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實踐中,企業隻能給員工提供必需的道具,而舞台則需要員工自己搭建,演出需要員工自己排練,至於能否演出精彩的節目,以及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收視率,決定權則完全掌握在員工自己手中。
我們不難發現,公司裏總有一些人經常閑著無事可幹。領導詢問原因,他們就會說:“您安排的事情做完了,沒事啦。”他們認為,做完老板安排的事情就可以了。在公司裏,雖然聽命行事相當重要,但是個人主動進取的精神更重要。在新經濟時代,以前那種“聽命行事”、等待“老總吩咐”去做事的人,已不再符合企業的要求。時下,企業需要的是那種“不必等領導交待”就積極主動做事的人。
聞名世界的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有兩種人注定一事無成,一種是除非別人要求他去做,否則絕不會主動做事的人;另外一種人則是即使別人要求他做,他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而且不會半途而廢的人必定成功,這種人懂得要求自己多努力一點多付出一點,而且比別人要求得還要多,還要高。”
在微軟公司,任何一個具有專業技能、有競爭力的員工都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主動性,因為微軟需要的是那種能夠通過積極行動為公司獲得收益的卓越員工。
微軟中國研發中心的桌麵應用部經理毛先生,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意義深有體會。1997年,他剛被招進微軟時負責做word軟件開發。當時他隻有一些大概的資料,沒有人告訴他該怎麼做、該用什麼工具。和美國總部交流溝通,得到的答複是一切都要靠自己。在沒有硬性規定測試程序和步驟的情況下,他根據自己對產品的理解,考慮到產品的設計和用戶的使用習慣等,發現了許多新的問題。結果他發揮了自己最大的主動性,設計出了最滿意的產品,獲得了同事和領導的認同和讚賞。
優秀者和平凡者之間的差異,往往就在於他們做事是否積極主動。積極主動的員工,通常能把事情做得很圓滿,這樣的人才是領導所信任和看重的。
李開複在做微軟公司副總裁時,對員工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做事也深有感觸:“不要再隻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對待工作,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般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果真如此,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著名職業經理人衛哲剛進入職場時,曾有一段佳話。1992年,當衛哲還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就讀的時候,他曾到萬國證券勤工儉學。他翻譯的一份年報得到了萬國總裁管金生的肯定,管金生表示一定要見見這個年輕人。就是這次見麵,讓衛哲成為了“中國證券之父”管金生的秘書。
與一般秘書不同的是,衛哲工作時非常主動積極,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剛開始管金生隻是讓衛哲翻譯年報,剪剪報紙,這些事情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小事,但是衛哲卻把它當成大事,做足了工夫。衛哲十分留心在那麼多的剪報中哪些是老板看過的,然後進行分類。這些事情,老板沒有要求他這麼做。到後來,管金生不看剪報中午就吃不下飯。
作為秘書,衛哲要做些給老板端茶倒水這樣的小事。他也琢磨出很多技巧。比如開會時,什麼時候去倒茶水,才不會打斷老板講話的激情;什麼時候光倒水不加茶葉,什麼時候該帶著茶葉進去。老板有抽煙的習慣,什麼時候打火機裏的油沒了該換個打火機,衛哲都把握得很有分寸。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管金生認識到,如果再讓衛哲做複印、倒水、剪報等事情,就是屈才。於是,24歲的衛哲出任上海萬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總部的副總經理,成為當時國內證券界最年輕的副總。
衛哲的故事告訴我們,積極主動地去做領導沒有交待的事情,並把這些事做好,你就能提升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位置,就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千萬不要認為隻要準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就是盡職盡責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工資了。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如果自己不努力、不主動就有可能被淘汰,因為企業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任何公司,都需要那些主動尋找任務、主動完成任務、主動創造財富的員工。
工作中積極主動是為了增加鍛煉自己、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完全靠我們自己去爭取。在工作實踐中,企業隻能給員工提供必需的道具,而舞台則需要員工自己搭建,演出需要員工自己排練,至於能否演出精彩的節目,以及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收視率,決定權則完全掌握在員工自己手中。
忠誠是創造結果的根本保證
一位美國專家通過對幾十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發現,在決定事業成功的諸多因素中,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能力的大小占了20%,技能占了40%。態度也僅到40%,而100%的忠誠是你獲得成功的唯一途徑,是自我價值得以創造和實現的保證,它使你成為企業真正需要的人。因此。美國一位成功學家曾無限感慨地說:"如果你是忠誠的,你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