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波特城,一位老人正在自己家裏推車上坐著,突然自燃,整個人體除半條腿外,全部化為灰燼,可老人所坐推車支架下的膠墊卻完好無損。
人們發現,在人體自燃的時候,往往周圍的易燃物卻完好無損。按照一般常識,將人體化為灰燼需要相當高的溫度,絕對足以點燃周圍的易燃物,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人體為什麼會出現自然現象呢?
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體自燃與體內過量的可燃性脂肪有關,如果體內積累過多可燃性脂肪,到一定時間,就會自發燃燒起來。
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體內可能存在著一種比原子還小的“燃粒子”。當“燃粒子”積累到一定數量時,有可能引起自燃。
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體自燃可能是由於體內磷積累過多,形成一種“發光的火焰”。到了一定時候,火焰就轉變成燃燒的大火,從而把人燒成灰燼。
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體內存在某種天然的“電流體”。這種“電流體”到了某種條件具備時,可能造成體內可燃性物質的燃燒。
這些觀點還缺少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據。因此,人體自燃現象仍是一個待揭之謎。
科學家們對人體自燃現象各持己見,但卻沒有足夠的說服力讓人信服。因此,人體自燃現象仍是二個謎。
人體生鏽之謎
鐵是人體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微量元素,它能保證人體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若缺少它,將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影響,過多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前蘇聯的活“鐵人”尼古拉·科耶斯基就是個例子。
尼古拉·科耶斯基是一名青年工人,有一天幹完工作後去浴池裏洗澡,忽然發現自己所用的毛巾上有一些紅色的斑點,起初他以為是自己不小心從哪兒染來的,便用水把它洗了下去,誰知過了一會兒那些斑點又出現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唯道是用勁過猛把身體搓破流血了?他低頭仔細一看大吃一晾,原來在他的全身布滿了一層非常稀薄的紅色粉末狀的東西,這是什麼東西呢?尼古拉·科耶斯基慌忙用水清洗,結果越衝越多,他萬般無奈,隻好去醫院檢查。
在醫院裏,醫生們將他身上的紅色粉末取樣化驗,發現這種紅色粉末居然是氧化鐵,這使所有的醫生大吃一驚。他們向尼古拉·科耶斯基提出建議,以後不要再淋浴,要避開雨天出門,否則難以活到40歲。
這起奇特的“鐵人”事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烏克蘭基輔大學人類研究中心主任斯脫利加克醫生對他進行了認真的檢查後說:“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情況,當然,每個人都需要鐵質來維持健康,但尼古拉·科耶斯基的身體內產生那麼多鐵質,已經使他的皮膚開始生鏽,而且更為嚴重的是他的內髒也在生鏽。”對於這種奇怪的病情,他表示無能為力,他說:“令人擔心的是,這種怪病足以使人致死,而目前又沒有什麼有效的療法。”
那麼到底“鐵人”的病因是什麼呢?醫生們在檢查尼古拉·科耶斯基的家庭疾病史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異常現象,同時,尼古拉·科耶斯基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與正常人沒什麼兩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醫生們對此束手無策。現在,在死亡線上掙紮的尼古拉·科耶斯基正盼望著人們的幫助。
心髒跳動之謎
人的心髒不停地跳動,就如同一台神奇的“水泵”,每分鍾跳動60~80次,同時可使5升血液順利地通過心髒。一個活.到60歲的人,通過心髒的總血量高達1億5千萬升之多。
心髒為什麼不知疲倦地跳動呢?這個饒有興趣而又撲朔迷離的神秘課題,吸引著許多科學家。
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醫學家們在高倍顯微鏡下發現,心房組織有極細微的顆粒狀物質,但是由於這種顆粒太少,並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製,人們未能更深入地研究下去。直到80年代初;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心髒研究所的伯德博士,用老鼠進行實驗,決心揭開這個秘密。
伯德從幾千隻小鼠的心髒中提取到幾毫克這種物質,然後再把這種提取物注射到小鼠的靜脈中,發現小鼠的心髒產生強烈的收縮,血容量上升,小便也增多了。由於這種奇異物質來自心髒,而又能使心髒產生強烈收縮,所以,伯德把它取名為心髒激素。
在伯德之後,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拉雷赫博士進一步研究了心髒激素的組成、結構和作用,取得了重大進展。其一,心髒激素是心髒上部像耳朵那樣的一個部位,即心耳製造出來的,據推測很可能是從一些大分子酶上切割下來的。其二,心髒激素是由碳、氫、氧、氨等元素化合成的肽類化合物,其構成並不複雜,但作用非常大,隻需幾微克,就可維持血液在體內循環。當人體攝人過量的鹽或血量急速上升時,心髒就會很快釋放出心髒激素,以維持人的血量和血壓保持正常。這正如華盛頓大學的尼德爾曼博士說的:“它在血液中的量,少到用現代儀器幾乎偵查不到,而它的作用大得令人吃驚。”
現在,心髒激素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治療心髒病、腎功能衰弱,以及高血壓等病症方麵,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心髒激素的作用及化學原理,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