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
紅細胞是血液最主要的構成。它占全部血液量的50%左右。所以,當這些紅細胞懸浮在血漿中就使得血液成為紅色的了。
紅細胞又稱紅血球,沒有細胞核,細胞質內也沒有成形的結構。整體呈中央凹陷的扁圓盤狀,直徑約7.5微米。這種雙麵凹的圓盤狀是紅細胞所特有的,能使紅細胞更有效地增加自身的表麵積,盡可能多地運載氧氣。
在每立方毫米(即1微升)血液中,我國成年男子紅細胞數目為400萬~550萬個,成年女子為350萬~500萬個,新生兒可超過600萬個。長期居住在高原的人比居住在海平麵的;人紅細胞數目要多,一個人運動時比安靜時也多些。
血液中的紅細胞有兩種,一種是完全成熟的,叫成熟紅細胞;另一種是接近完全成熟的,叫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比成熟的紅細胞直徑略大,可達8~9毫米。正常人的血液中每100個紅細胞中有0.5~1.5個網織紅細胞。
紅細胞的主要戒分是一種名叫血紅蛋白的物質,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結合蛋白質,由球蛋白和血紅素組成,其中關鍵部分是能夠攜帶氧分子的含鐵血紅素。由於每個紅細胞有四個含鐵血紅素分子,所以一個紅細胞可以攜帶四個氧分子。紅細胞的顏色因含氧量不同而稍有變化。在我們人體的血液中,所含氧氣量的多寡,是決定血液顏色的關鍵因素之一。動脈血因含氧量高,所以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量少,所以顏色暗紅。當我們不小心劃破皮膚時,從傷口處就會流出紅色的液體,這就是我們人體的血液。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存活時間最久、行程最長、工作最繁忙的成員。生成紅細胞的器官是骨髓,骨髓每秒鍾可產生出300萬個紅細胞。剛從骨髓產生的紅細胞體積較大,中間有個大的細胞核,當紅細胞發育成熟進入血液後體積就變小了,中間的那個大細胞核也隨之消失。成熟紅細胞裏邊的主要物質是血紅蛋白。由於細胞核消失了,紅細胞的身子也變得柔軟起來,它可以通過很窄的毛細血管去接近每個組織細胞,把氧氣和養料送給組織細胞,並將組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料帶走。
滿載著氧氣的紅細胞像一輛小車,靠心髒加給它的力量,在血管裏勤快地滑行。紅細胞可以自由地伸縮和彎曲,不管是多麼細的血管,都能通過。紅細胞從組織細胞中帶走二氧化碳並送到肺部,通過肺部的氣體交換,紅細胞釋放出二氧化碳,吸收了新鮮的氧氣後繼續奔忙,將氧氣輸送到機體的各組織。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420天。在這120天裏,每個紅細胞在血管內不知疲倦地循環運動達30萬次,在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之後悄然解體。死亡的紅細胞被脾髒內的巨噬細胞吞食掉,紅細胞留下的鐵質可作為造血的再生原料。在其短暫的生命曆程中,它大約要走完160千米的路途,這些路途等於它本身長度的200多億倍。所有的紅細胞都是在它旅途奔波中悄然逝去的。紅細胞衰老死亡之時,它仍然要將自己僅有的一點點鐵交給人體重新利用。它可真算得上是鞠躬盡瘁了!
功德圓滿的紅細胞“圓寂”後,這時紅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又能“生產”和釋放出同等數量的紅細胞進入血液,維持血液中紅細胞數量的相對穩定,保證人體內各個組織細胞氧氣的供應。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紅細胞也會誤帶上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例如,有一種稱為一氧化碳的氣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煤氣,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特別強。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氣大200多倍。在自然狀況下,大氣中的一氧化碳氣體含量較低,對人體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如果冬天在密閉的屋子裏生火取暖,而通風條件又不好的話,室內因炭火燃燒所產生的一氧化碳就會迅速增加。當人們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後,一氧化碳就同血紅蛋白迅速結合,從而導致血紅蛋白與氧氣的結合能力下降,甚至喪失攜帶氧氣的能力,使人體缺氧,造成煤氣中毒。因此,冬天在家使用炭火取暖,一定要保持房間的良好通風。
海拔高的地方,氧氣稀薄。為了保持機體細胞獲得充足的氧氣,人體會自動產生比在平原時候多得多的紅細胞,以適應攜帶足夠的氧氣的需要。這也算是人體的一種自我調節和自然保護功能吧。人到那裏去工作或旅遊,就算吸入肺內的氧氣比海拔低的地方少,體內代償性增加的紅細胞所攜帶的氧氣可以彌補氧氣來源的不足,供給機體足夠的氧氣。長期在高原地區生活的居民,體內的紅細胞數量就比較高,所以,從外表上看,他們呈現出醬紅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