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接受任何一個微小的電荷都像喝一口滋補飲料,會使它的生命過程加速,可以使植物迅速成熟,果實更為豐碩。能享受電營養品的不僅是草,還有樹木。

植物離不開電

美國科學家曾用弱電治療樹木癌腫病以及其他危難病症。春天,短時間把電極插入樹內,通入交流電,電流就進入樹枝、樹根和土壤。每次時間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確定。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了奇跡,樹上長出了新枝和新皮,患處也開始結疤。不過這隻有弱電流才行。

經研究發現,所有植物的細胞都是一種特殊的電磁,因此整棵植物總是不斷地有弱電流通過。哪怕是一個最微小的幼芽,它能夠生存的原因,也是因為有電流通過。當電子爬上草花的花冠,它身上的電就會發出信號,驅使它的蜜腺分泌出甜汁。

雷電與植物

上邊的事例,說明植物是離不開電的。那麼,植物和雷電有什麼關係呢?

直至不久前才研究清楚,所有的花粉都帶正電荷,雌蕊帶負電荷。正是由於正負電荷的吸收,花粉和雌蕊才有了接觸的機會。大家知道,雷是正電和負電相接觸的結果,這就和植物有了關係。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文特教授和前蘇聯基輔大學的格羅津斯基教授就認為,雷電就是由植物引起的。

根據是什麼呢?據統計,全世界所有的植物每年蒸發至大氣裏的芳香物質大約有1.5億噸。它們都是迎著陽光飛走的,每一滴芳香物質都帶有正電荷,把水分吸到自己的身上,水分就形成了一個水氣罩把芳香物質包在核心。就這樣一滴滴、一點點地逐漸積聚,越聚越多,最終形成可以發出電閃雷鳴的大塊烏雲。

地球各大洲的上空,每秒鍾大約發生100次閃電。如果把閃電所釋放的全部電收集起來,就可以得到功率為一億千瓦的強大電荷。這正是植物每年散布到空中的數百萬噸芳香油所帶走的那部分能量。植物把電能傳給大氣,大氣又傳給大地,而大地再傳給植物。電就是這樣年複一年、經久不停地循環著。

雷電之謎

也有些人對此提出過許多疑問。接著格羅津斯基又提出一係列問題:為什麼雷電出現的地方經常是炎熱夏季中遍布植被的地方?這難道不是因為在晴朗暖和的日子裏,有更多的芳香油散發到空中嗎?為什麼在沙漠和海洋上雷鳴是那樣稀少?為什麼在兩極地區和凍土地帶沒有雷電?為什麼冬季很少有雷電?

這些問題如何解答呢?雷電難道真的和植物有關嗎?這個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閱讀點擊

●科學家研究發現,許多植物都與電有著密切的關係。如:含羞草的葉子一受到觸動,它就立刻卷起;當雨快到來時,蒲公英的花盤就會馬上收攏;阿爾卑斯山的龍膽草,對天氣變化感受的更為強烈。當烏雲遮蓋太陽時,花就會立即合攏,一旦太陽出來,它便立即開放,如果遇到陰晴不定的天氣,那它可就要忙壞了。植物擴張領土之謎

動物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本能地會與同類或不同類動物爭奪地盤,這種弱肉強食的現象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不能運動、無爪牙之利的植物也會爭奪地盤,卻是近代生物學者的一個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