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商戰奇才(2 / 3)

“這回他要摔個大跟頭了。”

“哈哈,看他怎麼辦。”

一時間,幸災樂禍的人越來越多。

“親愛的,你再多吃點兒吧!”摩根夫人弗朗西斯勸著摩根。

“吃不下了。”摩根感覺這段時間很疲乏,胃口也一直不好,而且還經常失眠。

就在公司解散後不久,一天上午,摩根突然收到了一封特別的電報:“迫切地想麵見您,務必請屈駕光臨。安東尼·德雷克歇。”德雷克歇是費城有名的投資金融家,摩根當然沒有理由拒絕這樣的邀請。

從奧地利移民到美國的德雷克歇的父親,同墨西哥和中美洲各國的野貓銀行,即聯邦及州政府不認可的地下錢莊或高利貸者有來往,進行彙兌交易,他後來在費城定居,成為那裏僅次於靠發行戰爭債起家的大銀行家傑伊·科克的富豪。

在華爾街,德雷克歇商行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給摩根打電報要求見麵的安東尼·德雷克歇,從13歲起就開始在父親經營的金融公司幫忙。

安東尼受到父親嚴格的斯巴達式教育,在未滿20歲時,他就曾被命令用那種驛站馬車從費城到新奧爾良運送金塊,其間要走長達約2000千米的路程。

1863年,在他的父親去世後,安東尼繼承了公司。南北戰爭後,鐵路、采礦、工廠等百廢待興,各項工業蓬勃發展,尤其是費城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州,各種建築更如雨後春筍,而此時的德雷克歇商行也迅速成長起來,先後在紐約、倫敦、巴黎等地建立了分行。

安東尼在辦公室接待了摩根,並直截了當地向摩根解釋了會麵的理由,“我覺得您用‘聯合募購’的方式來處理法國國債相當高明,因此想和您共同在華爾街經營,不知意下如何?”

有實力的投資家加入,正是摩根求之不得的, “一切聽您的意見。”壓抑著內心激動的摩根對比他大9歲的安東尼表現出了充分的尊重。

當天晚上,摩根受到安東尼的邀請到他的豪宅共進晚餐。當安東尼拿出波爾多產的白葡萄酒剛要斟滿酒杯時,摩根說:“最近身體狀況不太好,有些頭昏眼花,還偏頭痛。還是少喝酒為妙。因為想緩解緊張的情緒,有時幹脆都不想工作了。”

安東尼加入“聯合募購組織”的消息立刻傳遍了包括華爾街在內的金融界,在他的帶動下,各地的銀行家和各種投資家趨之若鶩,紛紛加盟。5000萬美元的法國國債很快銷售一空,這不光讓摩根收益頗豐,也更加提升了他在投資界的名氣。

法國國債承銷完成後,摩根一直緊張著的精神才完全放鬆下來,但是睡眠還是不太好。他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出的結論是:“勞累過度引起神經緊張。”

弗朗西斯看到丈夫這種情況,於是提出了去歐洲旅行的建議。“是啊,也該休息休息了。”摩根同意了。

帶著孩子的摩根夫婦搭乘輪船來到利物浦,再轉道倫敦。摩根到達倫敦之後,每天早晨起來,在寧靜祥和的氛圍中散步、騎馬,這讓他心情舒暢了許多。

摩根在身體狀況逐漸恢複正常之後,又動身前往巴黎。此時正值巴黎公社暴動時期,數以萬計的巴黎市民和工人在各條主要街道上高舉標語,不斷地呐喊示威,街壘和大炮隨處可見。

“巴黎整個亂糟糟的,恐怕會再次引起神經緊張。”於是摩根來到了阿爾卑斯的因斯布魯克。

一天,摩根在當地的飯店裏偶然結識了一位美國將軍。他在這位將軍的鼓舞之下,下決心挑戰了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

然後,他又到薩爾斯堡和維也納遊了個遍。他佇立在維也納街頭,發現與他留學時代來訪的時候相比,這座古都已經改變了許多,奢華的珠寶店和服飾店取代了舊時的穿著製服的軍人來來往往的景象。

摩根離開了維也納,又來到慕尼黑,這裏古意盎然,無論是音樂會還是餐廳,都十分正統,弗朗西斯和孩子也玩得十分盡興,接著,他們又前往羅馬、埃及。

對摩根來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參與反壟斷之戰

摩根在歐洲的旅行曆時一年之久,他愉快地回到了美國。

安東尼在費城為摩根接風洗塵,他似乎已經等了很久,和摩根一見麵, 安東尼就迫不及待地告訴摩根:“我已經把骰子丟下去了!我們馬上就要向傑伊·科克開戰了!”

摩根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要和傑伊·科克開戰?”

安東尼神情十分堅定地說:“是的!”他肯定地點了點頭。

“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這麼回事兒。”安東尼一邊品嚐著摩根從歐洲帶回來的白蘭地,一邊把事情的原委告知摩根。

1865年,副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在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被暗殺之後,繼任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出生在南方的田納西州,由於他以過於寬容的方式去處理南方戰後問題,而引起激進派共和黨對他的攻擊,美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彈劾總統案就是由他們提出來的,但是後來,約翰遜竟以一票之差而逃過了此劫,不過,在1868年的總統競選中,他卻因此而敗給了格蘭特。

後來,格蘭特再次競選總統並成功連任,但是由於他同顧爾德合作的計劃的失敗,導致所謂“黑色星期五”事件爆發。之後,有許多政府官員牽涉在內的貪汙瀆職的內幕也被各家大報趁機揭發出來。不僅財政部長鮑威爾特, 就連副總統柯爾發克斯家族也被牽連進去,被列入黑名單中。

由《紐約前鋒報》發起的這一連串揭發內幕的行動,使其總編輯葛雷被推舉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

但葛雷僅獲得密蘇裏、肯塔基、馬裏蘭等南北分界處的幾個州的支持,他由於承受不了壓力,在還沒有完成開票的時候,就去世了。

“格蘭特在這一次的選舉中依舊信口開河,發表了華而不實的一些政見。在這些政見背後,我看可能需要很大一筆的預算。”從歐洲旅遊歸來的摩根依舊發揮他異常敏銳的直覺,“大概又要發行國債了吧!”

“格蘭特好像有意收回這些紙幣,那是南北戰爭時發行的,然後重新發行一些新的國債。”摩根猛地搖了搖頭:“啊!這?”對於總統的做法,他不敢苟同。

摩根停頓了一下,好像恍然大悟了似的接著說:“我弄清楚了,傑伊·科克,這個南北戰爭中的債券的勝利者,恐怕又要粉墨登場扮演重要的角色了!”

“我說的戰爭就又要開始了,就是因為這個呀!嗬嗬。”安東尼顯然對這場戰爭沒有什麼信心,他笑得十分勉強,說:“格蘭特總統正在受到傑伊·科克的大力籠絡呢!”

摩根下了結論:“用回收不能兌換正幣的紙幣為借口,他們要重新發行新的國債。”

“您一語就道破了,確實如此!”安東尼欽佩地說。

傑伊·科克現今50歲,在南北戰爭時,他受林肯政府的財政部長喬伊斯的請求,獨家經營戰爭中的債券。他現在用收回紙幣可能引起通貨膨脹作為理由,要求格蘭特政府發行新的國債,對於這項業務,傑伊·科克企圖獨占的野心是相當明顯的。

“傑伊·科克在南北戰爭中,曾經全力配合北方軍作戰,協助過財政部長喬伊斯,也許由於格蘭特總統曾經是北方軍元帥的緣故,對於他的要求,是不得不給麵子的。”安東尼說道。

“林肯政府在南北戰爭的時候發行的戰爭債券高達3億美元,而且其中的60%是由傑伊·科克銷售出去的。當傑伊·科克接受喬伊斯的委托,進入費城企業界遊說時,也隻有皮鮑狄先生表示支持。”安東尼接著說。

“其他人則由於北軍為了抵製英國貨物而苛征極高的關稅,而南軍的棉花又為當地紡織業所依賴,因而暗地裏都更希望南軍取得勝利,比如羅斯查爾男爵、哈林男爵、英國政府及巴黎的財經界等對於科克的請求並不十分積極。”

摩根把溜到嘴邊的話“我當初就是以南方軍作為賭注,買入黃金的”又咽了回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科克對於英國的金融界不予理睬,而實際上他的最大的主顧卻是美國境內的德國移民,而且,這些德國的移民差不多都集中在美國北部。在南北戰爭期間,他們特別需要從舊大陸進口工業產品,因此, 他們很希望工業革命在美國進行。他們還都很支持科克在費城進行的推銷年利率 6%、65點的戰爭債券的活動。”

“哦。”摩根第一次得知這些內幕,聽得入神了。“傑伊·科克即使在戰爭前夕,也向許多德裔猶太人推銷了不少國家債券。”

“在美國,我父親最近成立‘聯合募購組織’,德國人並不支持法國的國債推銷。”摩根苦笑著說。

“目前,德裔美國人掌握在手裏的黃金,都集中在法蘭克福,所以說,這很具有諷刺意味。”

“那就是羅斯查爾家族在法蘭克福的銀行嘍!”

“是的,傑伊·科克成了羅斯查爾銀行的國際企業聯合組織的成員,而貝爾蒙特則是倫敦的羅斯查爾男爵在紐約的代表。”

“我和他見過一次麵,對他知道一些,他是伊利海戰中的英雄人物,娶了貝爾利總督的女兒做妻子,而且他還是個才華相當出眾的人。”

“倫敦的羅斯查爾男爵在紐約的代表貝爾蒙特,由於他的嶽父是一個總督,因而華盛頓的政府或者議會當局,不能不多少給一些麵子。因此,傑伊·科克和羅斯查爾男爵此次聯手的消息也確有其事。”

“預計這一次要發行多少國債?”摩根問。

“這一次要發行年利率為 6%的國債 3 億美元。”

雖然摩根對來龍去脈已經了然於胸,不過,他知道安東尼還會把他牽扯進來,所以他靜靜地等待著安東尼接下去還要說的話。

“如今既然科克已經和德裔的猶太財團聯手,我們這裏也必須采取對策。我想擴大您父親建立的‘聯合募購組織’,您覺得怎麼樣?”

安東尼在跟摩根聯手後,不僅給了摩根長達一年的休假時間,還擴建了新辦公大樓,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把摩根父子籠絡到其麾下,以期利用他們父子二人成立的美、英、法國際“聯合募購組織”,來與費城金融界的頭號人物傑伊·科克相抗衡。

摩根把話題岔開了,他說:“在北太平洋鐵路,科克也做了大筆的投資。”

“確實。”

“顧爾德也把伊利鐵路舍棄了,把目標指向北太平洋鐵路!”

有一項橫貫大陸的鐵路法案在南北戰爭期間被通過了。此項計劃中有一條就是摩根所提到的北太平洋鐵路工程計劃。根據這項計劃,這條鐵路從明尼蘇達州的蘇必利爾湖起,直至華盛頓州的太平洋沿岸,其間橫越落基山脈。

按照議會通過的法律的規定,興建這條鐵路的時候,建築鐵路沿線的1900 公頃土地必須要付給補助金,但是由於受到南北戰爭的影響,建設補助金的現款一直沒有辦法湊齊,以至於延遲了5年才破土動工。而到了1869 年,有人為了搞投機,竟然在明尼蘇達州的沿線土地開發上,投下了巨額的資金。

摩根經過調查,他發現這竟然是科克的傑作。原來,新聞界被科克買通了,因而他們運用誇張的報道和廣告讓沿線土地的魅力不斷得到強化,以及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及俄勒岡兩個州在未來開發土地的潛力,由於新聞界這樣賣力地叫嚷,以致出了這樣的調侃:“剝了皮就知道熟不熟!”

“聽說傑伊·科克想要推出一億美元的鐵路債券!”像這樣的傳言,摩根也曾經聽到過。

1870年,北太平洋鐵路開始興建了。

整個鐵路工程,在傑伊·科克向德國推出鐵路債券的時候,也像應付似的,從起點明尼蘇達州蘇必利爾湖西側的明尼阿波利斯市開始動工了。

此外,在西鄰明尼蘇達州的北達科他州境內的密蘇裏河水源地附近,科克還計劃興建一座以德國首相俾斯麥的名字來命名的城市。

“聽說已經開始興建俾斯麥城了!”

摩根帶著一臉懷疑的表情:“科克真的能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嗎?我可沒有一點把握,我想這大概隻是宣傳而已!”

“他發行的債券金額,不管怎麼說,也高達1億美元。”

“我們承購的法國國債雖然銷售得很成功,但對於戰爭之後的德國來說,別說1億美元,就是500萬美元,恐怕也沒辦法消化。”

“我看科克自己大概得投資500萬美元。您說呢?”

“您指的是北太平洋鐵路嗎?”

“是的,鐵路可是個用錢的地方啊!”安東尼對科克的失敗表示了期待。

摩根接著說道:“聽說,當地的印第安人不同意撤離,還組織了戰鬥隊,打算抵製興建鐵路。”

“那麼,您的意見,派遣討伐印第安人的隊伍,格蘭特政權是否有這份餘力?”

“這要取決於這一次發行新國債的成果呀!”

“這件事,您是否決定了呢?您覺得怎麼樣?”

“我要和我父親好好商量一下,我盡快給倫敦的父親發電報。”“去幹吧!”這是來自倫敦的對摩根的答複。

囊括了紐約、倫敦、巴黎的“聯合募購組織”現在加入了安東尼的德雷克歇銀行,其勢力更加龐大了,格蘭特政府本想讓傑伊·科克獨自承購國債,這個時候,也不得不再度考慮了。

安東尼提出了“年利率 6%,票麵 100 點,承購3億美元”的優厚條件,來阻撓科克獨家承購的計劃。

“德雷克歇的戰略計劃相當合理,因為他提出的是以麵額承購,而且隻是以手續費銷售。”

《大眾休閑報》是德雷克歇家族在費城的後盾,這家報紙首先同科克展開新聞戰,炮轟科克。

傑伊·科克也擁有龐大的通信網絡,當然,他不甘示弱。科克的通信網是當初承購南北戰爭債券時成立的,這也是當時科克的整個戰略組織的一個環節。多達1500家的新聞機構加入了他的通信網,科克從它所造成的巨大輿論聲勢中獲得了莫大的好處。科克的這個通信網開始了還擊:

“摩根‘聯合募購組織’是為戰敗國法國做嫁衣裳,這就像寄生蟲一樣,政府應該把新發行的國債直接銷售給人民,而不應該把這個‘募購組織’作為媒介。”科克裝聾作啞,根本就沒提他自己在南北戰爭中曾經因銷售戰爭債券而發家的事。

1873年1月底,懼於各方壓力,政府不得不拿出一套折中方案:傑伊·科克和摩根“聯合募購組織”共同發售3億美元利率為5%的債券,發行量均分,各15億美元。這樣,年僅35歲的摩根與總統、財政部長以及這個國家最重要的銀行家直接對話,並為自己爭取到發售聯邦政府公債資格,將傑伊·科克拉下政府債券主承銷的神壇,成為華爾街令人矚目的青年才俊。

1873年9月,在紐約的華爾街,相繼有兩家大投資金融公司倒閉了。

其中的一個屬於伊利鐵路的早期的收購者德爾,另一個屬於傑伊·科克。由於他們沒辦法消化掉北太平洋鐵路的巨額債券,最終導致了破產。科克自己還由於對北太平洋鐵路的過度投資不能收回,而終於越陷越深,不可挽救。

傑伊·科克,這個費城票子街及紐約華爾街的投資金融界的頭號人物一倒下,馬上在華爾街引發了一場經濟恐慌,多達40家的大公司在費城及華爾街因受到牽連而倒閉。

安東尼感慨地長歎:“科克和德爾的破產,是不是意味著時代的交替。”摩根站在一旁,默然點頭,表示同感。

“目前,以往的投資方法已經過時了,這個時代迫切需要新的投資戰略!”摩根對將來發表了展望,而安東尼的心思卻不能離開現實。

“解除黃金買賣的禁令,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於歐洲的投資家的看法,家父在來信中也曾提道:‘經濟混亂雖然發生了,但是,在本質上,美國仍具潛力,在美元上可以作更大的投資,但是,如果不解除類似於紙幣的問題,恐怕就會……’”摩根也回到現實的問題上來。

“對格蘭特總統是否要施加點壓力?”

“這就要靠我們投資銀行家繼續加強實力,以後的美國政治,應該是資本家的政治!美國的政治絕不能委托給這樣的政治家,讓他們掌握美國政治!”

安東尼興致盎然地問道:“哦?怎麼這樣說呢?”

摩根悠然自得地吐著煙圈兒,說:“華爾街真正需要的是發展產業,而不是像科克或者德爾那樣以操縱股市賺錢為目的的投機家。”

控股中央鐵路

在南北戰爭期間,停止了正幣的兌換,以此來使流通的俗稱美鈔的紙幣降低價值,停止兌換的正幣,戰後也沒有恢複使用。

從接踵而來的經濟混亂中,生產事業方麵由於產業革命的影響雖然顯得生氣勃勃,但是,由於貨幣政策的失敗,生產事業逐漸陷入了物價上漲的不景氣中。所謂“紙幣通貨膨脹”指的就是這種逐漸形成的長期不景氣。

格蘭特總統發行國債是為了收回紙幣,但是,眾所周知,國庫空虛是實實在在的事實,因此,國債缺乏保證,也很少有人問津,這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嚴重性。

那些由於發行紙幣而導致了通貨膨脹,並從中獲得利益的人,希望繼續發行紙幣,這種人也不在少數,包括移居到西部及中西部開創新的天地的移民,還有南方的移民。北部和東部的工礦企業的從業人員由於不論通貨膨脹達到多麼嚴重的情形,仍然必須使用商品而必須購買商品,這樣的供求關係又使商品的價格直線上升。而且,土地的擔保價格也意外地提高了。

在華盛頓,農民利益代表團的議員組成了“綠背票黨”,他們聲稱“解決不景氣的最好辦法是通貨膨脹”,把東部的勞動者煽動起來製造暴動,這個黨有許多農民加入,更加高漲了“繼續發行紙幣”的呼聲。

對於新黨的要求,格蘭特總統不但不理會,相反,在1875年,還製定並頒布了《正幣兌換複原法》,使兌換正幣合法化,希望以此使物價保持穩定。但是,在實際上,同南北戰爭時代相比,上漲幅度已經達到原來的兩倍的物價卻依舊居高不下,複原法也隻是徒有虛名!

1873年起,經濟恐慌由於傑伊·科克和德爾相繼破產而爆發之後,摩根就靜靜地觀察演變著的時勢,而不敢輕舉妄動。摩根不僅聰明而且謹小慎微,就是他的經濟合夥人安東尼·德雷克歇也是個保守派,尤其對於時勢的變遷敏感,他們都在等待成熟的時機到來!

傑伊·科克破產後的第五年,也就是1878年,美國第十九任總統海斯任命夏曼為財政部長,因為夏曼是正幣複原論的擁護者之一。摩根和安東尼耐心等待的機會終於姍姍而來了。

“我已經見過夏曼了,他打算發行5000萬美元有國庫金幣保證的新國債,這5000萬美元作為恢複兌換正幣的序幕,他問我們是否願意幫忙?”

“怎麼算利息呢?”

“4%至45%,雖然利息低,但有保障。”對此,安東尼十分動心,摩根也給倫敦發電報詢問父親。

老摩根複電表示讚同:“同意你和德雷克歇建立企業聯盟,承購夏曼的國債。”

這5000萬美元的國債,摩根本人也相當希望承購。 他心裏暗自竊喜著,能夠有所助益於財政部長夏曼恢複正幣兌換的冒險行動,而對於已經能夠對政府的財政政策施加影響,他更是有些自負。

對於夏曼實施的財政政策,除了羅斯查爾以外,倫敦、巴黎的金融界都並不十分支持,有些人甚至於從紐約買回黃金,這些手段的實施直接威脅到正幣兌換複原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