床表現,采取有效科學措施終止妊娠。
對孕婦進行早期管理的好處
孕期保健與管理要講究科學性,由於孕婦的早期管理,直接關係到圍生保健的好壞,為此,婦幼保健把孕婦管理率,尤其是早期管理率、早孕檢查率作為衡量母嬰保健質量的客觀指標之一。
懷孕的前12周叫作孕早期,所謂早期管理,是指孕婦在懷孕12周以內建立保健卡或圍產保健手冊。全國各地婦幼保健組織機構形式不同,可因地區而異,應主動到婦幼保健院、所,或綜合醫院的婦產科,或地段保健的婦幼科去檢查,進行早孕谘詢。通過全麵係統的檢查,確診為早孕後才能建立圍生保健手冊。在領到手冊後應仔細閱讀手冊的內容,並妥善保管備用。
懷孕宜做早期檢查
為了保障母體安全,有利於優生和胎兒健康,懷孕早期檢查對孕婦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檢查,以便醫生全麵掌握孕婦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懷孕早期檢查,一般在停經40天後進行第一次檢查。通過檢查以明確:懷孕後對母體有無危險,能否繼續懷孕;胎兒有無先天畸形。是否需要終止妊娠;孕婦生殖器官是否正常,對今後分娩有無影響;胎兒發育情況是否良好,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孕婦有無婦科疾病,以便及時治療,避免給胎兒帶來危害;化驗血液、尿液,看有無貧血和其它問題。肝功檢查;如有肝炎應終止妊娠。
孕早期檢查是孕婦產前檢查的一部分,從確診懷孕起,孕婦應每月到醫院作一次定期檢查,以便醫生隨時掌握情況,及時地對孕婦進行必要的衛生指導,使孕婦順利度過妊娠和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