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魚的世界裏,有些魚類如鮭魚、鰻魚和鯡魚等,就像候鳥一樣,在大海裏成長,在淡水河流裏繁殖。讓人費解的是,這些魚在萬裏水域中徊遊,它們既看不到星星,也無法利用地形目標,它們是怎樣辨認出往返的路線的呢?這使科學家們大傷腦筋。
就拿鮭魚來說吧,它出生在淡水江河裏,生長發育卻是在遙遠的大海裏,這段路程足有上千裏,甚至上萬裏。它們為了回故鄉產卵,不得不穿越一道道激流險灘。當它們回到故鄉後一個個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產完卵後,就該壽終正寢了。問題是它的洄遊不是在短期內,往往需要幾年才能返回一次。因為一條鮭魚在江河裏出生後,到大海裏生長,需三四年才能夠性腺成熟,返回江河裏來產卵。事隔這麼多年它怎麼還能記住洄遊的路線呢!
一些動物學家從水流、氣溫、餌料等方麵來探討魚類洄遊的原因。最近由於魚類“識別外激素”的發現,把這一問題的研究推進了一步。這種物質可以使魚之間區別同一種類的不同個體。比如母魚產仔後,就會放出這種物質,幼魚嗅到後,就會自動呆在一定的水域,以利於母親進行照料和保護;相反,幼魚也會放出這種物質,以便母親相認。有人分析,會不會在魚類出生的地方有著某種特異的氣味,把千裏以外的魚吸引回來呢?但令人不解的是,這種氣味能存在三四年嗎?它們洄遊有海路也有江河,難道這種氣味就不發生變化嗎?因此有人猜測,除了這種“識別外激素”之外,還應有一種東西作用於魚類的洄遊。那麼,這種東西是什麼呢?老鼠為何不能絕跡
老鼠在哺乳動物中,個體數量最多,分布最廣,但它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危害,可算是人類的敵人,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想方設法消滅老鼠,但始終不能使它絕滅。
人們先用機械的辦法捕殺老鼠,但這種辦法殺滅老鼠的數量十分有限。近幾十年來,人們發明了許多殺滅老鼠的藥物。可每次用一段時間後,這些藥物也就失去了作用。據說,蘇格蘭的一個農戶發現了不怕老鼠藥的老鼠。科學家研究發現,這種老鼠已具有遺傳性的抗藥能力。也就是說這種老鼠已具備了抗藥的基因,它們的“子子孫孫”也都能抵抗藥害。
老鼠不但不怕藥害,而且連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核放射也不怕。據1977年7月的美國《地理雜誌》報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在西太平洋埃尼威托克環礁的恩格比島和其它島嶼上試驗原子彈,炸出一個巨大的彈坑,炸斷了所有樹木,同時放射出強大的射線。幾年後,生物學家來到恩格比島,發現島上的植物、暗礁下的魚類以及泥土都還有放射物質,可是島上仍有許多老鼠。這些老鼠長得健壯,既沒有殘疾,也沒有畸型。這可能與老鼠洞穴有一定的防禦作用有關。然而,老鼠本身的抵抗能力也是十分令人驚訝的。
有趣的是,老鼠也有“集體自殺”的現象。
在挪威、瑞典等北歐地區,有一種老鼠,叫“旅鼠”。這種老鼠體長10~15厘米,尾巴短,毛呈黑褐色。每隔三四年,當旅鼠缺乏食物時,就成群結隊地離山而去。它們爬山涉水,前赴後繼,勇往直前,沿途的植物全部被吃完。它們一直走到大海邊,跳入海中,全部被淹死。
1981年春,在西藏墨脫的一個江邊拐彎處,成群的老鼠從四麵八方聚集在那兒,集體從山崖頂上往江裏跳。結果所有老鼠都被翻騰的江水淹死了。
老鼠“集體自殺”的原因還不清楚,有的科學家認為,可能那些到了海邊的老鼠,認為海洋也隻不過是一條它們可以遊過的小溪或一潭水,而沒有意識到那是遊向死亡。
從表麵上看,每一次自殺的老鼠數量很大,然而,與老鼠的總體數量相比,那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了。
老鼠為什麼不能滅絕,它為什麼有如此大的抵抗能力呢?要揭開這些令人費解的謎,還需要科學家們不斷地探究。野獸為什麼會撫養人孩
1972年5月,印度人那爾辛格正騎自行車穿過森林時,忽然看見一個大約3~4歲的小男孩,正爬著與4隻小狼玩耍。
那爾辛格上前抓住這個小孩,並把他帶到村裏。這個小孩牙齒鋒利,一路上把那爾辛格的雙手咬得鮮血直流。
那爾辛格把這個小孩當作賺錢的工具,讓他與狗一起,到處展覽、表演,過著悲慘的生活。人們把活著的小雞投給他,他竟馬上抓住啃咬起來。
5個月之後,他才開始艱難地學用雙腿走路。
1981年1月,他被送到一家醫院進行治療。在醫院裏他“野性不改”,見到地上的螞蟻,就抓起來往嘴裏塞;睡覺或休息時,他總是麵朝下趴著,向前伸出雙臂,向後伸雙腿。
這個小孩就是人們所說的“狼孩”。此外,1964年,又在立陶宛發現一個“熊孩”,他走路搖搖晃晃,喜歡敲打樹木,會發出咆哮,一副十足的熊樣;1974年,還發現兩個“猴孩”,他們像猴一樣跑跳、爬樹,隻吃香蕉。
這些小孩由於脫離了人類,較長時間與狼、熊、猴等野獸共同生活,因此,他們的生活習性便像與他們共同生活的野獸了。
當他們回到人類社會後,盡管會慢慢地往“人性”方麵發展,但由於錯過了心理上、生理上發育的最好時期,因此,他們在各方麵也仍比一般兒童落後。
人們難以相信,凶猛的野獸為什麼不傷害小孩,反而變得“溫柔”起來,並把人孩撫養大呢?
科學家們在考察中發現,那些撫養人孩的野獸都是雌性的。因此,有人認為,也許是母獸生下小獸時間不長,小獸就死了,母獸的乳汁無法排出,脹得難受,恰巧遇到被遺棄的人孩,於是就讓他吸乳汁。
然而,事實上,有的母獸在“撫養”人孩的同時,還哺育著自己的小獸,因此乳汁多到“脹得難受”的說法也難以讓人信服。
至今還沒有一個恰當理由來解釋母獸為什麼要撫養孩子這個問題。動物也有心靈感應嗎
動物和人一樣,也具有超常感本能,它們也能夠預感危險,這就是它們的心靈感應。
在美國,有隻兩歲的英格蘭血統牧羊犬博比,它的主人名叫布雷諾,家住美國俄勒岡州。1923年8月,布雷諾帶著小狗博比從俄勒岡州去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鎮度假時,博比不幸走失了。從此博比開始了它神奇、驚險、而又極不平凡的的超常旅程。博比用了6個月的時間,曆盡千難萬險,曆經3000裏路程,終於從印第安納州回到了俄勒岡州的家,找到了它的主人。
對於博比這次艱險的3000裏旅程,很多人覺得簡直難以置信,為了進一步證實這次旅程,俄勒岡州的“保護動物協會”主席返回到博比走失的原地點,勘查了這條小狗所走過的所有路徑,訪問了沿途許許多多見過、喂過、收留它住宿、甚至曾經捉過它的人,最後證實了這一切確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