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與季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就知道適時播種的重要。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很多季節與農時關係的經驗,編出許多掌握農時節令的歌訣,在勞動人民中間廣為流傳。一到某個季節,人們就能很熟悉地說出到了該幹什麼農活的時候了。二十四節氣和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特點編製的農時節令歌訣,大大幫助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公曆在我國雖然使用已經幾十年了,但現在二十四節氣在我國仍然十分流行,對農業生產還在起著有利的指導作用。
有人說,節氣是屬於陽曆的範疇,這是很對的。但它又是陰陽合曆所特有的產物。以太陽紀年,以月亮紀月,這就是我國古代所用的陰陽合曆的特點,它必須要設置閏月來調整季節的寒暖。由於有閏月,這就使得季節在月份中不十分固定,例如某種物候有時在丹初、出現,有時又在月末出現,二十四節氣就是為了精確地指示氣候的變化而創立的。它是一種純陽曆。古代世界上使用陰陽曆的國家很多,但隻有我國才創有二十四節氣,從這點可以證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以及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達。
節氣名稱的含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人杜牧的詩句膾炙人口。既清且明的節氣為何又“雨紛紛”呢?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二十四節氣也發源於此。由於它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所以很快便推廣到全國。但它所反映的主要是黃河流域的一般情況,其他地區當然也可參照使用。杜牧所描述的就是江南地區的紛紛春雨。
二十四個節氣的含義有屬於天文學方麵的,有氣象方麵的,也有物候和農作物方麵的,基本上反映了一年中的各種特征。
立春:表示冬天即將結束,春天開始了。
雨水:立春過後,天氣逐漸暖和,雨水開始多起來了。
驚蟄:雨水過去之後,逐漸將有春雷轟鳴,藏於地下
冬眠的生物也就驚醒了,所以這個節氣叫驚蟄。
春分:春分這一天晝夜平分,正是春天的中期。
清明:春分以後,春光明媚,天氣晴朗,萬物滋生。
穀雨:雨水有比較顯著的增多,穀物茁壯生長。
立夏:表示夏天開始了。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豐滿起來了,但還不到開鐮收獲的時候。
芒種:麥子有芒了,夏收作物成熟,應該收割,大秋作物應趕快下種了。
夏至:古稱“日北至”,表示盛夏就要來臨。白天漸短了。
小暑:夏至以後天氣炎熱,稱為小暑。
大暑:比小暑節氣天氣更為炎熱,這是一年中的極熱季節,所以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之說。
立秋:表示秋天開始了。
處暑: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結束了,以後氣溫開始逐漸下降了。
白露:天氣漸漸涼起來了,空中的水氣在樹木、花草上可以結成露珠了,故稱白露。
秋分:白天黑夜等長,恰在秋天中期。
寒露:天氣更涼了,露水也很涼了。
霜降:開始有霜了。
立冬:冬天來臨了。
小雪、大雪:下雪季節開始,先是小雪,至大雪已成積雪。
冬至:古人稱“日南至”,表示寒冷的冬天到了。白天漸長了。
小寒、大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節。
寒冬過去,又是春回大地。從節氣的含義可以知道,二十四節氣又可以分為四類,即:(1)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2)象征氣溫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3)反應降水量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4)關於農事活動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創立不僅是我國科學史上的一件輝煌成就,直至現代對指導農業生產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如若不信,請看農諺吧!
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滴水幹。
清明忙種粟,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大家樂,夏至不著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
白露賁割地,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亍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嚴。
大雪交冬月,冬至數九天。
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
節氣的劃分
我國自古以來就成功地製訂並使用陰陽合曆(農曆),那麼,二十四節氣自然應該從屬於農曆了!其實不然,二十四節氣純粹是屬於陽曆的。為什麼呢?
在分析二十四節氣的意義和更迭時,可以清楚地發現:二十四節氣的循環是以春、夏、秋、冬四季為周期的,而這正是地球繞太陽運轉的反映。由於人類居住在地球上,感覺不到大地的運動,卻看到太陽在星空中運動,一年中正好運轉一周,我們將太陽的這種運動稱為視運動,把它所運行的道路稱為黃道。黃道是一個大圓圈,圓周為360度。二十四節氣就是將黃道等分成24段,每段為15度。太陽每移動15度(實際上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了15度),就表示到了1個節氣。太陽走完每段所用的時間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二十四節氣在公曆中的日期是幾乎不變的,比如清明節每年都在4月5日左右,冬至節每年都在12月22日左右等等。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中的日期,可以用兩句話加以概括,即:
上半年來六、二一;
下半年來八、二三;
前後隻差一、二天。
前後所以有1至2日的出入,是由於太陽運動快慢的不均勻造成的。
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很不固定;因為農曆的一年比回歸年少11天左右,結果同一個節氣在某年的日期要比前一年晚11天左右。比如1978年清明節在2月28日,1979年的清明節卻在3月初9了。遇到閏年時農曆年長為384天左右,比回歸年又長了19天左右,結果下一年節氣的日期又要提前19天左右。比如1979年農曆是閏年,1980年的清明節又提前到2月19了。可見在農曆中不查日曆就不會知道節氣的日期,而每年節氣的日期都必須經過複雜的計算才能確定。
三伏與九九
人們除掉注意與農業生產最有關的節氣外,對於每年炎熱和寒冷的季節也特別注意。其中三伏和九九就是這種被注意的特殊情況。蘇東坡的詩中就有“算來九九無多日”的句子,是說九九快過去了。在《帝京景物略》一書中還有《九九消寒圖》的記載。內容是冬至日畫素梅1枝,有81個花瓣,1天染1瓣,染完時九九也就結束了。
九九是從冬至那天開始算起的,每個九有9天;九九八十一天過完了差不多就是3月12日(閏年3月11日),再過9天就是春分,所以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說法。
“伏日”的說法至遲在春秋時就有了。《史記》有“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這樣的話;唐代有一本叫《初學記》的書中對三伏講得非常清楚,說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伏日的推算不如九九那麼單純,它有些變化,所以常常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即三伏是怎樣推定的?為什麼有些年份中伏20天,有些年份隻有10天?其實伏日的推算並不難,古代是以幹支記日的,在曆史上早就作出了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這樣,頭伏、末伏都是10天,中伏則有時是10天,有時是20天,決定於夏至所逢的幹支。舉例說,1977年夏至為6月21日,幹支為己酉,22日為第一庚日庚戌,則第三庚日為7月12日,幹支為庚午,所以這天為頭伏的開始。第四庚日為7月22日,幹支為庚辰,這天為中伏的開始。立秋為8月?日,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8月11日庚子,這天起為末伏,所以1977年中伏就有20天了。
冬至以後,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所以九九從冬至開始算起,這是誰都能理解的。它與太陽的位置變化直接有關。俗話說,熱在中伏,冷在三九。這是根據人們的實際經驗總結出來的。中伏和三九差不多都在夏至、冬至後20多天前後,它是與實際氣候相合的。至於伏日為什麼要以庚日來定的問題,這是有一個曆史的發展過程的。古代五行學說比較流行,它反映著一種五行的變化思想。這種思想用在這裏雖然並沒有科學的意義,但因為其變化總超不過10天的範圍,仍然能基本反映氣候變化的規律,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