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解析珍稀物種2(2 / 3)

河馬喜歡居水的原因

河馬主要分布在非洲赤道南北的湖沼中,喜好群居。它的潛水本領極高,能潛泡在水中數小時或數日。

河馬的鼻孔、眼睛、耳朵都長在麵部的上端,幾乎成一平麵,軀體和整個頭部都不露出水麵,隻露出眼、耳、鼻就能呼吸和觀察周圍的環境,遇到危險就立即將身體沉入水中隱藏起來。

白天,河馬通常待在水裏或是河邊的草地及蘆葦叢中活動。晚上才到草地上覓食。

河馬是雜食動物,它生活在熱帶的非洲,氣候相當炎熱。它由於適應這種炎熱的生活環境才被自然保留下來。它們的適應方式就是泡在水裏,從而減少熱浪的襲擊,逐漸養成了習性。

河馬是馬嗎

有人認為河馬是馬的兄弟,其實河馬與馬雖都有一個馬字,可連親戚都攀不上,它同牛還可算得上是異族兄弟。河馬生活在南非洲和中非洲的河湖、沼澤邊緣的草地,專門吃食草類動物和水生植物,有時也會吞吃泥土以補足礦物質。

河馬非常貪吃,常常吃得大腹便便,平均每晚能吃60千克的食物。一天之中,河馬差不多有十七八個小時泡在水裏,連交配、分娩、哺乳都在水中,初生的幼仔也要在水中待上10多天後才上岸來活動。

由於長期在水中生活,河馬被毛變得稀少,鼻孔、眼睛和耳朵全長在臉的上部,當它們泡在水裏的時候,不用抬頭,鼻孔、眼睛和耳朵都能露在水麵。這樣不但呼吸順當,也能看見東西,聽到聲音。

更妙的是河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裏都有一個控製開閉的閥門,下水時嚴密地關閉起來,不讓一滴水進入裏麵,並且能在水中停留很長的時間。

閱讀點擊

河馬是草食動物和肉食性動物,但是稀疏獠牙長0.1米,母河馬為保護小河馬極具領域攻擊性,每年非洲有數十人接近水邊遭河馬攻擊喪命。鯨魚為何常走絕路

鯨魚大

2012年10月26日,印度官規模自殺現象

我們有時可以從電視裏看到這樣的場麵:退潮後,海邊淺灘上躺著鯨魚的屍體,就像擱淺的船一樣。沒有誰在驅趕,也沒有誰在捕撈,鯨為什麼自取滅亡地離開大海呢?

鯨魚大規模衝上海灘自殺的現象就更令人驚奇了。

1976年,美國佛羅裏達州的海灘上,突然有200多頭鯨魚遊入淺水中,當潮水退下時它們被擱淺在海灘上。如果不及時救助,這些鯨魚會因缺水而很快死掉。

美國海岸警衛隊員們帶領數百名自願救鯨者進入冰冷的海中,意圖阻止這些鯨魚自殺。有的人用消防水管向鯨魚噴水,想依此延緩它們的生命,有的人則開來起重機,試圖把鯨魚拖回大海,不料鯨魚太重,反而拖翻了起重機。

1985年12月22日,在我國福建省福鼎縣海灘也發生了一場悲劇,遇難的全都是很珍貴的抹香鯨。那天清晨,有一群鯨遊入福鼎縣的泰嶼海灣。

當時,正值退潮,群鯨驚慌失措,左衝右突,勢如排山倒海。先有一頭衝上淺灘,掙紮哀鳴,其餘的本已順潮回到海裏。這時,它們似乎聽到了同伴呼叫,全部又奮不顧身地遊回來。

當潮水再度上漲時,聞訊趕來的水產局幹部、技術人員和當地漁民通力合作,用機帆船拖拽著抹香鯨下海,但被拖下海的鯨竟又衝上灘來,場麵十分悲壯。

最後,12頭長12米至15米,重15噸至20噸的抹香鯨集體自殺,陳屍海灘。

鯨魚自殺是迷失方向嗎

對於鯨魚為什麼會擱淺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各種說法大多與它的回聲定位係統有關。

鯨魚同海豚相似,辨別方向並不是靠它的眼睛。鯨的眼睛與它的身體是極不相稱的,一頭巨鯨的眼睛隻有一個小西瓜那樣大,而且視力極度退化,一般隻能看到17米以內的物體。那鯨魚又依靠什麼來測物、覓食和導航呢?

原來,鯨魚具有一種天賦的高靈敏度的回聲測距本領。它們能發射出頻率範圍極廣的超聲波,這種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即反射回來,形成回聲。鯨魚就根據這種超生的往返時間來準確地判斷自己與障礙物的距離,定位的誤差一般很小。

因此,對鯨魚“自殺”現象有一種說法是,鯨魚為了追食魚群而遊進海灣,當鯨魚遊進海邊,向著有較大斜坡的海灘發射超聲波時,回聲往往誤差很大,甚至完全接受不到回聲,鯨魚因此迷失方向,從而釀成喪身之禍。

有一群鯨魚於1975年7月間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的洛捷特基海灘集體擱淺。動物學家在這些鯨魚的內耳發現了許多圓形的昆蟲。研究人員因此認為,鯨魚耳內的寄生蟲可能是使一些鯨魚擱淺的禍首,它們破壞了鯨魚的回聲定位係統,使鯨魚不能正確收聽回聲而誤入歧途。

但是,有些鯨魚的種類卻非如此,如一角鯨它經常有不同的寄生蟲,但這並未明顯造成破壞它航行的現象。

鯨魚自殺是環境汙染的嗎

環境汙染也曾被認為是造成鯨魚擱淺的原因。因為那些使海水汙染的化學物質,可能擾亂了鯨魚的感覺。

另一些科學家通過對數頭衝進海灘擱淺的自殺鯨魚的解剖後發現,絕大多數死鯨的氣腔兩麵紅腫病變,因此認為,導致鯨魚擱淺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其定位係統發生病變,使它喪失了定向、定位的能力。

由於鯨魚是戀群動物,如果有一頭鯨魚衝進海灘而擱淺,那麼其餘的就會奮不顧身地跟上去,以至接二連三地擱淺,形成集體自殺的慘劇。

鯨魚自殺是噪音引起的嗎

美國拉斯帕爾馬大學獸醫係胡德拉教授和倫敦大學生物係西蒙德斯教授卻認為鯨魚集體自殺是由於水下爆炸、軍艦發動機和聲呐的噪音引起的。他們在分析了一係列鯨魚集體自殺事件後,發現了其中的巧合。

1985年,12頭鯉魚在海上進行軍事演習時衝上海灘。1986年,4頭鯉魚衝進蘭薩羅特島擱淺,另兩頭鯉魚衝上附近一座島嶼的淺灘,其間這兩島嶼海域正在進行海軍演習。此外成群鯉魚擱淺於委內瑞拉沿岸時,也剛好附近正在進行水下爆炸。1989年10月,24頭劍吻鯨衝上那利群島沿岸的淺灘,當時該群島附近正在進行軍事演習。

同意這一觀點的還有法國拉羅謝爾海洋哺乳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科列德博士。他認為,每頭健康的鯨魚都擁有能在海洋深處定向、定標的發達的定位係統,而軍艦聲呐和回聲控測儀所發出的聲波及水下爆炸的噪音,會使鯨魚的回聲定位係統發生紊亂,這是導致鯨魚集體衝上海灘自殺的主要原因。

對鯨魚的自殺之謎,有著如此種種的推測。科學家對鯨魚的基本生物原理及其環境做出更多的研究後,定會做出進一步的分析與判斷。在目前來說,保護鯨魚的人們所能做到的,隻是盡量把擱淺的鯨魚拖回大海,使它們繼續自由自在地生活。

鯨魚“自殺”事件

2005年3月10日,廣東省吳川長8米重約4噸大鯨魚擱淺死亡。

2008年3月11日淩晨,一頭重達兩噸多的鯨魚被發現在海南省文昌市錦山鎮潮灘港擱淺死亡。有關部門對鯨魚進行了掩埋處理,並將提取該魚骨架製作成標本供研究使用。

2008年8月30日晚上,一頭重達1500千克的成年日本喙鯨在山東省青島開發區金沙灘海域擱淺

2012年3月16日,4頭抹香鯨擱淺在江蘇省南京鹽城新灘鹽場附近灘塗。大者體重達三四十噸,小的也有近20噸。2012年03月19日,經南京師範大學科研人員到場對其解剖采樣後,於當日深夜和20日淩晨進行就地深埋。員證實稱,大約40頭巨鯨在孟加拉灣北安達曼島西岸擱淺死亡,目前原因尚不明確。

閱讀點擊

1997年,馬爾維納斯群島海岸約300頭鯨魚“集體自殺”。阿根廷學者分析後認為,當時太陽黑子的強烈活動引起了地磁場異常,發生了“地磁暴”,這破壞了正在洄遊的鯨魚的回聲定位係統,令其犯下“方向性”的錯誤。海豚妙法捕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