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霧大致有兩大類,它們均是在海洋直接影響下形成的。其一是受海麵因素影響而形成的霧,如平流霧、蒸汽霧、混合霧、輻射霧等;其二是在天氣係統影響下產生的霧,如雨霧等。
當暖空氣從溫暖的水麵流向冰水麵時,暖空氣就會冷卻降溫,凝結出水汽,繼而以液體水滴的形式懸浮在空中。這種大大小小的水滴越聚越多,便形成了霧,直接影響了空氣的透明度。由於這種霧主要是靠暖空氣在冷海麵上的平流運動形成的,所以叫做平流霧。在海洋上的霧,絕大多數都是平流霧。這種霧隨風飄移,分布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濃度大,常常給行船造成災難。
當冷空氣到達暖水麵時,由於海水溫度高於氣溫,海麵上的水汽壓力大於空氣水汽壓力,造成水麵強烈蒸發,水汽進入冷空氣中。當冷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狀態時,水汽就凝結出小水滴,越來越多的小水滴聚集漂浮在低空,便形成了蒸汽霧,使能見度降低。
海洋上空的降雨,降至低空時,因低層溫度增高而使雨滴蒸發,提高了低層空氣的溫度。同時,又有冷空氣流入,與低層暖濕空氣混合,使暖濕空氣飽和,從而形成了混合霧。混合霧與蒸汽霧不同,它的水汽主要來源於降雨。如果沒有降雨,兩種溫差較大而又比較潮濕的空氣相互混合,有時也能形成混合霧。
當海洋水麵被一層懸浮的物質或冰層覆蓋時,這層覆蓋麵在夜間輻射冷卻很快,使貼近海麵較暖的空氣凝結出水滴,就會產生輻射霧。
雨霧是隨同降雨而來的霧。這種霧與混合霧一樣,水汽都來源於雨滴。但雨霧形成過程中不需要借助於外來冷空氣的混合,僅靠雨滴的蒸發即可形成。
海霧大都分布範圍廣,持續時間長,迷迷朦朦,浩浩漫漫。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但海霧給船舶造成的損失卻同樣巨大。
據有關資料統計,僅日本1948~1953年,6年中就發生910次海損事故,其中由於濃霧並伴隨低氣壓惡劣天氣造成的竟占60%左右。因此,艦船出航前要盡量掌握海區的海霧情況;航行中,要隨時準確了解自己的航位,盡可能保持安全航速,加強瞭望,按規定鳴放霧號。特別是在港口、海口等海岸附近,由於艦船來往頻繁、明沙暗礁棋布,更容易造成海損事故。
1956年7月25日夜,一艘燈火輝煌的瑞典客輪“斯德哥爾摩”號在霧海上夜航,其用雷達搜索著前方海麵。它的航速很高,因此離港後不久,就把紐約市的身影遠遠地拋在後麵。“斯德哥爾摩”號是一艘船齡8年的郵船,裝有航海雷達,排水量1.17萬噸,經常來往於美國和瑞典之間。
在“斯德哥爾摩”號的前方航線上,另一艘意大利客輪“多利亞”號已越過大西洋,正在向紐約港靠近。它是剛建成2年多的豪華客輪,排水量2.9萬噸,裝有先進的雷達,常年航行於意大利至紐約的航線上。
夜晚10點半鍾,“多利亞”號從納達克特島附近經過,以23海裏/小時的航速西行。這裏是一個航運繁忙的海域,由於航道複雜,曾有不少船隻在這裏沉沒。晚上11點半,“多利亞”號已航行到燈塔以西25海裏處,由於快要到紐約了,乘客們沉浸在一片歡樂氣氛中。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海難突然降臨到“多利亞”號上。一聲巨響和震動之後,隻見“斯德哥爾摩”號的船頭挺進了“多利亞”號的右舷中部。船上頓時引起一陣騷動,人們驚慌失措、奔走嚎叫……
當時,“多利亞”號的航速是23海裏/小時,“斯德哥爾摩”號的航速是18.5海裏/小時,兩艘船的相對速度在40海裏/小時以上,所以碰撞得十分嚴重。當“斯德哥爾摩”號的船頭從“多利亞”號的大破口中退出時,海水就迅速地湧進“多利亞”號的船艙,使它產生了嚴重的右傾,以致左舷的救生艇部無法從吊艇架上放下海去,影響了“多利亞”號的自救工作。
相撞後的“斯德哥爾摩”號的船頭也遭受了嚴重損壞:錨丟失在大海中,船頭部分已破碎不堪,船體甲板建築物紛紛掉落海中,巨大的客輪一時變成了一艘無頭船。
“多利亞”號船長看到自己的船傷勢嚴重,知道它很快會被海水吞沒,便命令電報員發出呼救信號。航行在附近海區的兩艘法國船,聽到呼救信號後急忙趕往現場,把1654名遇難者救上船,另外還有52人在碰撞中死亡和失蹤。碰撞後11小時,意大利客輪驕子——“多利亞”號的巨大身軀終於消失在大西洋的滾滾波濤中。
“斯德哥爾摩”號由於船頭損壞,被拖到美國的船廠修理,到再次投入航運共花了5個月時間。所幸的是在碰撞事故中,該船的人員無一傷亡。
大霧遮住了人的雙眼,但是,兩艘船都裝有雷達,怎麼在熒光屏上也沒有發現對方呢?原來,這是由於船在靠近陸地水域航行時,雷達電波會受到陸地及島嶼陰影的幹擾,同時也不能及時發現被自己的桅杆死角遮住的目標物,加上受到陸地上無線電發射天線的幹擾,使雷達的作用大為降低,才釀成了船毀人亡的重大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