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管理3(2 / 3)

沃爾瑪管理層也仔細評估從國外采購的操作情況,發現存在許多隱含成本,例如貨物裝船離港之後,就算是他們的庫存了。運用這些數據,他們擬出一個公式,從而能詳細比較采購國外產品與國內產品的價格差異,如果價錢和質量相差不超過 5%,就會選擇美國產品。

結果發現,沃爾瑪以前采購進口貨物,其實是一種無意識的條件反射,並沒有真正去尋找其他可供選擇的方式。過去,他們隻是拿著銷售最好的美國製造產品到亞洲去對人們說:“你能不能製造出像這樣的產品,我們要10萬件。如果質量穩定,我們就下訂單。”許多其他零售商都這麼做過。

於是,沃爾頓要求沃爾瑪的采購人員在開信用證給東部地區之前,到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亞拉巴馬州的多森,以及賓夕法尼亞州、紐約州、俄亥俄州或新罕布什爾州許多小地方去看看。如果能夠略微不怕麻煩,繼續給他們生意,就會發現這些製造商會繼續提供許多富有創造力的計劃,這個構想仍然會留下巨大的潛力。

有些人批評沃爾頓的這個構想,他們會說:“薩姆·沃爾頓這是在掛羊頭賣狗肉,典型的沃爾頓式的促銷手法,目的在於隱瞞店內所銷售的貨物許多仍是進口貨的事實。”

沃爾頓反駁說:“我想,這些人真是生活在過去,他們不相信自由市場,排斥新的解決辦法。他們關心的隻是工會的工作,坦率地說,其工作不是造成工資過高就是缺乏彈性,被市場所拋棄。由於我們盡量向國內采購,估計挽救或創造了10萬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因此,任何人批評 ‘把美國帶回家’活動是在搞宣傳噱頭之前,應該聽聽因為該活動而保住工作的人們的心聲。”

以前,阿肯色州布林克利市法裏斯服裝廠和範赫森訂有合同,為彭尼公司和西爾斯公司供應服裝。但是到1984年,範赫森告訴沃爾瑪公司說:“所有的訂單都轉到中國去了。”

因此,法裏斯服裝廠總經理法裏斯·伯勒斯為了維持他們90人的就業機會,每個季度都辛苦經營。

直至有一天,沃爾頓打電話給法裏斯說:“法裏斯,我要求你們生產50000打法蘭絨襯衫。”

法裏斯與許多買主們談過生意,但隻有沃爾頓與他見麵後,看著他的眼睛對他說:“孩子,如果你無法從這筆生意賺到錢,就不要做。”

法裏斯心裏很感激:“大多數零售商才不管製造商能否賺錢呢!這個薩姆·沃爾頓是個怎樣的人呢!”

總之,法裏斯為沃爾瑪公司生產了250萬件襯衫,而且員工人數從沃爾頓給他打電話時的90人發展至320人。

法裏斯說:“我們知道這都是沃爾瑪公司的賜予,每年聖誕節我們的員工都會感謝沃爾瑪公司。”

沃爾頓聽說之後卻說:“法裏斯,不要隻感謝我。其實這項計劃完全不包含任何慈善因素,事實上我可以自豪地說,它對沃爾瑪公司也有直接的好處。我們每挽救一個工作機會,就為沃爾瑪公司創造一個潛在的顧客,因為他不必擔心沒有錢購物。他們有工作,我們有顧客,因此雙方都能從中得利。”

法裏斯公司是沃爾瑪早期的成功案例。自此以後,沃爾瑪還與各家大小廠商做了不少生意,包括菲爾德克雷斯特·坎農公司、陽光公司、米羅·福萊公司、美國電子公司、肯托格斯公司、資本使者公司、咖啡先生公司、拉斯可公司以及赫菲公司。

該計劃從1985年開始至1991年底為止,沃爾瑪從國外采購轉為購買美國製造的商品,其零售總值超過50億美元。同時,沃爾瑪很早就投入了環境保護工作,鼓勵供應商與製造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不要過分包裝。

沃爾瑪還將自創品牌的“薩姆美國精選”產品營業額的2%捐作獎學金,提供給學習數學、科學與計算機的學生們。

沃爾瑪公司在零售業的影響力已經達到了舉足輕重的地步。

因此沃爾頓說:

我覺得必須讓員工記住,現在情況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我們處於競爭的劣勢,必須錙銖必較才能生存;現在我們仍要精打細算,但是更加不可濫用我們的力量。

我們必須找出更多的方法,比如“把美國帶回家”之類活動,從而利用我們的影響以回報社會。

榮獲獎章溘然離世

沃爾頓從一個5000人的小鎮創業起家,但他並不在乎,以他自己的方式經營著,並到後來創立了自己的沃爾瑪公司。

他仍然並不急於進大城市,而是先在大城市周邊,靜候城市向外發展。又經過20多年的苦心經營,至1980年,沃爾瑪公司的連鎖店已經達到276家,年銷售額12億美元,純利潤4100萬美元。

這主要得益於沃爾頓一直強調的兩個方麵:對內,與員工建立合夥關係;對外,真正處處為顧客著想。

沃爾瑪商店向顧客提供的商品是真正的物美價廉,消費者在貨比三家後,往往不惜長途開車前往沃爾瑪商店購物。在商品陳列、花色搭配方麵,沃爾瑪商店也處處站在顧客的角度為他們提供方便。有時顧客要買的商品本店無貨,店員會十分熱情地引領顧客到其他商店,甚至是競爭對手的店中購買。

沃爾頓在巡視各分店時,也一直強調“零售就是細節”的訣竅。

沃爾頓還為企業經營定下了十大規則:

一是敬業;二是與所有同事分享利潤,把他們視為合夥人;三是激勵你的合夥人;四是交流溝通;五是感激你的同事為公司所做的每一件事;六是成功要大肆慶祝,失敗則不必耿耿於懷;七是傾聽公司中每一位員工的意見,廣開言路;八是要做得比顧客期望得更好;九是比對手更好地控製費用;十是逆流而上,另辟蹊徑,藐視傳統的觀念。

有人說,這都是些十分平常的規則。而沃爾頓卻認為:“其艱難之處正在於你要不斷想出辦法來執行這些規則。而我做到了。”

1987年,沃爾頓榮獲利伯塔獎,在美國企業廣場接受頒獎時,還不忘借此機會推銷沃爾瑪當年最成功的商品:豪華雙層月餅。

1989年 ,《金融世界》推舉沃爾頓為10年來最佳總裁。沃爾頓高興地帶著全家人到紐約接受頒獎。

1989年11月一個晴朗的日子,在得克薩斯裏約·格蘭德的一處偏僻地帶,一次看似很小的事件,卻使沃爾頓發現,生命對他來說是何等短暫。

沃爾頓一整天穿越在牧場草原,獵捕鵪鶉。回來後,卻發現把自己鎖在了營地一頭的冰屋外麵。

沃爾頓和希勒站在他的冰屋外麵,沃爾頓注意到有一扇小窗正開著,於是瘦削的他爬上牛仔的肩膀,試圖從小窗鑽進去。他成功了,但是一直在他耳邊叫的獵犬被窗子卡住,撞到他的胸部。

第二天早晨,沃爾頓仍然覺得痛,但他沒在意,還是去打獵了。

一天結束了,沃爾頓仍然感到疼痛,而且這病擴展到了上臂,比他幾個月來感到的那些說不清在哪兒的疼痛厲害得多。沒有辦法,沃爾頓覺得最好自己還是去請醫生檢查一下。他登上那架他幾年前買的雙引擎賽斯那小飛機,飛往休斯敦。

早在1982年,沃爾頓就被診斷患有毛狀細胞白血病。這是一種血癌,能毀掉人體血液中的白細胞。自那以後,為醫療之事他一直往返於休斯敦。

沃爾頓一向活躍而精力過人。他常常很早就起床,總是工作了很久天才放亮。但是那一年,他覺得一天比一天疲乏、虛弱。起初,他認為可能是像妻子海倫不停抱怨的那樣,工作負荷太重。所以,盡管疾病使他很痛苦,但仍然開始委派更多的工作,把繁忙的旅行日程壓縮,並試圖通過打獵和打網球使自己放鬆。

即使這樣也無濟於事。所以,沃爾頓不得不去進行一次全麵徹底的檢查,盡管他一直不喜歡去看醫生。

阿肯色的醫生發現他的白細胞數量少得令人吃驚。醫生告訴他:“你患有一種慢性白血病,至少已經有六七年了。”

沃爾頓問:“那是什麼引起的呢?”

醫生回答:“我們也不知道。”

沃爾頓又問:“有可能治愈嗎?”

醫生回答:“我們也說不清楚。”

但醫生認為沃爾頓完全可以得到金錢所能買到的最好的醫護治療。所以醫生建議他去休斯敦的醫學博士安德森的醫院,那是全國最好的癌症研究中心之一。那兒有一位名叫喬治·魁賽達的腫瘤專家,正在使用幹擾素對毛狀白血病進行實驗治療。這種幹擾素是從白細胞中精心提取出來的一種異常昂貴的物質。

當時,需要300名捐贈者才能提供足夠的幹擾素,為一名患者治療3個月,而每月的花費就要大約10000美元。

魁賽達不是那種掩飾事實的人。按他的說法,標準的治療是先切除沃爾頓的脾,然後繼之以化療。但是,他告訴這位不幸的病人,這個療程也隻有25%的成功率!這種成功,隻不過意味著保證病人至少可以再活5年。

沃爾頓對做手術一向很反感,但是他一直都很有鬥誌。他斷然地說:“手術是不可能的。那麼,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魁賽達說:“事實上隻有另外的一種選擇。你可以成為一名接受幹擾素研究治療的病人。這可能要冒險,比如可能會大出血或者感染;還有潛在的副作用,包括流感症狀和疲乏無力。”

但是,即使到那時為止,魁賽達隻為還不到10個毛狀細胞白血病患者進行過幹擾素治療,但很顯然,他對最初的成績表現了很高的熱情。他告訴沃爾頓說:“這看起來可以幫助患者維持白細胞的數量,同時會加強他們的免疫係統。”

魁賽達還說:“這是一種實驗治療,到目前為止,盡管成績令人鼓舞,但還是處於起步階段。”

“不管怎麼樣,”魁賽達聳聳肩,“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這種治療不起任何作用,我們還可以再考慮手術和化療。”

成為醫療實驗的對象嗎?沃爾頓對此也不大感興趣,他需要好好地想一想。他主要想確定一下治療不會影響他尤為繁忙的工作日程。

沃爾頓飛回本頓維爾的家中,告訴海倫他目前的處境,並且在1982年10月公司內部的時事通訊《沃爾瑪世界》上還發表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把自己的診斷結果告訴了公司的41000名員工,他以慣常的認真態度和簡單方式對自己生病的嚴重性輕描淡寫,說在其他方麵,身體還是很好的。

沃爾頓在信中采取的隨便態度幾乎沒有反映出他的真實感覺。在商業中,他可以憑借多年經曆磨煉出來的敏銳直覺迅速作出種種決定。但是這件事卻不同,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沃爾頓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考慮該怎麼做,然後還是飛到休斯敦去詢問關於治療方麵的更多問題。

魁賽達在迎候沃爾頓的同時給他帶來了新的消息:醫生們已經發現了如何使用遺傳工程選取人工幹擾素,使得這種物質更容易獲取。

魁賽達說:“若不是這樣的話,對於你來說,幹擾素的獲取恐怕就已經是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