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曆史學家將摩根這次召開的會議稱為“曆史性的摩根會議”。 因為,從此以後,美國的鐵路界及金融界的經營都成為“摩根化”這個模式,也就是所謂的“美國經營摩根化”。
如果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曆史學家的評價,它們是不是有“摩根會議揭開了金融資本對企業經營大舉入侵的序幕”這種含義呢?
在此之前,並非沒有人做過“鐵路大聯盟”的構想,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願望最為強烈,可惜,他沒有成功。為什麼連洛克菲勒這樣的巨頭都無法實現的大聯盟,卻被後輩投資銀行家摩根玩得轉開了呢?難道投資銀行家摩根比洛克菲勒先生更強嗎?
當時美國產業界最重要的運輸體係便是鐵路。在逐漸形成龐大企業聯合的同時,也必須投下資本以延長鐵路線或增加機器設備等,以促進鐵路的現代化。因此,水漲船高,公司債的發行量必須隨之增加,鐵路企業對投資銀行的依賴程度也相對提高,這層道理一般人是能理解得了的。
南北戰爭前,一般的中小企業仍是規模極小的家庭式工業,至於它們的周轉資金,隻要向州銀行或野貓銀行周轉就綽綽有餘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維持多久,至1880年,對資本的需求劇增。
為了提供分散各地的一般大眾資本,企業的資本需要越來越多了,金融界的大潮很快淘汰了以往在商品生產者及消費者之間作為媒介、提供資金的商業銀行,而摩根化體製的投資銀行正好順應潮流,因此,投資銀行家們越來越受青睞。
另一方麵,在企業界也開始走原先銀行、鐵路走過的路,各種聯盟、托拉斯應運而生。無論如何,要在激烈的競爭下求得生存,同時也希望增加利潤,就必須組成更為強有力的企業聯合。
這樣一來,它們所需的資金來源,很快分割、轉移,演變成為量小、多元化的分散傾向。由於資本來源分散,量小而多數,對股東的責任要求就必須明確,而股東們對企業的責任追究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
摩根化體製的經營乃是“順應時代潮流而產生的摩根哲學”,而且符合時代的口味。這種摩根化體製的投資銀行,已經脫離了海盜式的經營方式,參與了大企業的經營,這就是美國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的開端,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政府和法律沒法做的事,讓錢來做!”這雖然是摩根的想法,但它也是美國式的想法。
“顧爾德死了!”
這則訃聞從德雷克歇處傳來。 “終於死了!”這是摩根在聽到消息後唯一的一句話。說完後,他就瞪著天花板,久久默默無語。
顧爾德享年64歲。喬伊·顧爾德自從合作夥伴費斯克被射殺後,孤立無援,就被迫完全退出伊利鐵路。他將賣掉伊利鐵路股份權後所得的2500萬美元資金,轉向西部投資。
首先,他爭取到了已完工的橫貫大陸的鐵路大動脈——聯合太平洋鐵路的股票,於1878年掌握了控製權。但在1878年,他又全身而退,賣出這部分股票,換買了堪薩斯—太平洋鐵路的股票。
1879年,丹佛—太平洋鐵路的股票為他所購得。接著,史丹福的中央太平洋等鐵路與密蘇裏—太平洋等的鐵路股票也落入他的手中。
從他購買鐵路股票的方式來看,他的戰略目標指向以聖路易為起點,一直循著詹姆士·李德篷車隊的西進路線,延伸到猶他州的鹽湖城,以便與由舊金山越過內華達山脈向東延伸的中央太平洋鐵路會合,可以想見顧爾德先生是一位何等胸懷大誌的鐵路投機家。
當時,最早橫貫大陸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在鹽湖城北方奧格登車站西方的普羅蒙德勒,與越過內華達山開過來的中央鐵路相連。真是不可想象,整個美洲的東西部被這條僅有一線的大鐵路橫貫過去。為了達到自己追求已久的願望,這位向西部鐵路挑戰、死而後已的鐵路投機家執著無比,就像著了魔一樣。
他千方百計地想將手上的堪薩斯—太平洋鐵路與聯合太平洋鐵路的主線會合,從某個角度上來看,可以說是因為意識到摩根這個無比強大的敵人吧!如果東西南北的鐵路幹線握在他的手掌之間,這無疑會對摩根構成巨大威脅,如果顧爾德的計劃順利的話,也許會讓摩根甘拜下風的。
不過,天不遂人願,在堪薩斯—太平洋鐵路的合並計劃以失敗而告終之後,顧爾德投下重資,專心致誌經營東西大鐵路以強化這條橫越大陸長達約 8500 千米的密蘇裏—太平洋平行路線;同時,他購買下湯姆·史考特曾經經營過的、但最終一敗塗地的那條約 2400 千米的得克薩斯—太平洋鐵路,就在他躊躇滿誌、雄心勃勃地打算向從新墨西哥州的聖達菲延伸到洛杉磯的南太平洋路線挑戰時,卻壯誌未酬,因肺結核猝然死去。他的長子、36歲的喬治成為繼承者。
顧爾德這種執著的信念,曾令和他有著一樣宏偉計劃的摩根感到很大的壓力。如今,這個攔在路中間的巨石終於沒了,他感到說不出的輕鬆和解脫。
進入多事之秋
位於法國南部的蒙卡地羅,有著較為悠久的曆史,腓尼基人最早相中了這塊寶地,將它開發成為一個港都。以後很長的一段時光,海盜們盤踞在那裏,將它作為分贓與休整的安樂窩。如今,這裏以它異常發達的賭場業而聞名天下。
地中海的氣候十分宜人,四季溫暖如春、陽光明媚。到這兒的人們,不僅可以一睹賭城的風采,還可以瞻仰文藝複興時代的建築和拜占庭式的教堂。否則,眼光敏銳的吉諾斯·摩根怎麼會在這兒建築起別墅來呢?
緊臨海岸的斷崖道路非常狹隘,許多悲劇不斷發生在這裏,給這塊美麗的土地抹上了一層陰影。
一星期後便是父親77歲的生日,摩根為了趕上這個日子,在橫渡了大西洋之後,不顧旅途勞頓,連忙登上了駛向蒙卡地羅海岸的船隻。
早點將鐵路大聯盟的消息告訴父親,好讓他驚喜一下……這樣一來,自己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再也不必對洛克菲勒和卡內基這些獨占鐵路的傲慢家夥低聲下氣了。如果排除鋪設平行路線的方案、運費也不作無益的削價的話,鐵路企業是有利可圖的……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當摩根沉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時,他哪裏料到,死神正一步步向他的父親逼近。
1890年4月4日,星期五,一切似乎都很平靜,吉諾斯·摩根的心情也好得很。他穿上便服,像往常一樣,乘著馬車到別墅外散步。馬車沿著斷崖上的羊腸小道,向蒙卡地羅方向疾駛而去。
當來到狹道上的鐵路平交道時,悲劇發生了:由於前方駛來的蒸汽火車的汽笛聲,將馬兒驚嚇得站立起來,吉諾斯連忙坐上前座幫忙控製韁繩,但畢竟年紀已大,他被彈起摔到了車外,不偏不倚,腦袋撞上了路邊的一塊巨石,當場暈厥過去。
意外發生後,吉諾斯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在回到別墅後的第四天,老摩根就與世長辭了,他沒能趕上自己77歲生日。摩根並沒能趕上同父親見最後一麵。
摩根懷著悲痛將父親的靈柩運過大西洋,再由紐約港運往哈特福德。當地人都為失去這樣一個讓他們自豪的商業巨子而萬分痛心,當地政府的建築物,均降半旗致哀。
“建造‘海盜2號’!”摩根在父親葬禮舉行之後不久,就提出這個建議。
這艘“海盜2號”全長約72米,設有一支黑色的煙囪及兩支桅杆,在當時的情況下,可以算是十分先進的航船,它可以暢通無阻地航行於海上,可見其堅牢程度。
幾乎是與此同時,也就是這年10月,“麥迪遜花園廣場”竣工了,工程共花了兩年的時間,如今,它仍然聳立在那裏。不過,已被移作運動場之用。這座由西班牙人負責設計的運動場所在地原來是紐約—哈裏姆鐵路與新哈芬—哈特福德鐵路起點站。
它附帶有模仿西班牙南部的都市塞維爾當地穆斯林宮殿的高塔。當時,它是僅次於華盛頓紀念碑的高聳建築物,因而名噪一時,風光無限。
摩根成為公司債券的承購人,為了吸引更多的債券購買者,他自己也購買了10萬美元的股份。
1890年下半年,摩根23歲的兒子傑克圓滿地完成了大學學業,按照摩根的安排準備進入德雷克歇—摩根公司工作。
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傑克還分別前往巴黎和柏林學習法語和德語。此刻,他才剛剛回國。
傑克在念大學的時候,就積累了不少商業經驗,他曾經在羅傑斯公司見習了不短的一段時間。羅傑斯公司是皮鮑狄家族在波士頓的投資銀行。
年底,傑克當上了丈夫,妻子是與他結識已久的珍尼·葛雷。這一年,不隻是摩根身邊發生了許多紛繁雜亂的事情,整個美國都是處於這種狀態。此時,雖然南北戰爭已結束了25年之久,戰火與硝煙早已煙消雲散,但美國社會正麵臨種種重大變革。
曾在海斯時代任過財政部長的夏曼,後來在政界仍然十分活躍,一直是參議院裏的資深議員。克利夫蘭總統一上台,就對夏曼委以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的重任。他屈服於日益激烈的輿論壓力之下,製訂了赫赫有名的夏曼《反托拉斯法案》,同時又通過了後來導致了大混亂的夏曼《白銀購買法案》。
早在夏曼擔任財政部長時,他就鋒芒畢露,力排眾議,大力支持總統通過了正幣兌換複原法案。而此時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的夏曼,又發起了反托拉斯及白銀購買的兩種法案。
不過輿論對於《反托拉斯法案》還是持理解和支持態度的,因為該法案同《州際商業法案》中取締獨占企業及鐵路壟斷是大同小異的;然而,《白銀購買法案》卻命運不佳,自誕生之日起,就反對聲不斷,因為它同《反托拉斯法案》是完全背道而馳的法律。
繼加州與澳洲發現金礦之後,南非的大金礦也公之於世。在它們的衝擊之下,原本十分堅挺的白銀甘拜下風,屈居於輔幣的地位。而政府卻偏偏要購買已經淪為輔幣的白銀,這個根本就是一個毫無道理的法案。
但是,由於共和黨的主要資金讚助者銀礦業集團等團體要求恢複銀本位製,奪回失去的天下,他們出麵,整天在白宮官員麵前遊說,鼓吹恢複銀本位如何如何,最後,政府通過了夏曼《白銀購買法案》。
這樣一來,政府每月必須以市場價格購買250萬盎司,相當於約7萬千克的生銀,不顧實際經濟情況而屈服於一個利益集團,這實在是一個惡法。當然,惡法自有惡報。
由於這一法令,後來的哈裏森政府被弄得焦頭爛額,慌亂之餘,隻好胡亂發行以金、銀為保證的政府紙幣。
現在,黃金不足的恐慌終於到來了。
“爸,據說價值 156 億美元的黃金,很快就會流到倫敦呢!這該死的《白銀購買法案》。”大學剛畢業的傑克,對於華爾街的敏感反應,也隻有幹瞪眼的份,他隻有向他老子彙報情況了。
英國政府自從視察了印度銀礦山埋藏量後,做了反思,下令檢討盧比銀市的鑄造禁止令。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該項壞消息傳來,引起了軒然大波。
華爾街的黃金市場受到了沉重打擊,滾滾金源外流而去。
“廢除《白銀購買法案》!”在輿論沸騰下,政府不得不灰溜溜地做出了讓步。紐約的律師在已經寫完的各契約書之中,一定還要再加上一條:“本契約的支付以金幣交易”才算完結此事。
成為鐵路大王
哈裏森下台後,民主黨的克利夫蘭再度擔任總統。
“摩根化”時代終於來到了。
“北太平洋鐵路好像破產了。”商行裏的職員告訴摩根。
“以裏士滿為終點站的南方鐵路係統也破產了……”又傳來了另一則消息。
每聽到一則這樣的消息,摩根都緘默著,一言不發,隻顧猛咬雪茄。對於這些,他似乎都置若罔聞,無論它們具有多麼大的衝擊性。他在內心深處,早已下定決心,趁著一片紛亂,打上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仗,不斷地擴充家族財富。
對這兩家破產的南北鐵路,不能同等對待,因為它們的內情有天壤之別。
弗吉尼亞的裏士滿,在南北戰爭開始時,是南方軍的重要據點。南方鐵路係統的裏士滿終站公司就以裏士滿為中心,把觸角伸向四麵八方,如佛羅裏達州、亞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以及佐治亞州等南方的幾個州;往北的有華盛頓州、紐約州、肯塔基州及俄亥俄州。
事實上,30多家鐵路公司赤字不斷上升,瀕於破產,它們正做困獸之鬥,垂死掙紮。不得已,它們撈起了摩根的聯盟化這根稻草。但是南方鐵路係統的這一大聯盟計劃,脆弱得很——既缺乏保障性的金融資本,也欠缺有計劃的指導者,最後隻好抱著龐大的赤字正式宣告破產了。
由於30家以上的鐵路公司全部宣告破產,無論是政府還是業主,都麵臨著極其嚴峻的考驗,他們均迫切地認為有必要緊急收拾殘局。事關重大,無數的債權人、股東及擁有公司債券的大眾喧鬧不已,他們成天圍著州際通商委員會的官員們,通過他們向聯邦法院及州法院提出訴訟,選定財產管理人“監督產權”。但是,就算是這些所謂的“財產管理人”,對於如何收拾殘局也是束手無策。
而宣告破產的北太平洋鐵路,這條橫貫大陸的鐵路以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及威斯康星州的亞士蘭為起點,延伸到北達科他州的新興都市俾斯麥,再沿著加拿大國界南方的落基山脈,經過蒙大拿州及愛達荷州的邊境州,計劃到達太平洋的華盛頓州的西雅圖。但它們在傑伊·科克和喬伊·顧爾德手中很不景氣,最終也沒能逃過破產的厄運。
“總統的密使想和我見見麵,據說他要到紐約來。我該如何對付?”安東尼·德雷克歇找到摩根,與他密談此事。
摩根叼著雪茄,思索了一下,說道:“先見個麵看看也好……”摩根雖然讚成,但實際上並非出自本意。因為,和總統密使會麵的德雷克歇關於會談內容的報告顯然是件令摩根感到十分頭疼的事。
“密使先探詢說,在議會通過新公債的發行法案之前,有無可能向德雷克歇—摩根公司借黃金以解燃眉之急?”
摩根這時也沒有立即回答。他的心裏清楚得很。如果政府出麵找上了他,那麼借的黃金一定是以千萬或億作為單位的吧!據他所知,這麼大宗的借貸業務,除了英國的金融界,沒有第二家能辦得到。而且,自從該死的《白銀購買法案》出台以後,黃金如潮水般地流到國外。誰都清楚,一場經濟恐慌是在劫難逃了。
更為要命的是,鐵路係統不早不遲,偏偏也在此時陷於恐慌狀態。對政府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可以想見,這次商談是多麼的出於無可奈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