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的優勢是大,艦載飛機和其他武器裝備的數量也大,遠距離作戰和續航能力也大,等等,但是它的不足之處也在於大。因為大,造價就昂貴。中國到現在還沒有。

[我還想知道]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是一戰時期英國用戰列巡洋艦改裝的。

最大的航空母艦是美國在1968年6月建造的第二搜核動力航空母艦,名叫“尼米茲”。

國外正在研究製造一種叫做“戰爭之島”的新的艦船。它由數十隻似船非船的方舟並接起來,可以隨時拆裝,隨處移動,可分可合。

據報道,美國正在研製一種可潛入水下的航空母艦。海軍多采用直升機是因其可以垂直起飛嗎?

水麵艦艇裝載的飛機,除航空母艦有戰鬥機、轟炸機等較多機種外,其他艦艇裝載的都是直升機,主要是反潛直升機和多用途直升機。那麼,為什麼海軍大多采用直升機呢?

海軍看好直升機,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海軍艦艇不可能擁有足夠長的跑道。即使是大型航空母艦,飛行甲板的斜角部分也才有將近240米的長度。直升機可以垂直起飛,不需要很大的麵積,更不需要長長的跑道。

海軍的其他飛機,也都在向短距和垂直起降的方麵發展。

直升機幫助水麵艦艇擴大了搜索和攻擊潛艇的範圍,裝上大功率的雷達和電子設備可以作偵察、警戒用,還可以支援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執行垂直補給、布雷、掃雷等任務。所以,海軍艦艇用的直升機的研製,大都在向著大型和多用途的方向發展。

除了飛機,海軍艦艇的導彈,也在朝著垂直發射的方向發展。

[我還想知道]

世界上第一種垂直起降的戰鬥機是英國研製的鷂式戰鬥機。

美國研製的一種垂直發射係統,發射一枚導彈隻需1秒種。潛艇的產生是為更好地隱藏軍事設施嗎?

潛艇是現代海軍的一個主要作戰艦種。過去常叫做潛水艇,通常潛伏在水麵以下300~600米處。

潛艇的種類,按動力分為常規動力潛艇(柴油機一蓄電池)和核動力潛艇;按戰鬥任務分為戰略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一般排水量在2000噸以上的稱大型潛艇,排水量在600~2000噸的是中型潛艇,600噸以下的是小型潛艇。還有更小的微型潛艇,排水量不足100噸。

由於衛星和其他高技術偵察儀器的出現,現在世界陸地上的許多軍事設施已經很難躲藏起來,幾乎無密可保。海洋不同,最先進的衛星也很難一眼看到底,因而許多陸上軍事設施在逐漸轉向大海深處。除了發展深海潛艇以外,建設海底軍事基地、海底倉庫、水下導彈發射場,甚至成立水下部隊,也正在逐漸成為現實。海洋並不平靜,海底現在也不太平了。

[我還想知道]

全世界排水量最小的核潛艇是法國的“紅寶石”級攻擊潛艇。

核潛艇中下潛深度最大和水下航速最快的是俄羅斯的“A”級攻擊核潛艇。

潛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發展起來的。最早製造使用的是德國,用它發放魚雷,1954年美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核潛艇的威風在於它超群的裝置和性能嗎?

為了克服潛艇動力來源殺油機和蓄電池的缺陷,人們很早就想把核反應堆搬到潛艇上,以提高潛艇的作戰能力。

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即美國的“鸚鵡螺”號核潛艇下水了。它一投入使用,就顯露出超群的本領。在4年多的航行中,航程共達15萬海裏,其中有11萬海裏是在水下航行的。然而在這樣長的時間內,一共才裝過兩次燃料。

核潛艇在水下能長時間航行,隱蔽性好,對目標可突然進行攻擊,加之航行的速度快(比普通潛艇速度快一倍多),因而能及時跟蹤追擊敵方潛艇。在核潛艇上裝備彈道導彈和魚雷後,使它的攻擊能力大大增強,不僅能在水下大顯威風,進行反潛作戰,而且能用來攻擊敵方陸地上的戰略目標,如交通樞紐、機場和工業中心等。

潛艇的核動力裝置由核反應堆、蒸汽發生器、循環泵和透平機等組成。

核動力潛艇的功率很大,有的可達二三萬匹馬力。它的航行距離比一般潛艇遠多啦,可達一二十萬海裏,航行速度達到25節至30節以上。

核潛艇上的反應堆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可能給潛艇乘員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核潛艇設有嚴密的防護裝置。在反應堆外麵包有用特殊鋼板或鉛板等製成的防護層,通向反應堆的管道外麵也裝有防護裝置。潛艇上還設有防放射性輻射的監視報警係統。為了保證乘員安全和健康,艇上的空氣、食品和淡水要定期進行檢查和消毒。

核潛艇和普通潛艇一樣,今後也將向高速度、大深度和低噪音,以及提高探測能力、自動化控製能力等方麵發展。

[我還想知道]

潛艇在水電航行時用的是蓄電池,而柴油機是用來給蓄電池充電的。

核動力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循環管路中的水經過反應堆時,吸收了由核燃料裂變所產生的高溫,水被加熱而處於高溫狀態。在循環泵的作用下,高溫水在蒸汽發生器中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汽,再用蒸汽推動透平機轉動,進而帶動潛艇上的螺旋槳旋轉,使潛艇在水中前進。魚雷會飛是因為有火箭的幫助嗎?

魚雷的模樣有點像魚,而且能像魚那樣在水裏自行前進,自動調整深度和方向,自動追蹤目標。

魚雷問世後發展很快,先後出現了蒸氣瓦斯魚雷、電動魚雷、有“耳朵”的自導魚雷等。

於是,人們將速度高、飛得遠的火箭與靈巧的自導魚雷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從而誕生了一種能在空中飛行的火箭助飛魚雷。

火箭助飛魚雷主要裝備在驅逐艦和護衛艦上,也有的裝在潛艇上,用來對付敵方潛艇。

當從水麵艦艇上發射火箭助飛魚雷時,先點燃助飛火箭,魚雷便在空中高速飛行。當飛行到一定距離時,火箭助推器便和魚雷分開,這時魚雷靠貫性繼續前進。魚雷到達目標上空一定高度時,降落傘張開,以減慢魚雷入水速度。魚雷入水時,降落傘在水的衝擊下與魚雷脫離,這時魚雷在本身發動機的推動下向前航行,並自動搜索和追蹤目標——敵方的艦艇。

[我還想知道]

和魚一樣,魚雷有一個尖圓形腦袋,叫做雷頭,裏麵裝著炸藥。魚雷的身子是兩頭細,中間圓鼓鼓的,叫做雷身,而那外形類似魚尾魚的雷尾上,裝著舵和螺旋槳。

水雷是長期埋伏在水下、能像導彈一樣,主動追蹤水下潛艇並將其擊毀。水雷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而越來越先進的嗎?水雷被人們稱為“水中伏兵”。

最早的水雷是觸發水雷,其頭上伸出幾個觸角,是一種“刺蝟”式的能漂浮的球形炸彈,無論艦船觸碰到它的任何一個觸角,都會發生爆炸。

隨後問世的是磁性水雷,它不是懸浮在某一深度的水中,而是沉在海底,因而掃雷器掃不到它。當敵艦經過水雷上方時,在磁場的作用下,就可以引爆水雷。在海底爆炸時,所產生的巨大壓力能將較遠地方的敵艦炸毀。

問世較晚的是音響水雷,它的尾部裝了一個“耳朵”——音波接收器,所以有人稱它為“長耳朵水雷”。它的這隻“耳朵”能將艦船發動機和螺旋槳發出的聲波接收後變成電信號,用以操縱水雷上的儀器,接通電路,使水雷爆炸。

還有一種叫做“蠔雷”的水雷,它是利用水的壓力變化來引爆的。在蠔雷上部有一個壓力傳感器,當艦船通過它的上方時,它就會感受到水壓降低的信號,並隨即接通爆炸電路,引爆水雷。

此外還有一種叫做“自動上浮水雷”的水雷,其外形像火箭,裏麵裝有計算機和超聲波發生器,當艦船經過它的上方時,超聲波發生器產生的超聲波被反射回來。計算機根據反射回波算出目標的距離後,水雷上的發動機被啟動,水雷上浮,將敵方艦船擊毀。

[我還想知道]

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兩伊戰爭以及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水雷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雷的作用是通過爆炸線路完成的,這個線路一般由電源和電雷管組成,隻要線路接通就會爆炸。潛艇在水中像魚一樣遊動

是因它特殊的構造嗎?潛艇的樣子並不威武,甚至可以說不怎麼像普通的艦艇,它的形狀稱作“水滴型”或“紡錘型”,能減少水的阻力,使潛艇在水下遊得又快又遠。

潛艇的外殼裏麵還有一個內殼,也叫固殼。它是一個圓柱形的大筒子,主要用來承受海水壓力的。

內殼裏麵用隔板分開,分成為指揮艙、導彈艙、魚雷艙、士兵艙等許多艙室。

潛艇內外殼之間的容積,叫做水櫃。潛艇之所以能潛善浮,主要就靠水櫃起作用。

潛艇的艇首和艇尾都裝有升降舵,它們和魚的鰭一樣,隻要改變舵與水麵的角度,就能使在水中航行的潛艇改變深度,向上或向下航行,操作很方便。

另外,艇尾還裝有方向舵。能使潛艇左、右轉彎或保持航行方向。目前,大多數潛艇所用的動力是柴油機和蓄電池。潛艇上裝備的武器主要是魚雷、水雷和導彈。現代潛艇的首要任務是攻擊大中型水麵艦艇,也可用來完成偵察、布雷和巡邏等任務。

[我還想知道]

潛艇是19世紀發明出來的。

潛艇是模仿海豚造出來的,包括魚鰭、流線型體形,還有皮膚。21世紀的潛艇具有七大特點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海戰不斷增長的需要,軍事家們正在繪製著未來潛艇的藍圖,它們將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向高速度邁進。潛艇航行速度快,既能預先占領有利的陣位,給對手以突然打擊,又能迅速躲避敵方的攻擊,保證自身的安全。未來的潛艇將大都采用核發動機。

要提高航行速度,就得減小潛艇在水下航行的阻力。為此應盡量避免在艇體上開孔,盡可能提高艇體表麵的光滑程度。

二是增大下潛深度。下潛深度增加後,可使潛艇的活動範圍更寬闊,以便更好地、隱蔽地進行戰鬥,同時躲避敵人反潛兵力的攻擊。未來的潛艇很可能由增強塑料來製造。

三是大力減小噪音,潛艇的發動機和螺旋槳在工作時都會發出噪音。噪音小,就能保證潛艇更隱蔽地活動,而且使敵人的聲納不易發現自己。

四是延長潛伏時間。

五是采用中微子通信,加強與岸上聯係;利用超聲波對艇外進行全息攝影使潛艇內的人員能清楚地看到艇外的立體圖像。

六是使用先進武器。包括采用粒子束一類的先進武器。

七是實現自動操縱。采用電腦和先進的控製裝置,使潛艇的操縱、指揮全部實現自動化。

[我還想知道]

現在法國已製成無噪音潛艇。

一種由特殊藥物製成的箱裝生氧設備,僅使用一個箱就可以向潛艇提供潛伏一年時間所需的氧氣,而且還能吸收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氣等,保持艙室內空氣潔淨。直升機的發明是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