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熱淚灑沙漠。這是“王者”驕傲的淚,自豪的淚。

中華第一材——楠木

楠木是一類在我國久負盛名的鄉土樹種,廣泛分布在南方各地。由於這類樹高大、挺拔,樹幹圓滿、通直,材質紋理直、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和開裂,曆來被人們視為建築良材。尤其是這類木材具有其家族——樟科的傳統,香氣襲人,蟲不蛀、菌不腐,經久耐用,常用來製作高級家具、器具和建築的梁柱及棺木,被稱為“中華第一材”。曆代封建帝王在建築宮殿和陵寢時,楠木往往是首選之材。“蜀山兀,阿房山。”可想而知,在以土木為主的中國傳統建築中用去了多少高大挺拔的楠木啊!尤其到了明代,楠木建築非常時興,致使南方許多原本楠木繁盛的山林中,已難尋楠木大樹。到了清代,統治者不得不靠拆舊建築來滿足其對楠木的追求。明十三陵原本每座陵都有像長陵那樣的楠木大殿,但其餘十二座陵的大殿均在清代以後被拆毀了。

楠木不僅材好,而且樹姿雄壯,枝葉森秀,終年常綠,不論生於山間還是栽於庭前、屋後,均使人感到蔚然可愛,而且有防風、防火之效,深受產地群眾喜愛,尤其備受佛門、道家的青睞。在我國古代,廟宇、宮觀附近栽楠之風很盛。正如唐代史俊在《題巴州光複寺楠木詩》中讚美的:“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樹出禪林。”如今,在成都武侯祠內、杭州靈隱寺中,尚有楠木大樹,老幹參天、濃蔭覆地。特別是道教勝跡青城山上,挺拔茂密的楠木林受到很好的保護,在烈日當空的盛夏,走在楠木遮蔭的山路上,汗流浹背的登山者頓感涼爽宜人,將“青城天下幽”的美名傳遍天下。

無葉之樹——光棍樹

說到樹,人們便會想到枝繁葉茂。然而在非洲幹旱地區有一種奇特的樹木,高約3—6米。從外形看,滿樹全是一些光溜溜的綠色枝條,不長葉子,偶爾在枝頂生了一些葉子,也是極小極小的,幾乎看不出來。這種樹被稱為“光棍樹”。

樹木靠葉子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以攝取水分,製造營養,排放體內的餘熱,獲得生機。光棍樹一片葉子也沒有,能夠活下來嗎?這可不必擔心。可以說,正是為了生存的需要,它才脫去披掛、摘掉“行頭”的。

光棍樹的老家在非洲的幹旱地區,那裏長年不下雨,水分極為缺乏。而葉子的消失就可減少水分的蒸發;那些赤條條的枝條,可以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整個植株仍能得到營養。看來,植物為了生存,竟能改變自己的身體結構和形狀,這種適應環境的方法可算是一些耐旱植物的奇特技巧了。

無獨有偶,水生植物為了適應水下生活,不被水“淹死”,也做了一些“修根剪葉”的改扮。與通常的陸生植物相比,它們具有一些奇異的特征。它們的本領主要在於具有異型葉、通氣組織發達、根係退化等。水生植物的葉子非常細小,或者作羽狀的分裂,以減少阻力;挺出水麵的葉子多為草葉,便於更大麵積地接受陽光。通氣組織發達,有利於體內氣體的運輸、交換和增加浮力。由於水生植物表麵可以直接吸收體外水分和養分,所以根係退化,隻起固著作用。正是這些變化,使水生植物能適應水中環境而生長良好。所以,在江河湖海裏我們常可以看到迷人的水底“叢林”、水上“綠地”,看到海藻、海帶、水葫蘆、綠萍、荷花等等水生植物就不足為奇了。

幹旱也罷,水澇也罷,生活在這些環境中的植物都能變不利為有利,變逆境為順境,迎著困難,戰而勝之。植物世界真是太神奇了!

繁殖力極強的樹——柳樹

俗話說:“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是指柳樹極強的適應性,它繁殖非常容易,生長極其迅速,插在地裏就會生根發芽。

柳樹是楊柳科落葉喬木,葉披針形。柳樹的種類很多,如枝幹挺直的河柳;枝條扭曲的龍爪柳,枝條泛紅的紫柳;還有枝條柔弱低垂並迎風搖曳(yè)的垂柳。

柳樹是隨遇而安的樹木,無論是潮濕肥沃、疏鬆的土壤,還是幹旱貧瘠的地方,都適合它生長,甚至在弱鹽堿地上也能安家。它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但也能耐一定的幹旱。

養蠶寶樹——桑樹

種桑養蠶在古老中國的文明史上,可謂是極為光輝的一頁。遠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桑、蠶、絲、製等字形就已出現,到周代時,各地的采桑養蠶已經很普遍了。大約到了公元前四、五世紀,中國的種桑養蠶技術就已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程度,養蠶技術和精美的絲綢開始傳入西亞、中亞和歐洲。到公元二世紀西漢時期,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更加速了絲綢的傳播。

我國是桑樹的原產地。桑樹是一種桑科落葉喬木,共有12種,我國就占了9種。桑樹的葉卵圓形,邊緣有鋸齒。桑葉含豐富的葉綠素和多種營養物質,是蠶的理想飼料。蠶吃桑葉長大結成繭,繭繅成絲,絲織成綢。在古代,絲綢同黃金那樣珍貴,當作貨幣來流通。張騫出使西域,絲綢經“絲綢之路”通到西亞和古羅馬時,讓皇室貴族們目瞪口呆。他們把這些輕盈美麗,光彩奪目的絲綢看作為“天堂”裏的神秘物品。從此,中國的絲綢名揚天下,世界各國爭相同中國發生貿易,換取絲綢。

桑樹除桑葉養蠶外,它還有其他多種用途。首先,它的木材質地堅硬,又耐腐蝕,而且具有獨特的黃色,是製造樂器,家具等的理想用材。第二,桑樹樹皮纖維細柔,可供作人造棉、人造絲及造紙原料。第三,桑樹的果實為桑椹,不僅生食美味可口,而且可以酗酒,並入藥,有滋養補血、明目安神的功效。第四,桑樹的根皮即是桑白皮,可利尿鎮咳;其葉有祛風、清熱及明目的功效。

金色的落葉鬆——金錢鬆

如果有機會去廬山植物園參觀,你一定會見到樹幹挺拔、樹姿秀麗、葉似金錢的金錢鬆,它是我國的特產樹種,也是全世界惟一的一種。它和雪鬆、日本金鬆、南洋杉和北美紅杉一同被稱為世界五大庭園樹木。

金錢鬆屬鬆科,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1.5米。葉片為線型,較柔軟,在長枝上葉呈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葉10-30枚簇狀密生,輻射平展呈圓盤狀,秋季葉變成金黃色,如一枚枚古錢幣懸掛在樹枝上,非常美麗,冬季落葉,卵形的球果當然便可成熟,成熟時種鱗脫落,帶翅的種子隨風飄散。

金錢鬆自然分布在我國長江下遊的五陵山區,多數散生在闊葉林中,它喜歡光線充足,濕涼溫潤的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由於它本身對環境的適應力不強,生長緩慢,結實率低,再加上亂砍濫伐,現在,天然生長的金錢鬆已很稀少。

金錢鬆秀美奇特,被世人譽為“金色的落葉鬆”,為優良觀賞樹,最適宜做庭院樹木。除此之外,它還有較好的經濟價值。它的木材硬度適中,紋理通直,耐腐蝕,耐水濕,適於建築、橋梁、船舶、家具等用材;根皮入藥,是有名的“土槿皮”,能殺蟲止癢,治頑癬和皮膚濕疹,種子可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