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年,莫茲利的工廠遷移到蘭帕森,並進行了擴建。與此同時,他吸收了一個出資者,成立了莫茲利·福爾德商會,把原來的工廠發展成為機床生產廠家。
莫茲利在他的機床廠中,又搞出了許多新的發明。如他發明了鍋爐鋼板的打刻機,使過去的手工打刻改用機械進行了。此外,引人注目的是,他通過改進車床而實現了各種尺寸標準的螺紋的製造。
自從螺紋問世以來,它就被廣泛地應用於機械設備和日常生活中,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注意螺絲、螺紋的製造。但以往都是靠手工操作,製造出來的螺紋精度較差,配合效果不好。莫茲利為了改進螺紋的製造,又發明了可以帶動刀架平行於車床中心線運動的耦合器具,這樣就能在圓柱體上刻出螺旋狀的痕跡,然後再用刀具沿螺旋線切削成螺紋。此外,他還采用了齒輪組合體把主軸箱與絲杆連結起來,隻要選用不同直徑的齒輪,車床就可以多級改變絲杆的轉速,從而可以實現加工不同螺距的螺紋。
莫茲利不但創造出正確加工螺紋的方法,而且還利用螺紋機構製作了各種測量器具,對提高加工精度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一項,便是他所製作的準確測量零件尺寸的千分尺,其精度可達00001英寸。這種千分尺直到今天仍然被機械工廠的工人們應用著,用來測量加工零件的尺寸。
在莫茲利的工廠中,還製作了極為平整的平麵,作為加工平麵的標準檢測設備。在機械製造中,除了圓柱體和螺紋以外,平麵部件或真正的平麵也是不可缺少的。如在車床床身上,平麵對於保證滑動刀架的平穩移動十分重要;蒸汽機滑閥的啟動部位也需利用平麵。以往生產平麵的方法是將一個鑄件或者鍛件的麵用鏟子修成大體上是平的,然後再用另一個已製定為是平的麵來研磨它。利用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平麵是很不精確的,因為即使兩個麵在所有點上都接觸,也不能保證兩個平麵就一定是平的,而很可能出現一個平麵凹一個平麵凸的情況。在莫茲利的親自指導下,他的徒弟——後來也成為著名機械專家的約瑟夫·惠特沃斯,研究並解決了真正平麵的製作問題。惠特沃斯認識到,兩個在所有點上緊貼的麵並不一定是平麵,但要是有三個麵能兩兩緊貼的話,那它們就一定是真正平的。這樣,在實際製作平麵時,用三個平麵互相研磨,就可以同時研磨出三個平麵來。在莫茲利的工廠中,利用這種方法成功地製出了標準平麵。這以後就可以將這種標準平麵放在操作者身邊,供作加工新平麵的標準使用。莫茲利的另一位高徒、蒸汽錘的發明者詹姆斯·納斯米希當時曾經讚賞地稱這種方法為“空前的絕招”。
經過莫茲利本人和他眾多的徒弟們的不懈努力,莫茲利工廠的機械製造技術達到近乎完善化的程度,莫茲利本人被公認為是英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權威,他和他的工廠指導著英國的機械工業,莫茲利工廠生產的機床都要打上莫茲利的刻印。在生產機床的過程中,莫茲利還注意使其結構不斷簡化。他的工廠裏整天顧客盈門,用戶們都讚歎他的車床名不虛傳。1832年,美國技術家塞勒訪問了莫茲利工廠,後來他稱讚說,莫茲利所發明的切削螺紋車床,堪稱一切車床之父,這是一種靠齒輪的組合而切削不同螺距螺紋的絕妙的機器。
莫茲利的一生,以其眾多的發明奠定了近代機械製造業的技術基礎,而他帶頭推進其發明的產業化又使他成為“用機器生產機器時代”的開拓者。正是由於車床的發明和普遍推廣,才使得用大機器工業取代工場手工業的第一次革命得以最後完成。
注重人才培養
在莫茲利一生的眾多發明中,最重要的還是滑動刀架的發明,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正是由於莫茲利發明了滑動刀架,啟發了整整一代機械發明家。他們通過掌握滑動原理,並以不同的形式把它運用於自己的發明活動中,相繼發明了鏜床、刨床、插床、鑽床和其他各種機床。其中刨床是由莫茲利的高徒之一約翰·克萊門特於1825年發明的。
莫茲利的一生,為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竭盡了全力,同時還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機械人才。在莫茲利工廠工作過的許多機械技師,在莫茲利的親自教誨和指導下,都練就了一身堅實的技術功底。莫茲利積極推進發明革新的產業化和勇於創業的精神也深深地影響了他們,這些人後來都成了領導英國工業界的優秀技術家。除了發明刨床並積極推進精密機床製造工作的約翰·克萊門特外,還有發明船用發動機的詹姆斯·西瓦德,有製造機床的威廉·姆亞;有創辦機車工廠、發明自動紡紗機,使動力織機最早付諸實用的理查德·羅伯茨;有成為19世紀最大的機床製造商的約瑟夫·惠特沃斯,以及建立了許多機械工廠,發明了落錘高度可調節的蒸汽錘的詹姆斯·納斯米奇。
在眾多的高徒中,有一位值得專門提到的是約瑟夫·惠特沃斯。他曾想出了“空前的絕招”,製作出標準平麵;曾製成了能測量出一英寸百萬分之一誤差的標準螺旋規;經他改進的精密車床、刨床、磨床和牛頭刨床,使他在1851年的世界博覽會上贏得了全球性的聲譽。但是他的最大功績是結束了螺紋尺寸和種類雜亂不堪的局麵,創立了標準化螺紋的生產。這是現代互換式生產的開端。以後,美國的伊萊亞斯·惠特尼在這個思想的基礎上創立了標準化——互換式的生產體製,後來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又將其與流水作業相結合,形成了近代機械工業的大批量生產體製,並為當代的計算機控製的自動化生產奠定了技術基礎。
1831年1月,莫茲利為了探望一位患重病的法國朋友,遠道前往波洛紐,在那裏呆了一個星期,直到朋友的病情好轉方才離去。在歸途中他患了流行性重感冒,回到蘭帕斯便一病不起,不幸於1831年2月14日去世,終年59歲。人們為一代機械技術宗師的辭世而悲傷不已。按照他生前的設計圖,人們在聖·麥利教堂裏為他修建了墓葬,以此來緬懷這位偉大的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