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問愛迪生:“您認為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
愛迪生回答說:“能把你身體與心智的能量鍥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個問題上而不會厭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嗎所有人都是這樣。如果你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你工作了整整16個小時。對大部分人來說,他們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但區別在於,他們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卻一直隻做一件事。”
那些有經驗的園丁,會毫不猶豫地剪去一部分能開花結果的枝條,這看似非常可惜,其實是為了樹木早日成材,或為了結更多的果實。
任何一個人,若想出色地完成任務,擁有一份成就感,那麼就得揮刀斬去各種各樣的困擾。很多失敗者,他們不是沒有才能,而是不能專注於同一件事情。如果把那些私心雜念全部剪除,下定決心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將來他們肯定會驚訝這朵成功之花竟會如此嬌豔。
美國紐約一家公司在招聘雇員時,特別注重考察應聘者專心致誌的工作作風。通常在應聘者通過各種測試後,最後一關會由總裁親自考核。
現任經理萊恩在回憶當時應聘時的情景時說:“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一個人如果沒有專注工作的精神,那麼他就無法抓住成功的機會。”
事情雖然過去好久了,但萊恩依然清楚地記得,那天麵試時,公司總裁找出一篇文章對他說:“請你把這篇文章一字不漏地讀一遍,最好能一刻不停地讀完。”說完,總裁就走出了辦公室。
萊恩想:“不就是讀一遍文章嗎這太簡單了。”他深呼吸一口氣,開始認真地讀起來。過了一會兒,一位漂亮的金發女郎款款而來,“先生,休息一會吧,請用茶。”她把茶杯放在荼幾上,衝著萊恩微笑著。萊恩好像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似的,還在繼續讀。
又過了一會兒,一隻可愛的小貓伏在了他的腳邊,用舌頭舔他的腳踝,他隻是本能地移動了一下他的腳,絲毫沒有改變他的閱讀速度,甚至不知道有隻小貓在他腳邊。
那位漂亮的金發女郎又飄然而至,要他幫她抱起小貓。萊恩還在大聲地讀,根本沒有理會金發女郎的話。
讀完了,萊恩鬆了一口氣。這時總裁走了進來問:“你注意到那位美麗的小姐和她的小貓了嗎”
“沒有,先生。”
總裁又說道:“那位小姐可是我的秘書,她請求了你幾次,你都沒有理她。”
萊恩很認真地說:“你要我一刻不停地讀完那篇文章,我隻想如何集中精力去讀好它,這是考試,關係到我的前途,我沒必要關心一些對我沒用的事情。”
總裁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小夥子,你表現不錯,你被錄用了!在你之前,已經有10個人參加這項測試,可沒有一個人及格。”他接著說:“在紐約,像你這樣有專業技能的人很多,但像你這樣專注工作的人太少了!你會很有前途的。”
果然,萊恩進入公司後,靠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對工作的專注,很快就被總裁提拔為經理。
對一件事情設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目標,那就等於沒有目標。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通常更容易取得成功,很多人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市場的世界隻相信結果
對企業而言,業績就是生命線,企業更多強調的是以結果為主的價值導向,因此,要想獲得企業的認可,一個人的能力、知識必須通過結果,即業績體現出來。
20世紀90年代初,電腦剛剛在我國興起的時候,年輕人很快接受了這一新興事物,並且運用到工作中。特別是在財務計算方麵,電腦有著獨特的優勢。有一個老會計,算盤打得非常好,習慣於用算盤計算,結果他沒日沒夜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算清的賬目,年輕人使用電腦隻花了一天的時間。這個老會計的辛苦自不待言。
現在的企業評價員工,一般隻看結果,不關注過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是一些把事情沒做成還想讓別人記功的人喜歡強調的理由。對企業而言,如果目標沒有達到,所有的過程和所有的辛勞都不能成為業績。“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鄧小平的這句話曾在中國一石激起千層浪,他用這句閃爍著智慧卓識的話語揭示了我們所處的經濟社會的實質:市場的世界隻相信結果!
在海爾公司,有一個名叫杜芸的女孩,她是空調事業部的一個普通質檢員。
以前在檢驗空調的時候,冷凝器上有油脂,在大批量檢驗完後,水便會渾濁,一天要換好幾次水,每次都用掉近10噸水,很是浪費。如果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大不了隻是將問題向上級反映,但細心的杜芸發現了這個問題,並沒有簡單地上報給主管領導,而是動起了腦筋,開始想怎麼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杜芸想出了一個可以節約用水的好辦法:,根據不同大小的機型,水位不必要都一樣高,有的可以調低,這樣就會節約很多水。經過實驗以後,這個方法果然可行!事後,杜芸說:“當時沒想別的,一心就想解決問題。”
對於這樣積極為公司開源節流、作貢獻的員工,領導當然很讚賞。
現代社會,企業越來越注重結果,不再沉湎於員工口頭的忠心與苦勞。不重口頭建議重實際貢獻,靠實力說話,這樣員工才能獲得提升,這也是市場經濟競爭形勢下該有的基本規則。也唯有如此,企業也好,員工也罷,才能走好自己的發展之路。
德國安聯公司是德國的保險業巨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保險公司之一。安聯總裁經常對他的助手們說的一句話是:“永遠隻用你們的保險業績單來談問題。”無論哪一家優秀的公司,在評定員工、測定公司業績時,它所依據的都是實實在在的結果。任何一個公司的崛起和員工個人的成功都是由一磚一瓦的事實結果組成的,從來沒有人能夠靠臆想去獲得絲毫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