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革命家”亨利·福特(3 / 3)

福特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追求龐大的市場規模,而不是每輛車的最大利潤。60年後,日本人也是這樣幹的。在他那個時代很少有人理解。

有一年,他的廣告策劃人員送給他一條新口號:“買一輛T型車——省下一筆差價。”他很快把它改為:“買一輛車——多一筆差價可花。”就這樣,一個現代的工業時期——普通人受益多於受剝削的工業時期——已從T型車開始了。

在那個時代,美國的煉鋼業、石油業、電氣工業、金融業及汽車業一派繁榮,社會人員充分就業,方便易得的廉價能源使價錢不貴的大眾汽車隨之也深入每個家庭,乃至每個成員。人們充分享受T型車帶給他們快節奏的現代化生活。

作為普通家庭一家之主的費特,剛才還在家庭餐桌上吃妻子為他做的早餐,不一會兒,他穿戴整齊,開上T型車將親愛的兒子送到家附近的學校去讀書。他本人也靠著T型車的快捷,僅用半個多小時的功夫,就到達了另一個州的工作地。

在回憶起以往沒有汽車以前的生活時,費特抱怨說,情況常常是這樣,還沒等他到達工作地,體力已經消耗一半,那是由於每天披星戴月趕火車、倒公共汽車的結果。他說,他平時根本顧不上家裏的事,節假日隻能是體力的恢複日。然而有了汽車之後,工作之餘,他可以送孩子上學,可以為家裏采買,而且節假日還可以帶全家坐車旅遊、度假。

費特望著他心愛的T型車,深情地說:“福特先生不僅使我們像富人那樣擁有汽車,同時重要的是使我們的生活格局發生了一次根本性的突破。”

從一個普通美國公民——費特生活的變化,人們看到,T型車的暢銷決不僅僅是福特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一次社會革命的開始。

福特的性格

亨利·福特生於貧窮家庭,雖然後來他成了美國的首富,但他仍然保持著密執安農民的本色。他仍然喜歡農村舞蹈、古典歌曲、農村的風俗。盡管他幫助人們創造了一個城市化的世界,使千百萬敬神的年輕人離開農村,湧入城市,但他對自己的創造又深感不安,他更偏愛他幫助消滅的那生活簡樸、節奏緩慢的美國。

高超的技術直覺和事業上的巨大成功,常常使福特對別的事物也橫加臆想,並逐漸形成了一些怪癖。如他認為人們戴眼鏡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應當扔掉眼鏡,鍛煉眼睛。再如,在他的全部成年時期,他都用純煤油當頭油。他說,這樣做是因為他觀察到,在油田工作的人都有一頭好頭發。“他們手上沾滿了油,他們總是用頭發擦手,這就是他們頭發好的原因。”他說。他的私人秘書一項任務就是,經常保存一加侖的10號輕煤油,並注意不把油弄髒,好給福特擦頭發用。

公務繁忙並沒有改變福特的平民形象。事實上,為了公司的利益,他也有意誇大他這種隨隨便便的平民作風。

當他為老友愛迪生生平紀念郵票的發行去亞特蘭大市時,居然身上沒帶一分錢。於是,福特汽車公司的老板、全國首富,為買郵票而向亞特蘭大市長借兩分錢的一幅照片傳送到了全世界。沒有趕上這個鏡頭的攝影師們還可以拍攝他和他私人列車上的搬運夫一起擲骰子的鏡頭。

有一次,有人發現他的兩隻鞋子不配對,他回答說,每年生日那天,他就穿上一隻舊鞋,提醒自己以前受過窮,今後還可能再受窮。

在他的權力和財富達到頂峰時,他拜訪了摩根財團的合夥人愛德華·斯托克斯伯利的家,那所房子包括145間豪華客廳、舒適臥室及45間浴室。在他離開斯托克斯伯利的住宅時,記者們攔住他,抓住了他這樣一句精彩的話:“看看富人們怎樣生活,真是大開眼界啊。”

在某些方麵他又是個靦腆的人。在福特的老廠辦公室有個窗戶,為了逃避來訪者,他經常爬進爬出。盡管如此,他還注意到他的名字就是公司的名字,對他個人的宣傳實際上對他的公司是有利的,發自福特汽車公司的新聞都是關於他的。有一個時期,很少有知名人物收到群眾來信,而亨利·福特卻每周收到8000封之多,這足可以說明福特對人們以及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

雖然亨利·福特在事業的各方麵都成績斐然,但是他的長處到頭來卻成了短處。一件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他一門心思追求製造技術改進的同時,卻忽視了汽車設計方麵的改進,因而他在基本車型上停滯的時間太久了。從一開始他就把所有改進T型車的企圖都頂了回去。1912年,他因出差歐洲而不在家時,他的高級工程師們對車子做了為數不多的小改進,使T型車矮了一點,比原車約長12英寸,是一輛更好的、坐起來更舒適的車。他的同事們指望他回來後又驚又喜。他回來了,他們把車拿給他看。他繞車走了幾圈。最後,他走到左車門,把它拆掉了,然後又拆掉了右車門,然後砸了擋風玻璃,最後把後座扔出車外,用鞋子猛敲車頂。在整個過程中,他一言不發。不言而喻,T型車是他的,隻有他可以修改它。

福特賽車時的小夥伴弗蘭克·庫利克,已跟隨他20多年,曾在一段時間裏想加大發動機功率,建議加大氣門。福特專門做了一台發動機,卻將氣門從125英寸減小到1英寸。氣門尺寸減小,福特對庫利克事先沒有說明,然後若無其事地問他新發動機的功率是否大些。庫利克回答說功率是大些。“拆開看看,是什麼使它的功率加大的。”福特說。

當庫利克看到氣門變小時,臉上顯出受侮辱的神情,福特則得意地盯著他。這意思很明白:不要想改我的車。以後的30年裏,誰想改福特的車,都要碰釘子。

1926年,福特的T型車的銷量從187萬輛跌到167萬輛。與此同時,通用汽車公司的銷量幾乎翻了一番,從28萬輛上升到40萬輛。美國的道路正在改善,人們要求速度和舒適。通用汽車公司迎合了人們的這種需要。麵對通用接連不斷的挑戰,福特的惟一對策仍然是削價,那一年就削了兩次。T型車開始沒落。最後,1927年5月,在生產第1500萬輛T型車的前夕,福特宣布,停止T型車的生產。至此,T型車壽終正寢了。

T型車的消亡,是汽車發展的必然結果。對於福特本人的功過是非,人們自有公論,然而福特用他的全部熱情與才智,使汽車成為普通大眾都能享用的交通工具,從而開創了汽車時代這一偉大功績是有目共睹的。

人們清楚地看到,這個新時代的到來,不僅使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使社會結構發生變革,而且激發了美國精神在全球的擴張和美國人民的無根性傾向更加突出,年輕的一代對父輩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一旦感到不滿意,便可以驅車奔向他方,去創造自己的生活。因此,美國人都自豪地稱亨利·福特先生為汽車時代的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