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枸杞子就是枸杞的漿果。漿果成熟後必須及時采摘,除去果柄,放於陰涼處至果皮起皺,再置於陽光下暴曬到外果皮幹硬、果實柔軟。
中醫藥學認為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能起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的作用,故可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昏、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等症。
經化驗,枸杞子含有許多營養物質,除了含有大約1%扔甜菜堿外,還含玉蜀黍黃素、故蘿卜素、硫胺、核黃素、藥酸、抗壞血酸、鈣、磷、鐵等,因此常服有益於健身。
時至今日,人們發現枸杞子之所以能起延緩衰老的作用,是因為枸杞能提高肝、腦等器官中超氧歧化酶的活性,因而延緩了機體的衰老速度。
科學家認為,枸杞子的藥用價值還在於它含有豐富的鍺,而鍺則能增強淋巴細胞的活力,阻止由於致癌因子引起的細胞突變,增強機體殺死癌細胞的能力。此外,鍺還具有很高的氧化能力,它能奪取癌細胞中的氫離子,置癌細胞於死地。
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讓正在服用強烈致癌物質黃曲黴素B,的動物同時服用有機鍺,結果這些動物的病變程度大為減輕。
一位日本科學家曾人工培養人的子宮癌細胞,同時他發現有800種中草藥具有抑製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其中枸杞子、枸杞葉和枸杞根的抑癌能力高達90%以上。花香能治病
在塔吉克斯坦有一個奇特的醫院,醫院中的醫生、護士,對病人的治療不是打針吃藥,也不是開刀或電療,而是采用別具一格的花香療法。他們讓病人坐在舒適的安樂椅上,一麵嗅聞周圍花兒溢出的陣陣幽香,一麵聆聽悅耳悠揚的音樂,不少疾病就在這花香之中被治愈了。
花香為什麼能治病呢?
原來,構成花香的主要成分是一些有機化合物,如檀木發出的優雅檀香味,是一種含有檀香醇的有機化合物;白蘭花濃鬱的香氣伴隨著一些有機酸酯類化合物;還有我們常常嗅到的薄荷清涼香味,主要成分是萜烯類物質。這些有機化合物極易揮發,能夠隨同花香散發到空中,在人們進行呼吸時進入人體嗅覺器官,刺激嗅覺神經,使人感到香味的存在,與此同時,這些有機化合物也在人體內發生作用,產生治病的效果。
根據這樣的理論,很多國家開始流行一種叫“森林浴”的治病方法:讓病人住到森林中去,呼吸各種植物散發出來的芳香氣息。結果收到很好的療效。科學家用先進的分析儀器對森林進行測定,發現森林植物可以釋放出100多種萜烯類有機化合物,分別具有消炎、消毒或緩瀉等作用,所以森林中的香氣能夠滅菌驅蟲,保持森林空氣潔淨新鮮。
花香雖然可以治病,但有一點必須注意,那就是各種香花香氣的化學性質不同,藥理作用也千差萬別,而且有些花兒還含有劇毒。例如有種植物叫黃花杜鵑,花中含有鬧羊花毒素,毒性猛烈,一旦使用不當,會使人產生過敏甚至休克。還有一種植物叫醉魚草,花可人藥,但有毒性。若將醉魚草的花投入魚池,魚兒就會死亡,人或動物若不慎誤食或長期嗅聞,也會產生嘔吐和呼吸困難等中毒現象。因此,使用花香療法,就如同吃藥打針一樣,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中珍品——茯苓
在一些鬆樹的根部常能挖掘出來形狀像番茄的塊狀物,這些塊狀物黑褐色,皺紋較深而粗糙,極似鬆樹根,但又沒有鬆樹的韌皮部和木質部,沒有鬆香味,其斷麵不是木質的而是粉質的,從這些特殊我們可以斷定它不是鬆樹的根,而是著名中藥茯苓。
茯苓是一種低等植物,它和蘑菇一樣,同屬於真菌類。它本身不能獨立生活,而是寄生在鬆樹根上。有時茯苓也寄生在漆樹、櫟樹、冷杉、桉樹、桑樹等的根部。
茯苓的孢子侵入鬆樹之後,就會長出許多細長的菌絲,菌絲在樹體上吸取養分,繼續發育,慢慢地在鬆樹根部長出一個大疙瘩,我們稱為菌核。菌核質地堅硬,成球形或橢圓狀,小的也有一、二斤左右,大的可達幾十斤,甚至上百斤,這就是聽說的茯苓。
茯苓除了藥用之外,還可以製成風味小食品,如北京的“茯苓夾餅”,甜香味美,曾是清宮的“宮廷食品”。去北京一之不要忘了嚐嚐茯苓夾餅噢!
但是茯苓雖然對人體有益,卻會危害鬆樹的成長。何首烏
相傳,在我國古代,有一個叫何田兒的人,年過半百仍無生育。夫妻倆為此終日悶悶不樂。一日,何田兒喝醉酒,躺在野地裏睡著了。睡夢中他見到一種從未見過的植物。它長著粗大的塊根,葉子卵形,葉腋中還長出白色的花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前來對他說:“將根服下,管保你生一個大胖兒子。”阿田兒醒來一看,身邊正好長有一棵這樣的植物,於是便掘出了根,搗碎了和著燒酒一起服了下去。
說來也怪,自從何田兒服下了這種藥以後,多年未治好的痼疾霍然而愈,白頭發轉青了,臉色也紅潤了,一年以後,妻子果然替他生下了一個兒子。
何田了兒給兒子取了個名字叫延壽,並讓他從小服用這種塊根。以後,父子倆都活到了160歲。
後來,延壽的兒子首烏也服用此藥,活到100多歲。為了紀念父輩的發現,首烏便把這種植物稱作何首烏。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何首烏具有藥用價值卻是毋庸置疑的。
何首烏又名夜交藤、紫烏藤和地精,屬蓼科,是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它的塊根膨大,表皮呈紫黑色,橫切麵為紫紅色。葉子的基部長有蓼科植物常有的托葉鞘。
何首烏常野生於草坡、路邊、灌木叢中,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均有栽培。人工栽培的何首烏3~4年以後,即可挖掘塊根。春季或秋季,將采挖來的塊根洗淨後切去兩頭。大的可對半剖開,或切成厚片曬幹、烘幹或煮後曬幹,供藥用。有時,還可將塊根製粉或釀酒。
中醫認為,何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可主治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其主要化學成分有卵磷脂及蒽醌衍生物,如大黃酚、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甲醚、洋地黃蒽醌和食用大黃甙等。
何首烏的藤名為首烏藤或夜交藤,其味甘,性平,歸心。肝經,功能養心安神,通絡祛風,能治失眠、多汗、血虛肢體酸痛。將首烏藤煎湯擦洗,還可治皮膚瘡疹。
近來,人們發現,何首烏的嫩葉也能作菜吃。春天,將嫩葉采來,經開水燙過,炒食後味道十分別致。經化驗,每100克何首烏嫩葉竟含有73毫克胡蘿卜素和131毫克維生素C。抗癌新藥——三尖杉
三尖杉是一種常綠灌木或者小喬木,高不過12米,在森林這個大家庭裏,它可算是小弟弟。樹皮灰色,葉長條形,前端尖,其貌也並不驚人。可自從發現它對癌症有一定療效後,它的名聲便揚遍天下。
三尖杉的枝、葉、花和種子都含有多種生物堿。尤其是高三尖杉酯堿,對白血病和淋巴瘤有顯著的療效。據報導:250公斤的三尖杉木材才能提取1克的高三尖杉酯堿。
三尖杉在地球上分布很狹窄,主要在我國長江流域少數地區以及日本和東南亞一帶。它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肥厚的土壤。它也是古代的孑遺植物,被稱為“活化石”。
三尖杉終年翠綠,樹姿優雅,尤其是在它的葉下有兩條潔白的氣孔帶,微風吹拂,綠白相間,風韻別致,也可以成為風景樹。天然解毒機——木槿
如果空氣中的有毒物質,如二氧化硫達到十萬分之一時,人就不能長時間工作;當它的濃度達到萬分這四時,人就會中毒死亡。而有些植物卻有自行解毒的本領。將有毒物質在體內分解,轉化為無毒物質。木槿就是一種,被稱為“天然解毒機”。
生態學家曾采集了九種抗汙能力較強的植物葉片進行分析,發現木槿葉片中的含氯量及粘附在葉片上的氯量最多。它對二氧化碳有很強的抗性,二氧化硫對木槿的。十肉細胞危害極小;木槿葉片的滯尖量在18種植物中名列第三。因此人們常常把木槿當作環境保護的幫手種植。
木槿又名朱槿、槿樹條,屬錦葵科落葉灌木。它的葉互生,卵形或菱狀卵形,常有不整齊三裂,邊緣有鋸齒。6~7月間開發,有紅、白、紫紅、粉紅等色,單生葉腋,結圓形蒴果。木槿原產我國和印度。
木槿花色美觀,但南方各地多作綠籬用材;北方各省常栽植於庭園,供作觀賞。它是一種多功能的綠化樹種,而且適應性強,扡插栽植容易。
木槿花和根皮人藥,性平味甘,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