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產:抬轎

轎是由人前後相抬的一種工具。在西方載人行走的工具一般是馬車,而在中國,轎卻成了最基本的交通工具,這種工具的動力是人,因而往往隻有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才能夠雇得起人抬轎。在中國,轎成了人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轎的構造很簡單。簡陋的兩根竹杆加一床涼椅就是一抬;複雜的,用布、木板作一個漂亮的木籠,配上凳子讓人坐。轎的構造簡單,可是規則倒挺多的,比如說抬轎的人數越多,越能顯示乘轎者身份的越尊貴,皇帝的轎子沒有定數,有時十二抬,有時十六抬,前呼後擁的。

轎子的來曆已不可考,不過一般認為這種工具可能是從山鄉裏產生的。上山爬坡,極為不便,一些腳力不夠的人尤其如此,於是便雇人抬上去。這種形式傳到城市就演變成轎子了。古代交通設施和管理

悠悠古棧道,淒淒十裏亭

行進在四川的山間,說不定您會走上這麼樣的一條路:蜿蜒於群山峻嶺間,道路以木為支撐懸於山崖側麵,上頂青天,下臨深淵,使人時時擔心會不會一腳踩空掉下去。這種路就是棧道。

在戰國和秦漢時期,我們的先輩就修建了許多條棧道,多在今天的川、陝、甘、滇境內,據估計總長度達5000餘裏。這些古棧道,是由人從山上吊下來,一錘錘地在崖壁上鑿出一個個深孔,插進木杆鋪上木板,覆上泥土而修成,或是幹脆地鑿出一條隧道或半隧道供人通行,還有一種樣式就是如泰山“十八盤”那樣的梯子崖。這些棧道對於窮鄉僻壤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還盛行館驛製度。這種製度大概是從秦代而起,內容也就是在官道上十裏設一亭,三十裏設驛。驛站的作用主要是給路人改換馬匹和提供食宿。到西漢時期,設亭道路延續總長竟達到了10萬裏。唐代是古代道路發展的極盛時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為中心四通八達的道路網,清代以北京為中心的“官馬大路”分成東北路、東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幹線,其總長有4000餘華裏。這樣的道路長度,在古代堪稱世界之最。

古代西方的路

在古代希臘,修路和行車有許多禁忌。希臘人認為,有森林、泉水等風景優美的地方是仙人的幽居,凡人不能打擾,要築路則未免要破壞自然環境而觸犯仙人。因而他們修的路很少,與其說是摘交通運輸的大道,還不如說是通向廟堂的林蔭道,因而,雙輪馬車不得不在曲折的山間小道上行駛。

波斯(今伊朗)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大流士皇帝的統治下,波斯修築了許多驛道,從首都蘇薩到各省區都有驛道相通,其中最長的是從蘇薩到一個名叫小亞以弗所的城市,這條路被稱為禦道,全長2400公裏,每20公裏就設一驛站。波斯人修的驛道與中國人不同,不是為了方便旅行、通郵或各地進行的物資交流,而是出於軍事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因為當時波斯是一個尚武、積極向外侵略的國家,軍隊調動頻繁,因而也就需要運送糧食裝備,在政府所在地和邊防前哨間傳達命令和遞送情況。禦道的修築,方便了波斯帝國的侵略擴張,在公元前514年左右,大流士占領了歐洲的一部分地區,波斯成為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羅馬人在公路建設上有很大成就,他們建立了完整的公路係統,在羅馬帝國的全盛時期羅馬人在各地修了大約5萬英裏很好的公路。羅馬人沒有像希臘人那樣迷信,而是用技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排幹沼澤,將貫通全國的公路修得經久耐用。調動的軍馬、騎馬的信使、雙輪馬車和滿載貨物的四輪馬車,無論在什麼氣候、什麼季節中都能安全通過。

西方高明的築路技術

羅馬的築路工程師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將一些大石頭打碎,鋪成路基,再在上麵蓋上碎石和沙子。若沒有現成的石料,就用礫石和泥灰。在沼澤地帶,他們就打樁,用木料築起堤道。大多數的公路邊都和現在一樣,有整齊的鑲邊石,而在城裏街道的兩邊都有高起的人行道,在經常下暴雨的地區,路修得中間凸起竟然還能夠排水。

不過,由於羅馬帝國的衰亡,歐洲的道路受損嚴重,在中世紀的前半期,整個歐洲大陸沒有修過一條新的公路。但島國英吉利倒是例外,一個瞎子梅特卡夫最先修公路,他像羅馬人一樣,用石料打地基,上麵鋪幾層碎石或碎瓦夯實。靠這個辦法,30年中他竟然修了180英裏長的很好的公路。不過這種公路有個毛病,就是沒有鋪路麵。後來他的同胞特爾福特用雙層的片石作路基,將小石子填在空隙裏,上麵鋪上7英寸厚的碎石,最後再鋪上一層砂礫夯實作路麵,這種路麵強度很高,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將現代10噸重的壓路機在這種古道上來回地壓,路麵和路基竟然完好無損。這種鋪路的技術可見十分高明,現在一些農村修機耕路用的還是這種方法。

靈渠:漓江與湘江的握手

古代的人們不僅修建了許多的馬路,而且也修了許多運河。靈渠就是我國最早的一條運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揮師南下,派50萬秦軍南征嶺南的百越。百越人頑強抵抗,造成軍事上的長期對峙,秦軍的糧餉轉運出現了很大困難。秦始皇於是便命令史祿率領士卒開山鑿渠,支分湘水,連通了漓江。靈渠的貫通,使秦軍進攻沒有後顧之憂,終於征服了百越,並在嶺南設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進行治理。秦始皇的一統天下也有靈渠的一份功勞呢!

靈渠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一鋤一鍬開出來的。靈渠艱巨而複雜的工程,精巧而奇特的設計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靈渠的許多經驗,在現代還被廣泛應用。靈渠隻有30餘公裏長,但它聯接湘江和漓江,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係。秦代以來,直至清代,靈渠一直是嶺南地區與中國水路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內地和嶺南的人員交流、物資往來,主要都依靠靈渠。因此,靈渠對於促進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中華民族的融合、維護國家的統一起過重大的貢獻。在今天,如果去靈渠旅遊,還能看到供奉史祿等四位對靈渠有重大貢獻的人物的“四賢祠”,就修在靈渠邊上,表達了人們對他們深深的崇敬之情。

大運河:讓長江黃河同時搏動

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這條大運河北起北京,最南端為杭州,途中經曆了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五省市,貫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係,全長近4000裏。

大運河自開鑿以來,大概經曆了2500餘年的曆史。有稽可查的文獻表明,大運河的開鑿是始於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著名的吳王夫差為了問鼎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叉,開鑿了運河的一支——邗溝,並疏通了蘇州到揚州的“古故水道”。後來,秦漢魏晉和南北朝繼續施工,延伸河道。

最大的一次施工是在隋朝開始的。當時中國富庶之地處在蘇杭地區,糧食、絲織品,一些奢侈品都在這個地方生產。為了促進經濟流通,隋煬帝605年下令開通濟渠,608年又開永濟渠,610年,繼續開江南運河,至此,建成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和江南運河連接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長2700餘公裏的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