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1 / 3)

利潤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維係的基本前提,不能為企業創造利潤的員工對企業而言是沒有任何價值的。老板無不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創造出出色的業績,而絕不願意看到員工工作賣力卻毫無成效。即使你竭盡全力,卻仍然做不出一點業績,那也是沒有用的。。一切用結果來說話,不能實現高績效的員工對老板而言是毫無價值的,隻能被淘汰。

要以結果論英雄

很多人一直奉行“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句話。乍一聽,似乎是對的,然而,深究起來,它就不是那麼正確的,他對人的發展起著消極作用,誤導大眾。

支持這種觀點的人,他們用過程論來支持這句話的正確性,以期使之成為真理,然而,我想說,這種過程論是消極的,它是對失敗者的一個慰籍,是對失敗的一個借口,而這種態度是不負責任的,是逃避現實的。

結果,是衡量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事實就是這樣冷酷無情,假如一個企業的市場結果不盡如人意,還拿什麼來奢談發展很多人會說,成功的原因大致相同,而失敗的原因卻是多種多樣的。也許你為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努力過,奮鬥過,然而結果卻不如人意----失敗了,然後告訴自己我無怨無悔,我對得起自己。其實,這種想法是很可笑的,作為一個失敗者,你有什麼理由說自己無愧於心,你又有何麵目告訴世人說我無怨無悔。大家都知道,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時候,經過上千次的失敗,他完全有理由告訴自己,告訴大家,我努力了,我拚搏了,我奮鬥了。現在失敗了,那不是我的原因,可是,他沒有這麼說,因為他明白結果才是最重要的,世人看重的是你做出的成績,而不是你付出的努力。正是在這種心態的鼓舞下,他才最終取得了成功。

成王敗寇,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真理,曆史上治水的人很多,可是又有幾個人被記住?能夠記住的,能夠千古流傳的卻隻有大禹,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他把水給治住了,他給世人帶來了利處。曆史告訴我們,隻有成功的結果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以“成敗論英雄”是殘酷的,卻又是必然的,我們沒有選擇。結果勝過一切,這是市場的要求,是企業的要求,甚至是老板的要求。但是,這並非意味著結果就是一切,過程並不重要。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結果和過程是協調統一的,如果連複雜辛苦的工作過程都能讓人快樂起來,那麼還有什麼理由得不到一個美好的結果昵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一隊美國士兵要被派到德國去做間諜。領隊的長官告訴士兵們,送他們去的飛機隻能在德國和俄國的邊境附近把他們空投下去,因為那時候歐洲第二戰場還沒有開辟,盟軍部隊還不能接近德國領土。

但是這些士兵在出發前的一個月都還不會說德語,於是長官嚴肅地告訴他們:“這一個月裏你們要學會德語,一個月之後出發,不論你們到時候學會沒有,都得去。”結果士兵們在一個月裏日夜苦學,一個月後幾乎人人都能說一口地道的德語,甚至連口音和語調都非常像德國人。

為什麼他們能這麼神速地學會德語因為士兵們都知道,如果他們的德語學不像,一旦他們跳下飛機,德國人就會立刻把他們抓起來,他們就會沒命了,那時候連說理由的機會都沒有。

盡管很多人在學外語的時候,想著“苦讀法”,想著“巧記法”,想著“速成法”,但是不管怎樣都要得到一個結果——學會外語。

結果第一,理由第二,執行的本質就在於抓住結果,實現預期結果,沒有結果一切理由都不存在。

職場如戰場,縱然你才華橫溢,縱然你勤勤懇懇,縱然你集天下之優點於一身,縱然你如飛將軍李廣般耀眼,但上司所需要的隻是結果,就像皇帝需要的隻是捷報一樣。在這個以經濟發展為主的社會裏,結果是衡量一名員工價值與能力的唯一標準,是員工每天用來換取酬勞的唯一等價物。員工如此,公司、企業亦是如此,大至國家、民族同樣逃不過結果重要的論調。沒有結果,員工就不能發展;沒有結果,公司就難以生存;沒有結果,國家就難以在這暗流湧動,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立足。結果,就是這麼重要!

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一個黃種人如流星般閃耀在全世界人的眼前。

110米欄,那個風一樣的男子,站在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上,讓全世界記住了他的名字:劉翔。那是足以讓所有中國人都為之心潮澎湃的一刻,當劉翔身披國旗躍上領獎台的時候,他的喜悅,他的驕傲,他身後的國旗,以及響徹世界的《義勇軍進行曲》,永遠的銘刻在曆史中,讓人無法忘卻。四年時光轉瞬即逝,目光聚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由一個體育大國向一個體育強國轉變的重要裏程碑,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的運動健兒們發揮出色,實力超群,奪取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最終實現了中國代表團勇奪金牌榜第一的偉大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