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常見觀葉觀果花卉的培育2(1 / 3)

第七章常見觀葉觀果花卉的培育2

五、佛手

1佛手的形態習性

佛手原產我國以及地中海沿岸及印度。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宜疏鬆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在堿性土壤中則生長不良。

佛手為常綠小喬木,株高30~150厘米,枝葉呈灰綠色,幼枝為綠色帶刺。單葉互生,短葉片呈橢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邊緣有波狀鋸齒,葉表麵呈深黃綠色,背麵呈淺綠色。花有白、紅、紫3種顏色。1年開花結果多次。果實成熟期在11~12月份,鮮黃有光澤,果形奇特,似手,凡握指合拳的為“拳佛手”,而伸指開展的為“開佛手”。沒有果肉和種子。目前常見的有白花和紫花佛手兩種。

2佛手的栽培

合理施肥、澆水及修剪,是使盆栽佛手多開花、多結果的關鍵性技術措施。

第一年新上盆的植株,如盆土用的是肥力較高的營養土,一般當年可不再施肥。第二年春季每隔半月左右可施一次腐熟餅肥水,連續施2~3次。8月中、下旬再施一次腐熟有機肥。第三年開始結果,可按常規管理施肥。

一般早春換盆時施足基肥,以腐熟豆餅渣為主,加少量骨粉。緩苗後放室外背風向陽處,每隔半月左右施一次稀薄水,至現蕾後停施。孕蕾期用0.2%磷酸二氫鉀液噴布葉麵1~2次。坐果後應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餅肥水,促進果實發育。

為了防止佛手發生黃化病,生長期間宜每半月澆一次0.2%硫酸亞鐵液,以保持土壤微酸性,並保持盆土濕潤。夏季澆水要充足,並要經常往枝葉和花盆周圍地麵上噴水,降溫增濕。雨季盆土宜偏幹,防止徒長。坐果初期澆水宜適當控製,以免水多落果,立秋後澆水要逐漸減少。北方地區霜降前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處,約1周左右澆一次水,室溫宜保持在10℃左右。每年春季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病蟲枝、纖細枝及過密枝。佛手的短枝多為結果枝,應保留。夏季生纖細枝及過密枝、徒長枝可剪去,讓其抽生果枝。6~7月的夏梢適當摘除。秋梢需適當保留以備第二年結果。

佛手一年中可開花和坐果多次,但有些花是退化花,不能授粉結果,一般花序中上部子房肥大,花心發綠的花蕾坐果率高,要多保留此類花。當果實長到豆粒大小時,要根據樹體情況適當疏去部分幼果,這樣既有利於果實個大而勻稱,又有利於年年結果。

3佛手的灌溉施肥

佛手開花座果早期,要嚴格控製氮肥,增施磷肥,做到促花保果。5月份可澆稀薄的餅肥水(餅肥0.5千克加水20千克)腐熟後再加水稀釋後施用。6~8月份用黑礬0.25千克,餅肥2.5千克,水20千克腐熟後加水稀釋後施用。

9月份澆稀薄的肥水。每天上午向葉麵噴清水,下午4~5點澆肥水。如遇多雨季節,雖不用澆肥水,但應在盆內施少量餅塊,以滿足佛手植株對肥料的要求。

4佛手的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的要點是要求果枝分布均勻,枝短粗,葉片肥厚。佛手在溫室內生長的枝條稱“春梢”,其特征是生長細弱,葉大而薄,除留作補空或作撫養枝外,一般在3月中旬剪去。

“五一”前後抽生的枝條為“夏梢”,其特征是枝條節間多細長,組織不夠充實,極易和春果爭奪養分並影響秋梢的生長發育。所以除做撫養枝外,基本上應完全疏剪掉。在6月中旬一般剪去5片葉以上沒有花的枝條,剪去橫生枝,除去剪口處的叢生芽。夏秋高溫季節,佛手萌發力強,枝梢易與佛手花果奪養料,應將夏梢、病蟲枝、纖弱枝及時剪去,集中更多的養料滿足花果生長的需要。如植株多年不結果,則進行一次強修剪,剪去1/2枝條,讓它萌發新枝結果。

立秋後發的枝梢,由於夏季增施肥料、合理澆水,枝梢得到豐富的營養,使其生長粗壯,節間短,組織充實;枝上的葉片小而肥厚,葉色深綠。隻須剪去生長細弱和發育不良的枝條,並注意保護秋梢,這是佛手多開花坐果的關鍵。

佛手在3~5月結的果稱為“春果”,由於生長在溫室內,一般果枝長而細,花著生在果枝頂端,簇生稠密,不孕花多,坐果率低,而且果小。

佛手6~8月結的果稱為“伏果”,占全年結果的55%以上。枝短充實,花多單生,雖稀但孕花多;花大,短粗平頂,花心色綠,坐果率高。

佛手8月中旬座的果稱為“秋果”。僅占1年結果的10%,對於細長尖頂的不孕花可剪去,每個坐果部位隻保留1~2個果著生。

5佛手的繁殖

佛手的果實沒有種子,多用無性繁殖法進行繁殖,常用的方法有:

蓋頭皮靠接法:在5~8月份,每天上午10至下午18點均可進行靠接,以2~3年生的枸橘或柚子作砧木。將砧木移植在盆內,靠近佛手母樹適宜的地方放穩。將砧木距盆麵10~15厘米處剪去,然後選砧木平滑的兩邊,用切接刀自下而上一長一短各削一刀,長的一邊為3厘米左右的“盾”形疤,短的一邊削成較短的“馬蹄形”削口,將接穗一邊稍帶木質部自下而上削成砧木削口稍長的切口,使切口上的皮層蓋住砧木的短削口為宜,然後將砧木靠近接穗的切口,進行靠接,兩者形成層對準後,用麻坯纏緊,用泥糊嚴並用塑料膜複包一層,以利保濕。經30~40天後即可愈合成活。剪離母株放置陰涼處,適當澆水。

切接法:在2月底至3月初,可以用培育成活的4~5年生的枸橘或酸橙子作砧木(盆栽或地栽),剪斷砧木主幹,距地麵高4~6厘米,沿著砧木選好的平麵,用切接刀靠一邊稍帶木質部由上向下縱切,切口長度3厘米,選健壯的1~2年生佛手嫩枝作接穗,長6~9厘米,並帶2~3個芽去葉留柄,再將接穗下兩側各斜削一刀長的一側,削長3厘米,短的一側削長為1厘米。然後插入切開的砧木中(接穗上端留2個芽),注意對準形成層,用麻坯紮緊,埋蓋濕土封住接穗,經40天後扒開土堆澆水。成活時嫩枝開始抽生,待接穗主幹長到20厘米左右時,定幹打頭,8月份起苗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