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原始人類認識年,最早不是根據天象,而是根據大地上各種自然現象:河水泛濫,草木枯榮,鳥獸遷徙,寒暖交替,等等。即使在今天,有些農民根據這些自然現象判斷季節,相差也不會太大。這些自然現象統稱方“物候”。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積累了大量觀察物候的經驗。在古籍《夏小正》中,已經有了豐富的物候描述,其中有一段說:
正月,雁向北飛,魚兒上浮,田鼠出洞,桃樹開花;
二月,開始種黍,羊兒產羔,堇菜發芽,昆蟲蠢動;
三月,桑葉萌發,楊柳抽枝;
四月,杏樹結果,溝河田間有蛙鳴;
五月,杜鵑啼,蟬兒叫,夏瓜結果;
六月,桃子熟了,小鷹正學飛;
七月,雨季到來,葦子長成了;
八月,瓜熟季節,棗兒也下來了;
九月,大雁南遷,菊花盛開,鳥獸準備過冬;
十月,烏鴉亂飛,準備狩獵;
十一月,鹿角禿了,狩獵開始;
十二月,昆蟲潛入地下,鳶鳥在天上飛鳴……。
我國古代關於物候的記載還有很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夏小正》。這些物候觀察最初純屬直觀的。但是,在大量的直觀觀察基礎上,古人必然會開始思考這些物候的變化規律,從而逐步形成年的概念。
當然各個民族,由於他們生活的環境不同,觀察對象不同,產生“年”這一概念所依據的物候現象也就會各不相同。例如《魏書》中描述岩昌羌族的習俗時說:“俗無文字,但候草木榮枯以記歲時。”我國古代對年也有不同的叫法(即使現代也是如此)。《爾雅·釋天》中對年的解釋說:“夏日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魏書》中所說的“草木記歲”,也就是記年。
另外生活在我國北方草原上的古代蒙古族人民,則幹脆以牧草一青為一年。他們把幾歲叫做“幾草”,或“草青幾度”。
古代的物候觀察一般比較粗疏,加之氣候變遷,所以即使是同一地區,物候現象也會因時而異,不能適應農牧業發展的需要,這就促使古人慢慢學會利用天象變化紀年。
四季的劃分
認識了年以後,古人在勞動實踐中又對年進行了細分。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產生了四季。
我們現在稱春夏秋冬為四季,古人則稱它為四時。早期的四時劃分是人為的。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在各個地區並不一樣。世界上,有的地方分兩季:旱季和雨季;有的地方分三季:雨季、冷季和熱季;個別地方甚至分為六季。但是春、夏、秋、冬四季之名卻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我國古代四時劃分最初來源於“四方”。《管子·四時》篇中有這樣的說明:
東方曰星,其時曰春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
西方曰辰,其時曰秋
北方曰月,其時曰冬
在外國,最早對年進行四分的是古希臘。古希臘人以昴星團和大角星的升落為標誌,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大約過了許多世紀,人們才逐步把四季同太陽周年視運動聯係起來。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地球繞著太陽在運動。地球的運動包括兩部分,一是自轉,二是公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公轉一圈為一年。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覺察不出地球的運動。晚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運動,白天看到太陽在天空中運動。天文學上把這種看上去的運動稱為視運動。
仔細觀察太陽的視運動情況,你會發現太陽除了每天東升西落外,還有一種在恒星背景上的運動。這種運動經過一定時間,使太陽自身在群星之間繞行一圈,然後又回到原來的起始位置。它反映在天球上,就是太陽在天球上畫了一個大圓。這個大圓叫做黃道。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於兩點,一個叫春分點,一個叫秋分點。在黃道上,同春分點和秋分點相對的還有兩點,即夏至點和冬至點。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叫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如果以春分點作為起算點,太陽沿黃道運動一圈又回到春分點的時間,就是一個回歸年。
太陽在黃道上運動時,每年在陽曆3月21日前後從天球的南半球通過春分點進入北半球,此時地球上晝夜的時間相等。在6月21日左右,太陽到達夏至點,這時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陽高度最高,白天的時間最長。在9月23日左右,太陽又由天球的北半球通過秋分點進入南半球,地球上晝夜時間再次相等。在12月22日左右,太陽到達冬至點,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陽高度最低,白天的時間最短。地球上的季節,由春到夏,以至秋冬,暑往寒來,循環不已,就是由於太陽這種周年視運動引起的。
四季以兩個分點(春分點和秋分點)和兩個至點(夏至點和冬至點)作為每一季節的中點。冬至到春分的中點是春季的開始,稱為“立春”。其他各季,依此類推。
研究曆法的意義
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早在古代人們就渴望了解並掌握晝夜、月相和季節的變化規律,以及更長的時間計量方法。世界各文明古國很早就開始根據天象觀測製定曆法。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日有恒星日、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之分,月有恒星月和朔望月之分,年有恒星年和回歸年之分。
曆法中,我們應該選擇哪種年、月、日作為標準呢?
古代人用真太陽日作為“日”的長度,但真太陽日忽長忽短,不適合作為計算時間的單位。恒星日雖然較均勻,但卻與人們的生活關係不大。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太陽的出沒、晝夜交替密切相關,如人們常說的“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正反映的是人類對太陽的依賴。而恒星日的開始卻不定,春分那天是從中午開始,而秋分那天卻從半夜開始。於是人們總結並設想出了一個平太陽日,這就是直到今天我們仍在使用的基本時間單位。雖然現在我們知道恒星月是月亮繞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但是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什麼聯係,自古以來能引起人們密切關注的是朔望月。月亮的圓缺盈虧不但顯著,而且與人類的夜間活動、與潮汐的變化等有著密切的關係,朔望月因此也就自然成為比日更長的計時單位。比月更長的計時單位,恐怕怎麼也不能忽略四季的周期變化。農作物的種、收等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與此對應的隻能是根據太陽得到的回歸年而非恒星年。由於曆法中所用的日、月、年都並不準確地等於真太陽日、朔望月、回歸年,我們就稱它們為“曆日”、“曆月”、“曆年”。
時間的標準長度單位已經確定,隻需進一步精確即可。但編製曆法仍然困難重重:如何使每一天不同於其他任何日期,以便記錄各種事件發生的順序;如何根據曆法預告寒暑的來臨、月相的變化……這裏最困難的恐怕是規定1年中的月數、1月中的日數,因為日、月、年之間沒有最大公約數,1回歸年為3652422平太陽日,1朔望月為295306平太陽日。如何使編出的曆法中年的長度等於回歸年,月的長度等於朔望月,而且使用方便、容易記憶……這些要求實際上是無法同時滿足的,但如果處理不當,長期積累下去勢必破壞月份與季節、日期與月相的一致性。今年2月可能瑞雪紛飛,過多少年後就可能成了梅雨綿綿;今年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過一段時間後可能八月初一月就圓了……使用這種寒暑倒置、朔望失常的曆法,對我們的生活極為不便。所以,怎樣根據日、月、年之間的實際關係,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安排,使日序的進行既能符合自然現象的節拍,又能適應人類的生活規律,並盡,可能地工整、簡便、易記、易用,的確是門學問。
今天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與曆史上各國的舊曆相比,無疑是當前處於先進地位的曆法。但公曆也仍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每月的日數不一,閏日過多(每4年便有一閏,400年中,閏日多達97個),這對推算過去、將來的日期均有不便。近百年來,世界上曾有許多科學家在探求改曆的方法,1910年還在倫敦召開過“世界改曆會議”。至今所見改曆方案已達百多種,但仍未見一部公認最科學、最實用的新曆。改曆之所以如此困難,是因為日曆受著天象運行的嚴格約束。現在新測算出的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19879平太陽日,雖然這小數點後的尾數已經難倒了眾多科學家,但也許又一個更容易推算、記憶,用上萬餘年也不會出現天象錯步的新曆方案正在悄然形成之中。天文與曆法
直立的竿子與日曆
在乎地上垂直插好一根竿子,請你猜猜看它是用來做什麼的?當然,可以用它拴繩子曬衣服,也可以掛黑板寫通知。但是,我們卻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用處,就是用它來測影子!
測影子是怎麼一回事,一說就明白。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每當晴天中午的時候,各種物體都有一個向正北投下的陰影。當然這對於竿子也不例外,它也有一條清晰的影子留在地麵上。如果這根竿子長年不動,你又經常在中午時候去看影子,那麼你一定會發現,竿影的長度一年四季總在變化:夏天很短;冬天很長。如果觀察得更仔細些,你還會發現,夏天總有一天竿影最短,而冬天總有一天竿影最長。這兩天,我們祖先早給它們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日至”。關於日至的記載在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到了春秋時期,用這種測影方法決定“日至”已經很普遍了。那時的一本名叫《周禮》的古書中說:“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這裏所說的“土圭”,就是用玉刻成的一把尺子,把它放在地平麵上可以量出竿影的長短。這裏的“景”就是現在的“影”字。這段文字的大意是:用土圭來量測中午時的日影,可以定出大地的中心。暑天日影短而日在南,寒天日影長而日在北。這樣古時又把日至分為兩個:一個叫日南至或夏至;一個叫日北至或冬至。但是,夏至和冬至究竟發生在哪一天呢?另一本反映春秋時代的古書《周髀算經》上說得很明白:“周髀長八尺,夏至日晷一尺六寸,……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這裏的“周髀”,就是前麵說的竿子或柱子;“晷”就是日影。這個柱子立在河南省登封縣境內,至今仍有它的遺跡。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立一個8尺長的竿子,如果有一天中午的竿影長1尺6寸,則這一天就是夏至;若影長是1丈3尺5寸,則這一天就是冬至。就是用了這個簡單而科學的方法,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了“年”的長度——從夏至到夏至或從冬至到冬至。
在記載我國上古時代曆史的《尚書》中有一句話:“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說明在上古時一年的長度就定為366天了。後來到《周髀算經》時,又有了新的認識。書中一段記載說:“於是三百六十五日,南極影長,明日反短,以歲終日影反長,故知之,三百六十五者三,三百六十六日者一。故知一歲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歲終也。”這是說,用周髀測影法決定1年的長度,在連續4年的觀測中,有3年的年長為365天,而有1年的年長為366天。因此平均起來,年的長度為365又四分之一天。這個數字在曆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在以後的介紹中要經常提到它。
“年”的概念的建立使人類在計時方麵躍進了決定性的一步,在“月”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更長的計時單位“年”。至此,製曆的基本要素——年、月、日——都已齊備,各種曆法也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發展起來,日臻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