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7
農曆的閏月
注意一下農曆每年所包含的月數,容易發現有的年是12個月,有的年是13個月。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在前麵曾經提到,我國的農曆是一種陰陽曆,同時把回歸年和朔望月的長度做為製曆的基本周期。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這兩者不能通約。如果規定12個朔望月構成1個農曆年,這個農曆年的長度就是295306×12=3543672日,比回歸年的長度少11天左右;如果規定13個朔望月構成一個農曆年,那麼295306×13=3838978日,又比回歸年多了18天多。顯而易見,按照這兩種規定製定曆法都會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比如,按前者規定,某年春節在大雪紛飛的冬天,過了1個農曆年,下一個春節就要比前一個春節在季節上提前11天出現,這樣過了16個農曆年以後,春節就會提前到赤日炎炎的盛夏了。春節可以發生在一年的任何季節裏,這樣的曆法又有什麼可用的價值呢?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同時兼顧到太陽和月亮的運動,我們的祖先在辛勤的天文實踐基礎上,至遲在春秋時代就創造了“十九年七閏法”,相當完滿地把我國的曆法建築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遠遠地走在當時世界各國的最前列。“十九年七閏法”,就是在19個農曆年中設12個平年,每1平年為12個朔望月;設7個閏年;每1閏年為13個朔望月。這就是說,19年中總共有12×19+7=235個朔望月,總共的日數為235×295306=69396910日。另一方麵,19個回歸年的總日數為3652422×19=69396018日。比較這兩個總日數,相差僅為00892日。這表明按照“十九年七閏法”可以把太陽和月亮的運動很好地協調起來,就能製定出精度相當高並與天象密切符合的陰陽曆。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農曆年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著嚴格的科學規律的。
古曆的“三正”之說
古曆的“三正”之說曆史悠久,其實就是曆法的歲首問題。歲首,顧名思義就是一年的開頭。現在大家都很明白,陽曆的歲首是元旦,農曆的歲首是春節,但在曆史上卻不是這樣的。在漫長的觀象授時時代,那時還沒有曆法,是按照物候的變遷和天體的運轉判斷新的一年的到來,談不上是從哪一天開始的。後來產生出曆法,東周統治者所頒行的曆書規定新的1年從子月開始,即現在農曆的十一月,包含冬至的那1個月,後代稱為周正;春秋時代的鄭國、宋國、齊國,它們的曆法歲首在醜月,即現在農曆的十二月,包含大寒的月分,傳說殷代曆法的歲首與此相同,故稱為殷正;而晉國、秦國以及春秋時代的小國,它們的曆法與今天農曆一致,以寅月為歲首,傳說夏朝的曆法歲首與此相同,這就是夏正。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有人把我們現在行用的農曆稱為夏曆。
周正、殷正、夏正的三正之說是表示不同歲首的幾種曆法。當然曆史上還有其他歲首的曆法,例如秦和漢初的曆法就是以亥月(現在農曆的十月)為歲首的。不同的歲首隻是一個習慣問題,各個民族也不一致,有的曾將一年的開始設在春分,有的在冬至,有的在潑水節(相當清明左右)。就是目前也還存在各種不同的歲首之說:例如學年的歲首目前統一在秋季的9月份左右,新生人學,舊生升級都在秋季;有的國家的財政年度的歲首放在7月1日,到下年6月30日結束,這是便於財政統計,這也是一種不同歲首的實例。
大月和小月的安排
月大30天,月小29天,可認為是古代曆日製度上最巧妙的安排之一。朔望月的長度不是整數天,大約是29天半,客觀存在使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各族人民互相獨立地做出了這樣巧妙的安排。
朔望月的周期由月亮的圓缺變化明顯地體現出來,它周而複始地變化著,圓了又缺,缺了又圓,以它的周期作為一月也有個從什麼狀態開始的問題。我國有的少數民族曾經以月圓至月圓作為1個月,以月圓作為1個月的開始。至今藏曆、傣曆還是先確定月望,規定日落時月亮正從東方地平線升起的那1天為十五日,由此再推定初一,這就是以月圓作為月首的遺留;漢族人民古代以月牙兒初見於西方的1天為一月的開始,西周初年稱這一天為“肌”。後來懂得了以間接方法推算日月合朔的時刻,就取那個時刻為1月的開始,稱為朔。這顯然前進了一大步,這個時代大約在西周末年。
日月合朔是看不到的,因為那時月亮以太陽照不到的半邊對著我們。我國古代以觀測太陽、月亮在恒星間的位置變化來推算日月合朔的時刻,以發生日食來檢驗這個時刻。當測得某一個合朔時刻之後,就以加上1個朔望月長度的方法推得下一個合朔時刻。逐次相推,可以確定各月初一的日子,用這種方法推算出來的月份大都是大小月相間的。由於一個朔望月比29天半還多一點,每隔17個月安排一個連大月,連續兩個月都是30天的大月,這種方法古代稱做平朔法。是取朔望月長度的平均值來推算的。
事實上,月亮公轉的軌道是橢圓而不是正圓,這就決定了它的運動速度是不等的,用以上方法推出的日月合朔時刻與實際有出入,所以日食有時出現在晦,有時出現在初二。月亮運動的不均勻性,在西漢末年就已經發現,所以劉向和東漢的賈逵、張衡等多次提出用九道術來推算,東漢末的劉洪,第一次在他的《乾象曆》中提出推算真朔的方法。他實測月亮在一個近點月內每日實際運行的數值,用一次內插法推算真朔發生的時刻,這就比平朔法推算的結果準確。推算合朔時刻要同時算出太陽月亮的位置,而實際上太陽的運動也是不均勻的,這一事實到南北朝的張子信才發現。隋朝的劉焯在推算日月合朔時第一次考慮到太陽運動的變化。從此各家曆法在推算日月合朔時,都同時考慮到日月運動的不均勻性。在推算中劉焯用了二次差的內插法。唐朝的一行用了不等間距的二次差內插法,元朝的郭守敬用到三次差的不等間距內插法,所得結果越來越精確。考慮到日月運行不均勻性而推算合朔時刻的方法稱做定朔法。按照定朔法的安排,月份的大小就不老是大小月相間,這就是現在農曆上會出現連大月或連小月的原因。二十四節氣
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人們都很熟悉,尤其是廣大農民許多人不僅能背誦,而且能靈活運用,有力地指導農業生產活動。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和勞動人民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發明、創造的,反過來它又服務於農民的耕耘、播種和收獲,因而推算並預報二十四節氣一直是我國農曆的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據古書記載,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很有把握地利用土圭(就是直立於地麵上的一根杆子)測量日影長短,確定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四個節氣了。確定的根據是:一年中,中午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中午影子最長的一天為冬至;由夏至到冬至和由冬至到夏至的過渡中,土圭影子適中、晝夜平分的兩天為秋分和春分。到了距現在2100年左右的秦、漢之際,已經有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並且一直沿用到現在沒有什麼變化。二十四節氣的順序名稱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漫長歲月的使用過程中,人們逐漸編排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歌謠: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節氣依賴太陽
大地啊,生靈的母,
那廣袤闊寬的身軀,
乃是萬物生息之所。
然而,可不要忘記;
火紅熾烈的太陽,
給予了永恒不竭的溫暖;
連同沉靜的大地,
也沐浴於太陽的恩波。
是的,太陽對於地球,乃至地球上的一切,都是頭等重要的。二十四節氣所反映的是地上春夏秋冬四季變化,人們隻要查看一下目前處於什麼節氣,便可大概了解今後一段時期的氣候情況,這其中的原委也離不開太陽的主宰。
為什麼知道了所在的節氣,就能知道氣候的變化情況呢?原來某一個地區氣候寒暖的程度首先決定於太陽的照射方式。當太陽垂直或接近垂直照射時,地麵接受的光和熱就多,氣候就會熱;當太陽傾斜照射時,所受的光和熱就少,氣候就會冷。當夏天漸漸來到時,太陽的位置越來越高,地麵接受的熱量漸漸增多,放出的熱量也漸漸增多,到達夏至時接受的熱最多,但放出的熱還要再過1個月左右才到達最多,所以最熱的天氣不是出現在夏至,而是在夏至後1個月左右。怪不得二十四節氣的夏至後為小暑和大暑。暑者,熱也。類似的道理,最寒的時候不是冬至,而是冬至以後1個月左右,故為大寒。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就知道了氣候變化與太陽位置有關,利用這個依賴關係,古人發明了圭表以觀察日影的變化來決定季節。《後漢書·律曆誌》裏記載了二十四節氣中每一節氣時八尺之表的影長,這是古人以日影長短定季節的記錄。
節氣由來已久
我國古代在發明用圭表定季節之前,早就利用昏旦中星、偕日出、偕日沒的恒星及北鬥鬥柄所指的方向來定季節。這些資料記載在我國早期的曆書《夏小正》和《月令》中。《月令》具體地記載著月初及月中所出現的星象和物候。每當什麼星象和物候出現,就知道到了什麼季節,也就知道該種什麼莊稼和幹什麼農活了。大約到了戰國中後期,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星象和物候知識,將1個回歸年日數等分為34個區間,給出了專有的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來曆。春秋時代就有日南至、日北至的名稱,這可能是利用圭表實測冬、夏至影長所用的專有名稱。戰國後期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記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的名稱。除春、秋分用日夜分和冬、夏至用長短日至外,其餘都與現代一致。八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它們之間大約相隔46日。《淮南子》已記有全部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現代完全一致,這是二十四節氣全部名稱的最早記錄。從出土的文獻可以證明,西漢時已肯定用節氣注曆,所以那時已經發展到隻要觀看曆書就能掌握季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