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宋代,改為放燈五夜。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描述元宵情景,至今讀來仍耐人尋味:“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從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元宵放燈始於漢,興於唐、宋。古代農業社會在歲首閑暇之時,官府與百姓同度佳節,張燈結彩,通宵達旦,歡樂之情可以想見。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各族人民仍把元宵放燈作為喜慶豐收和抒發歡樂的象征。全國各地多在公園遊藝場所舉辦花燈展覽,燈型製作逞奇鬥巧,更有電動花燈,人物栩栩如生,尤為奇觀。
清明
清明古稱“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代。
據傳,周成王年幼時,在與弟弟叔虞的一次耍戲中,削桐葉為圭,說道:“以此封若。”史官聽到後馬上走過來請成王擇日正式加封。成王說:“吾與之戲耳。”史官說:“天子無戲言。”於是成王遂封弟叔虞於唐,稱為晉。晉傳至獻公時,獻公嬖驪姬殺死太子申生,並欲伐次子重耳於蒲。重耳得知消息後逃出,在外流亡19年。在重耳流亡期間,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來讓重耳吃,俗稱“割股奉君”。重耳重返晉國取得王位(稱晉文公)後,欲行複國之賞,便大會群臣,分3等計賞:上賞賞德,次賞賞才,再次賞功。凡為複國戰死者為首功,授上賞。如:趙衰、穎頡、魏掣、狐偃等都受到賞封,但唯獨沒有介子推。在這種情況下,介子推並不言語,領著他的老母隱於綿上山中(今山西省境內)。
介子推的一個隨從看到這種情況,便懸書宮門。書中寫道:“有龍嬌嬌,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饑乏食,一蛇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土;四蛇人穴,皆有處處;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晉文公得知後大驚道;“此寡人之過也!”於是便派人尋找介子推,但就是找不到。後來聽說介子推藏在綿上山中,晉文公便親往求訪,找了好幾天還是找不到。
這時有人說介子推對母親很孝順,如果放火燒山,他必然攜母而出。
晉文公覺得此話有理,就命軍士舉火焚林。大火燒了3天,介子推始終不肯出來,最後母子相抱,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晉文公找到介子推母子屍體,非常悲哀。為誌其過,改綿上山為“介山”。
因為燒山這1天是三月五日清明之時,晉國人為懷念介子推,當時1個月內都不忍生火做飯,盡吃冷食。以後漸減為3天,命為“寒食節”。
後來經過長期演變,三月五日(農曆)就被定為清明節。直到現在,農村每逢清明,家家都在門前插柳,並祭掃祖墓,以悼死者。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五月節”,或“詩人節”。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常於正午時分奉貢粽子醴酒祭祀祖先;用艾草、蒲菖插置門前,說是可以“避邪驅暑”;有些地方還舉行龍舟競賽,叫做“遊江”,借此吊念屈原。
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他博學多識,善於治亂,為楚國三閭大夫。起先很得楚懷王重視,後由於靳尚從中挑撥而為懷王疏遠。屈原憤而作《離騷》以寄慨。楚襄王後來又把屈原貶謫到江南。屈原又作漁父諸篇,以表示他的憂國憂民之情。
公元前299年5月5日,楚國滅亡。屈原遂投汨羅江而死,享年67歲。
楚人仰慕屈原的賢德,找不到屍體,於是就駕舟江上,播旗擊鼓,以招忠魂;並把米飯裝在竹節內,灑於江中喂食魚蝦,希望這樣能保全屈原的屍體。
這種風俗,後經楚地而傳於全國。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古時的招魂小舟,逐漸演變為現在的龍舟競渡,竹節米飯後演變成竹葉粽子。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又稱“八月節”或“團圓節”。
在這二天,有些人家常於庭院擺下桌子,放上水果,對月空拜,俗稱“拜月娘”;拜畢,全家分食丹餅,賞月納涼;有些要好的朋友還聚在一起,談藝吟詩,飲酒賞月;親戚朋友之間,還以月餅相贈,稱為“送節禮”。
八月十五日所以叫中秋節,乃是因為它處於三秋之中,因而得名。《周禮》載:“中秋夜近,寒亦如之。”可見“中秋”這一名稱在周朝就有了。
但是中秋賞月則起於唐代,而吃月餅賞月又是從宋朝開始的。現將有關中秋節的神話傳說介紹一二:
(1)《中秋博物誌》中說:武夷者,地官也。相傳於八月十五日,大會村人於武夷山,置慢亭,化虹橋,通山下。八月十五日,太極王、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並坐空中,然後命鼓官行酒,命歌師唱人間可憐之曲。
儲山譜》中還說:武夷山神號武夷君,秦始皇二年,有一天他告訴老百姓在山頂相會。這一天,山下老百姓都聚於山頂,果然看到山上有綠屋寶殿,內中眾神分男女而坐;仿佛還聽到空中有人聲和樂器聲,但不見人。
(2)唐明皇遊月宮。據唐逸史載:“羅公遠,鄂州人,開元中中秋夜,侍明皇於宮中玩月,奏曰:‘陛下能從臣月中遊否?’乃取桂杖向空中擲之,化為大橋,其色如銀,請帝同登,約行數十裏,精光奪目,寒氣侵人,遂至大城闕。公遠曰:‘此月宮也。’見仙女數百,合唱歌曲。帝不識其曲名。問之,‘霓裳羽衣曲也。’帝密記其聲調而回。卻顧其橋,隨步而減。即召伶官,依其聲調作霓裳羽衣之曲。”
(3)嫦娥奔月:相傳在夏代,窮國君後羿恃其善射而疏遠賢臣,聽信讒佞,殘暴欺壓百姓。他的妻子嫦娥,美麗而賢惠,常常不同意後羿的所作所為。
有一天西王母派人給後羿送來長生不老仙藥。嫦娥怕後羿吃了藥真的會長生不老,長期欺壓百姓,就把仙藥偷吃了,並飛向月宮而成仙。
後世感念嫦娥恩德,都為她在廣寒宮裏的孤苦而惋惜。有一首詩寫道: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4)饋贈月餅:據傳元世祖至元十年,降將張弘範兵至山,文天祥被俘,陸秀夫背著衛王跳海自殺,宋朝基業盡敗,而全國各地忠貞之士,多矢誌匡複,約期中秋舉事,主事者以麵粉和糖做成圓餅。餅中藏著“八月十五夜殺韃子”一張傳單,分贈各家,名為“節禮”。
當時的老百姓既懷國破家亡之痛,又恨元朝殘暴,果然按傳單所說,在八月十五日夜嘯聚起義,可惜組織不嚴密,又缺乏作戰經驗,終為元兵所殲。
這就是中秋送月餅的由來。
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古有吃糕、飲酒、登高、賞菊的風俗。
在唐、宋時代,還規定在重陽講武習射,稱為“賽馬節”。宋代蘇軾說道:“四時令節,惟清明與重陽,不宜虛度。”
明代,人們在這一天要接出嫁的女兒回家,所以又叫“女兒節”。
清朝時把重陽節稱為“夜作節”,人們在這一天要特別慰勞夜間工作的人。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曆法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以外還有50多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祖國的曆史和文化。各少數民族對中國的曆史都作過貢獻。各族人民在天文曆法方麵也都有自己的創造,這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共同財富。
傣曆
“清水澆潑辭舊歲,起舞承新伴歌聲。”這是對我國傣族潑水節的生動描寫。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節日,慶賀活動一般要延續三四天,前二三天是送舊,最末一天是迎新。傣族人民稱這一天是“日子之王”,就像漢族的正月初一或公曆的元旦一樣。隻是“日子之王”這一天並不在傣曆的正月,也不固定在初一。它多半在傣曆六月,有時在七月。習慣上以六月為歲首,新年一般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推移。
廣大傣族人民使用的傣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年是陽曆年,一般是365天,月是陰曆月,即朔望月,29天或30天。傣曆一年12個月,單月都是大月,雙月是小月,12個月隻有354天。這樣陽曆年同12個陰曆月之間要差11天,因此傣曆新年每年要後推11天左右。為了使季節同月份基本固定,傣曆有兩種置閏法。一種同漢族農曆相似,每隔兩三年加1個閏月,都固定在九月,傣語中稱這一年為“雙九月之年”,一般19年加7個閏月。另一種同現行公曆相似,隔幾年有一次八月大月,加一天。在傣文的曆法中,置閏月或八月大月都有一套比較複雜的計算方法,同時還常常根據實際觀察隨時調整和訂正。
傣曆的月序約比漢族農曆早3個月。傣曆正月約相當於農曆的十月,傣曆六月相當於農曆的三月。新年第一天原來是從太陽在黃道上運行到白羊宮的時候開始的,現在它實際上相當於漢族農曆的清明與穀雨之間。傣族人民在每年過了潑水節之後就開始了春耕大忙季節,可見傣曆年的安排與傣族人民農業生產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