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三訪梁實秋故居(2)(1 / 3)

值得提到的是,梁實秋離開台灣之時,正值聯合國驅逐了蔣介石政權代表,台灣處於空前的動蕩之中。台灣很多人在此時跟梁實秋一樣賣掉房子遷往美國。正因為這樣,那時候台灣的房價大跌,梁實秋以很低的價格賣掉了台北安東街的私宅。

然而,一樁偶然發生的不幸,使梁實秋又回到了台灣。梁實秋在他《槐園夢憶》一書中這麼記述他的結發之妻程季淑遭遇的橫禍:

(1974年)4月30日那個不祥的日子!命運突然攫去了她的生命!上午十點半我們手拉著手到附近市場去買一些午餐的食物,市場門前一個梯子忽然倒下,正好擊中了她。送醫院急救,手術後未能醒來,遂與世長辭。在進入手術室之前的最後一刻,她重複地對我說:“華(引者注:梁實秋原名梁治華),你不要著急!華,你不要著急!”這是她最後對我說的一句話,她直到最後還是不放心我,她沒有顧慮到她自己的安危。到了手術室門口,醫師要我告訴她,請她不要緊張,最好是笑一下,醫師也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執行他的手術。她真的笑了,這是我在她生時最後看到她的笑容!她在極痛苦的時候,還是應人之請做出了一個笑容!她一生茹苦含辛,不願使任何別人難過……

他把妻子安葬在西雅圖的“槐園”,甚至預定了緊挨著妻子墓旁的“15—C—33”號地,準備日後與妻子共眠槐園。他寫下情深意誠的《槐園夢憶》獻給亡妻。

梁實秋把《槐園夢憶》交給台北遠東圖書公司出版。遠東圖書公司的老板是梁實秋多年的老朋友,梁實秋的許多著作包括他主編的《遠東英漢字典》、《遠東英漢大詞典》等都是由這家圖書公司出版。遠東圖書公司的老板邀請梁實秋到台北校對《槐園夢憶》清樣,並借此散散心。不料,梁實秋在台北偶然遇見比他小30歲的歌星韓菁清,陷入熱戀,以致結婚,他又重新回到了台灣,與韓菁清共同度過13個恩恩愛愛的春秋,於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台北,終年84歲。

在梁實秋離世的前一年——1986年10月,資深的中共黨員、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柯靈在《回首燈火闌珊處》(《中國現代序跋教書——散文卷》導言)中,第一個站出來為“與抗戰無關論”平反,認為半個世紀前對梁實秋的第二次批判是錯誤的。梁實秋讀罷柯靈文章,即說:“為誤判糾正,當然是好事。”(見台灣《聯合文學》三卷七期梁實秋離世前夕,台灣傳出即將“開禁”的消息。梁實秋與韓菁清正在籌劃台灣“開禁”之後到北京探親,喝豆汁兒,聽京戲,看望長女,看望老朋友。然而台灣在1987年11月2日“開禁”,梁實秋卻在翌日與世長辭,回大陸看看成了他最後的沒有實現的夢……

台灣師範大學矗立梁實秋巨幅畫像

我從雲和街的梁實秋故居出來,沿著雲和街走到師大路,不遠處便是台灣師範大學。遙想梁實秋當年,就是沿著這條路線,往返於台灣師範大學與“雅舍”之間。

台灣師範大學的前身是1922年日本人所建的“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如今這所大學的紅磚砌成的略帶中世紀哥德式建築風格的主樓,便是當年由井手熏所領導的日本駐台灣的總督府官房所建。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蔣介石銅像——在台灣許多“上了年紀”的學校都是如此。我步入主樓,一進門便看見左側矗立著梁實秋的巨幅畫像,畫像旁寫著兩個鬥大的字:“大師”。不言而喻,梁實秋已經成了台灣師範大學的驕傲,成為這所大學的文化符號。

我來到主樓底層的校長辦公室。校長秘書向我介紹了梁實秋當年在台灣師範大學的工作情況,秘書還說,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現在有一個專門關於梁實秋的展覽室,叫“梁實秋文物特展”,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