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開創者愛迪生(2 / 3)

1864年初,愛迪生在距底特律西南60英裏的艾德裏安找到了工作。他被雷克肖——密執安南方鐵路雇用。像以往那樣,他又使用了以前上夜班時慣用的那套“把戲”,因為這樣不僅可以為他贏得次日的試驗時間,而且,他還可以利用上班的時機進行閱讀——一會兒讀《警察日報》,一會又換成《高等數學雜誌》。

工作之餘,愛迪生的生活更是緊張,除了四五個小時睡眠之外,其餘時間都用來讀書,或是用自己積攢的錢購買設備進行試驗。一次,在試驗中,他弄翻了一瓶硫酸,硫酸一直流到了下麵報務主任的房間。第二天,他被告知,電報房需要的是報務員,而不是試驗員,讓他領了工資立即走人。

愛迪生在他6年居無定所的學徒生活中,總是把做試驗看得遠遠高於崗位責任,加上他年輕隨便,又有些無視權威,所以他往往受到斥責,而且頻繁地遭到解雇。然而,他每換一次工作,就獲得一些新技術,這樣漸漸地積累起一套足以應急的經驗,為他以後走上發明創造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嶄露頭角

隨著愛迪生收發報業務能力顯著增長的同時,他意識到這種熟能生巧的榮譽並非是自己追求的目的,應把自己的精力放到真正的創造發明上去。於是,在波士頓工作期間,他更加抓緊時間學習和實驗,終於在當地一家工廠裏,他創造了有生以來的第一項發明——選票記錄機的原始模型。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位天資聰穎的人,在首次發明中竟一敗塗地。

他先將這架機器拿給了麻省的官員們欣賞,然而官員們未表示太大的興趣。爾後,愛迪生又把它送到華盛頓國會進行實地演示,那裏的官員給他的儀器做出了蠻橫然而卻是最直爽的判決:“年輕人,如果說這個地球上有什麼我們所不需要的發明的話,那就是你的投票機。因為少數派用來阻止錯誤議案通過的最重要的辦法之一,就是拖延投票時間,而你所發明的這個東西則使拖延成為不可能。”毋庸置疑,這種說法確有道理。

投票機的失敗並未使他灰心,一係列的推銷實踐使愛迪生悟出了一條道理:要把發明精力集中在社會需要的課題上。

正是這一種認識促使他著手改進股票交易記錄器。這是一種電器設備,它可以及時地向商人們提供股票交易所裏股票價格每分鍾的變化情況,以便適應內戰後金融活動迅速膨脹的需要。

愛迪生在波士頓不僅設計出了股市情報收錄機——這是一種既能印出數字,還能印出字母的設備——而且還開辦了一家提供股市情報的代理處,不久就征得了三四十家訂戶。

與此同時,愛迪生又在一個後來為他贏得名譽與金錢的領域著手工作,即設計一種裝置,可使兩份以上的電文同時用一條線路發送。但在現場實驗中,以失敗而告終。身無分文的愛迪生隻好悄悄離開波士頓,去紐約謀生。於是,一個窮孩子以自己的智慧,開創自己未來的故事,也就從這裏開始。

初到紐約的愛迪生人地兩生,隻能投靠洛斯公司工作的朋友波普。但此時的洛斯公司也沒有空位,作為好友,波普隻好收留愛迪生睡在洛斯公司總部的一個地窖裏,直到找到工作為止。這樣,愛迪生便可以借機熟悉一下洛斯公司的設備。

這家公司是一個金融服務機構,是幾年前由紐約黃金交易所副總裁兼執行官員洛斯博士創辦的。在這裏,洛斯創製了一種中心發送機,采用股票交易中的辦法,通過電線與各個經紀人的辦公室相連,這樣黃金情報的輸送就會及時到達交易商的手裏。由於用戶多達幾百家,因此洛斯係統相當複雜。

愛迪生借住在洛斯公司,每當公司下班後,愛迪生就遍察總部的每一角落。不久,他就掌握了洛斯係統的每一細節。

一次,公司突然發生了發送機停車事故。幾十家經紀人的商號都派來通訊員,他們擁在洛斯的辦公室裏,抱怨線路不該中斷,要求立即修複。這時愛迪生正好在場,他走到機器旁,發現一隻彈簧折斷,卡住了兩個齒輪。幾秒鍾後,洛斯博士親臨,總工程師波普也隨後而至,但在一片混亂之中,這兩人似乎都變得束手無策。接著,愛迪生向洛斯表示,他發現了機器的毛病,洛斯讓他馬上動手修理。愛迪生卸去彈簧,將齒輪旋至零位。兩小時後,機器又開始了運轉。

愛迪生被洛斯博士召見,受到了細致的盤問,所問都是有關這種機器的知識。洛斯聽了他的回答,當即決定錄用他,並請他翌日報到。第二天,愛迪生應約而來,被授權協助波普工作。一個月後,波普辭去公司職務,成立了他自己的電氣工程顧問處。愛迪生接替了他的職位,掙到了對他來說是異乎尋常的高薪,每月300美元。

但不久,洛斯公司被西方聯合公司吞並,於是愛迪生就辭去了公司的職務與波普和阿什利合夥開辦了一家商號。

在承辦商號業務的同時,愛迪生在設計他的萬用股票信息印刷機的過程中,完善了一種新型的“黃金行情印刷機”。他因此組織起一家服務處,將機器租給訂戶使用,每星期收費25美元。這對西方聯合公司來說是一個挑戰,於是該公司自然迫不及待地出價盤下了這家服務處。愛迪生由此掙到了第一筆大錢——5000美元,這是他在此項資產中占有1/3的股權所致。

愛迪生有了5000美元,便不受他人左右,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並在尼瓦克市的沃德街10號創辦了一家工廠,從事股票情報接收機和其他設備的生產。

尼瓦克工廠的建立,使愛迪生在東海岸那迅速發展、瘋狂競爭、不擇手段地牟取暴利的工商界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盡管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愛迪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是發明對社會有用的東西。於是,在尼瓦克他最先著手的項目之一就是自動發報機,研究成功後,他把這套係統賣給了英國郵電局。

這項工程一完工,愛迪生又投入到他的多通路電報技術的試驗中。自從他擔任報務員以來,這一思想一直占據著他的大腦。出於對這項研究的熱情,他已開始為西方聯合公司研製屬於該公司專利範圍的多通路電報機。1873年初,愛迪生與西方聯合公司之間似乎達成了默契,愛迪生將把自己的專利出售給該公司,而該公司則根據雙方認可的價格加以收購。

正是以這種業務聯係,愛迪生用自己的智慧與才幹在尼瓦克工廠創造出了一項項新的發明,它們通過西方聯合公司,流向了需要它們同時也是檢驗它們的社會。與此同時,愛迪生的名字也被人們廣為流傳。後來愛迪生對貝爾的電話進行了改進,發明了實用性更強的碳阻送話器,並於1877年4月申請了專利。於是愛迪生與貝爾兩家公司展開了長達3年之久的激烈競爭,雖然競爭是以兩家公司合並為聯合電話公司為結果,但愛迪生的名字開始變得不同凡響。

發明留聲機

愛迪生在他的尼瓦克工廠裏推出了一件件值得稱讚的新產品,但從實質上說,它仍然是個生產單位,而不是為研究工作服務的實驗室。所以早在1876年,他就決定要建立一處與此性質不同的工廠,即工業實驗室,它的任務就是研究人們的實際需求,然後找出滿足這種需求的方法。而且,此時他已從純粹的製造業中獲得了足夠的本錢,他也確信自己可以靠發明新產品為生。

愛迪生的父親山墨爾從伊利諾斯的老家出來,為他的兒子探查到了一個很適合愛迪生建立工業實驗室的地點——門羅公園。這裏距紐約不遠,環境幽靜,交通也十分便利。年輕的愛迪生不久便成了這裏的新主人。1876年的門羅公園還是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不出幾個月,愛迪生就給它帶來了新的生機,不到10年,它就以留聲機和白熾燈的誕生地而聞名於世。

愛迪生早在試驗電話的時候,就發現傳話器裏的模板會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便想進一步探討這種震動的幅度到底有多大。但因為耳朵有毛病,聽覺大打折扣,隻得想辦法用觸覺來代替。他找了根短針,一頭豎在膜板上,一頭用手指輕輕按著,再對準膜板,一講話,手指頭便覺著短針在顫動。講話聲音高,顫動就快;聲音低,顫動就慢,感覺清清楚楚。

接連試了好幾回,結果都是如此。他端詳著那根短針,猛然想到:說話的聲音能使短針顫動,那末倒過來,這種顫動反轉來也一定能發出原先說話的聲音。想到這裏,心頭豁然開朗,竟然不顧夜幕已經降臨,獨自又投入到緊張的試驗中去了。

1877年11月29日這天早晨,愛迪生照例頭一個來到實驗室,在簽到簿上簽了名。雖說是實驗室的主人,他也跟普通工作人員一樣,嚴格遵守規定的簽名製度。

上班不久,愛迪生把克魯西叫到辦公室來,取出筆記本,撕下一張草圖,麵帶微笑地遞到克魯西手裏說:“馬上照圖樣做出來,越快越好!”口氣挺著急,還略帶幾分掩飾不住的興奮。

12月6日星期4這一天,愛迪生的工作人員都在實驗室裏聚集,觀察克魯西工作的結果。當時多數人均持懷疑態度,愛迪生本人也不例外,但他還是鎮靜地將一片薄薄的錫箔卷在滾筒上,把振膜的針調好位置——對準纏在螺線起點的錫箔上。於是愛迪生搖起機器,開始向振膜講話。

與莫爾斯的第一份電文“上帝所作之事”和貝爾在表示電話成功之際所說的“來呀,沃森”相比,此時愛迪生的話最不精彩。他一麵搖著手柄,一麵背誦著“瑪麗有隻小羊羔,她的毛發白如雪……”

大家還在旁觀,愛迪生從記錄機振膜上把針退出,將滾筒轉回原位,然後將另一振膜的針頭對準錫箔。

他再次搖動手柄。就在這時,機器發出了微弱、然而無疑是屬於愛迪生的聲音:“瑪麗有隻小羊羔……”

克魯西用德文驚歎道:“我的上帝!”

“在我的一生中,從來沒有如此吃驚過,”愛迪生說,“大家也都感到驚訝。對於一試就成的東西,我總是放心不下。長期的經驗告訴我,這種東西還有許多缺點,離商業化程度還有一定距離。然而,成功無疑是擺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