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放手一搏,做做看。”如此大的買賣,摩根焉能不動心,最後他還是咬咬牙,下了決心。 隨後,摩根立即和德國銀行聯合組織辛迪加認購了那些墨西哥公債,條件是取得了墨西哥油礦及鐵路權作為擔保。
“摩根幹了。”
不管是華爾街,還是倫敦的龐德街,就連法蘭克福及巴黎商人們都將這件事當作他們談話的新焦點,他們羨慕摩根的生財有道和他的手眼通天。
摩根的錢口袋是永遠裝不滿的。此時,他正在揣摩由羅斯查爾的紐約代表貝爾蒙處獲得的一項極為機密的情報:
“倫敦的哈林公司因其財力限製,無法承擔阿根廷政府發行的公債,或許會放出來也說不定。”
阿根廷此時的處境比墨西哥好不了多少,由於受到與巴拉圭的6年戰爭的拖累,此刻正陷入經濟危機之中。國家財政破產的危機,因英國與德國資金的流入,才勉強緩解了一些。
其中,羅斯查爾的競爭者、倫敦的哈林公司,以阿根廷的廣大土地作為抵押,購買了大量的公債,獲利不少。當美國因美西戰爭而親近古巴及菲律賓的時候,阿根廷正受到農業蕭條的襲擊,奄奄一息。
而政府在外國資本乘機進行經濟上的掠奪之時,貪汙腐敗之事層出不窮,因此,農民及工人的貧困階層中,對外國資本恨之入骨,並掀起了不少轟轟烈烈的排外運動。
阿根廷政府為了避免國民的一些責難,本打算對外國資本課以重稅,結果卻是虎口拔牙。在英國及德國的炮艇的威嚇及外交抗議之下,隻得灰溜溜地收回成命,代之以增加所得稅,結果又招致了革命一觸即發的險狀。
貝爾蒙對摩根說:“哈林公司果真撤離的話,那是很危險的。阿根廷將會出現經濟真空,一定會引起極大的恐慌。如此下去,必然導致暴動或革命,阿根廷政府準得完蛋。這個國家的鐵路十分有潛力,況且,它的乳酪產品居世界之冠,阿根廷政府不能垮。”
摩根眯起雙眼,兩手交叉,舒服地往躺椅一靠,問道:“那麼……需要多少呢?”
貝爾蒙往摩根跟前湊了湊:“7500 萬美元,年利率6%。這是羅斯查爾的提案。”
“好,就這麼辦。”
此刻摩根決定貸款給阿根廷政府,正是“摩根化體製”國際化的一項冒險投資。
貝爾蒙並沒有就此將話打住,繼續他的高談闊論:“紐約市銀行要貸款2500萬美元給俄國政府,這件事您知道嗎?”
貝爾蒙沒有聽到回聲,但他熟知摩根的脾性,於是接著說下去:“史提曼正在就這件事情頻頻同洛克菲勒商議。”
“俄羅斯政府用什麼作抵押呢?是巴庫的石油?”摩根對此有些興趣。
“不,是巴庫的鐵路。”
“哼!”摩根哼了一聲,但貝爾蒙毫不在意地繼續下去:“德皇受到美西戰爭的刺激,也想步其後塵,對太平洋的野心已日益暴露,而且還想染指東方的巴格達,您知道這件事嗎?”還是死一般的緘默。
“今天,我除了帶來了認購阿根廷的公債的消息外,還有極為重要的情報。摩根先生,讓我們言歸正傳吧!”別號“國際通”的貝爾蒙,先對摩根大侃了一陣世界的經濟行情,話題從阿根廷、巴庫直至巴格達。直至此時,才話鋒一轉,進入正題,他的聲音也放低了許多。
“是這樣的,摩根先生,有關黃金的事……”矮小的貝爾蒙眨了兩三下他那細小的藍眼睛。
“……”摩根側耳傾聽。
“大英帝國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南非黃金產地特蘭斯瓦省與奧蘭治自由邦所發動的戰爭……”
這回,輪到摩根打斷他的話了:
“隻要英國方麵投入壓倒性的大軍,勝負就立竿見影了。那時,特蘭斯瓦和奧蘭治的聯軍很輕易地就會投降吧?”
“不錯。”貝爾蒙說著,兩隻小眼睛不由自主地眯了起來。
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地的布爾人統治的地區,即後來的南非境內,在拿破侖戰爭結束後,成為大英帝國的一塊殖民地。不久,該地的鑽石與黃金被探險家們開發出來,英帝國的殖民地政策,與居住在那裏的布爾人產生了對立。
後來便發生了1880年的第一次布爾戰爭,英國人將布爾人驅逐到北方,將黃金鑽石的產地統統收歸己有,加以管製。如此做法,更加深了與布爾人的對立關係,於是在1899 年又爆發了第二次布爾戰爭。
在那種情況下,由於布爾人頑強地以遊擊戰對敵,使得大英帝國的遠征軍備感困擾,騎虎難下,英國政府也是進退維穀。
摩根是深知這一點的,隻是不願說出來而已。
“根據報告指稱,鑽石大王薛西爾·羅德公爵的野心,似乎也遭到極大的挫敗。不過,南非是個滿地黃金鑽石的天國,這同德皇垂涎中國的青島及法國想得到廣州迥然不同。”
“說話聽音”,無可否認,摩根的話中有一半是對英國的諷刺。 英國政府自從對布爾人用兵之後,戰爭費用出乎意料地龐大;另外,與英國曆來水火不相容的德意誌皇帝,正野心勃勃地計劃建造一支大艦隊,英國曆來是海軍的老大,豈容他人取而代之?因此,必然要同德國對抗,雙方將展開激烈的競賽。
如今,英國正陷入財政極端困難的狀態之中,難以自拔。輪到美國幫助它的時候了。摩根在同貝爾蒙對話的同時,並沒有忘記給他這些暗示:“我的父親,曾經幫助過被羅斯查爾男爵放棄的法國政府,使它重振旗鼓。這次我相信,應該是美國救助因布爾戰爭而受困的英國政府的時候了。”
通過羅斯查爾銀行,摩根開始同英政府進行磋商。 摩根首先從第一次布爾戰爭的公債開始下手,負責購買了金額計1500萬美元的戰爭公債。幾個月後,第二次認購了2000萬美元,後來再重複地追加認購,實際上,總共認購了價值達18億美元的英國政府債券。
做了這麼多筆戰爭債生意,對出讓戰爭債的各國來說,減輕了身上的負擔;對摩根來說,也是日進萬金,儼然已經成了世界的債主!
如果說美國與英國的地位因此而扭轉了,那還嫌過早了一些;不過,美國的國際地位正在飛躍,而摩根的地位也真是如日中天!
與賭徒的較量
約翰·蓋茲,原來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夥,可是,突然之間他在華爾街名聲大噪起來,甚至還威脅著摩根。
他比摩根小18歲。 最初,他在芝加哥郊外村落的某個私人學校裏讀書,畢業之後,又來到西北學院學了半年的商業課程。
19歲時,他就開始投入生意場中。先在村裏的小雜貨店裏買下了半數的股份。然後,幹脆自己經營起該商店,利潤頗豐。這時,他的商業才能已經初步顯示出來。此後,他又在這個雜貨店裏,學會了通過製造倒鉤鐵絲來拓展新的盈利渠道。
“人往高處走”,在雜貨店裏待了一段時間,蓋茲自覺有了闖蕩江湖的資本了,便將小店處理掉,帶著本錢,遠走高飛了。
蓋茲來到了得克薩斯州,先在一家工廠幹活,後來由於他在經營倒鉤鐵絲方麵頗有造詣,那家工廠的老板就專門從事生產銷售倒鉤鐵絲的行業,竟然賺到了不少錢。
當時,倒鉤鐵絲在得州有著廣大市場。該州及其西部各州土地遼闊,農場遍布,再加上經常遇到風雨,木頭柵欄不能久經風吹雨淋,因而需要大量的倒鉤鐵絲來加固籬笆。同時,牛馬及羊等家畜的防護柵也需要大量的倒鉤鐵絲。蓋茲瞅準時機,大力擴展市場,獲得了很大成功。
然而,蓋茲並不滿足於那些主動送上門的顧客,他的目光盯向了更遠的地方。他通過租借牧場,把牛仔們集合在一起,然後花一些小錢,舉辦牛仔技術競賽大會,也成功地推銷出大批的倒鉤鐵絲。
在得州待了一段時間,蓋茲長了不少見識,也賺了不少錢。之後,他到了聖路易,仍利用他的一技之長,幹起老本行,開辦了一家頗具規模的倒鉤鐵絲公司。
就在1898年這年,也就是美西戰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的時候,蓋茲開始在美國冒尖了,他在新澤西州聯合了7家倒鉤鐵絲公司,組成了一個資金為9000萬美元的美國鋼鐵鐵絲公司,使企業界為之大吃一驚,人們認識到,除了摩根、卡內基這些老家夥之外,還有一個叫蓋茲的厲害角色。
這也是蓋茲蓄謀已久的了。其實,在此之前,他就已在故鄉伊利諾伊州取得了伊利諾斯的中小製鐵公司的股份,逐漸排擠了其他股東,取得了這些公司的所有權。然後,他以這些公司為母公司,逐漸合並一些小企業,慢慢向外擴張,手段淩厲之極,令人瞠目結舌,不亞於摩根當年。
“以超過股票時價的錢,支付給被合並公司的舊股東。合並後新公司的股票,再以超過它的價錢賣掉,他仍然贏得不少賺頭。”這是旁人對蓋茲的評價,的確,這正是蓋茲的一貫作風。
“他是一位視賭博與狩獵如命的天生大賭徒。”蓋茲的秘書這樣評價他。
蓋茲的天性便是好賭,從伊州到得州至今,他的賭癮非但沒有因繁忙的公務而收斂,反而因日漸鼓起來的腰包而大增。本來嘛,他的生活無一不滲透在賭博之中,他利用自己高超的賭技,馳騁在生意場上,瞅準時機,痛下一注。因此,他很少輸過,因而贏得了“百萬賭徒”的稱號。
美國鋼鐵鐵絲公司自從在新澤西州設置根據地起,就一直在鑽著夏曼《反托拉斯法案》的漏洞。因為新澤西州允許企業利益可以跨州實現的緣故,這種動機和洛克菲勒將標準石油總公司移到新澤西州是如出一轍的。可見蓋茲戰略眼光的敏銳。
也就是說,蓋茲這位“百萬賭徒”希望以美國鋼鐵鐵絲公司作為根據地,稱霸世界的鋼鐵業。
當這家美國鋼鐵鐵絲公司躊躇滿誌、打算合並明尼蘇達的優良鐵礦公司時,卻碰了一鼻子灰。
兩公司的股東大會都一致同意合並,隻不過還有一個要命的附帶條件:“將合並業務全權委托摩根處理。”
看來,摩根當時在鋼鐵業界的聲譽遠勝過這位晚輩。
從1898 年的美西戰爭至1902 年結束的第二次布爾戰爭,不過短短的兩三年時間,美國企業迅速地成長,其程度隻能用“異常”來形容。當然,大部分要歸功於戰爭帶來的機遇。
依據全美的企業統計記錄指出,在美西戰爭結束後的兩年間,總資本額增長至36億美元。而且,據說其中的70%是優先股。因此,如果要創業的話,立刻就可以獲利分紅。而投資股票期待分享利潤的話,大家最青睞的也是優先股,雖然價格高。
“將合並業務委托給摩根這種人,會不會被吃掉啊?”“百萬賭徒”此時像拿著一塊燒紅的炭,拿也不是,放也不是。
但他還是下定了決心。由於對摩根深懷戒心,他派遣友人,請來了一位叫作加利的名律師前往商談。 加利確實是一位很能幹的律師,而且蓋茲也是他的老主顧了,接受他的委托並非頭一次,當然結果每次都令人滿意。
接受這次委托後,加利忙開了,關於各種小型製鐵企業合並案的幕後工作,以及關於將那些為了鑽法律漏洞而遷往新澤西州的企業轉移工作,全由他一手包辦了。
即使身為律師,並且以精明能幹著稱,加利也從不間斷全家上主日教會。而且,他本人也從不幹買股票或賭博之類的投機勾當。 然而,禍起蕭牆,自從加利與摩根熟識後,就一直替摩根挖蓋茲的牆腳,使蓋茲蒙受了不幸的結果。
原來,自摩根接受美國鋼鐵鐵絲公司股東的委托進行明尼蘇達鐵礦公司的合並作業時,素有摩根“法務部長”之稱的律師史登鬆,就與加利的接觸頻繁。這也是一種機遇,或許是史登鬆對加利具有好感,而因此產生重大的影響也說不定。
自此以後,加利與摩根之間的深情厚誼,一直持續了15年之久。而摩根購買卡內基鋼鐵,加利在幕後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
蓋茲提出了這麼一個構想,那就是創設資金高達兩億美元的聯邦鋼鐵公司,將卡內基家族的資本排擠掉,進行中西部各州的鋼鐵企業的大聯合。此時,加利仍然是蓋茲的雇員,“食人之祿,忠人之事”, 他又被派往華爾街同摩根進行會談。
自從安東尼死後,有好長一段時間,原來的公司名稱一直用著。但現在,已經更名為摩根公司了。
“原來如此,要創設聯邦鋼鐵,對抗卡內基,那是非常好的構想,不過,你認為白鐵皮生意怎麼樣?感不感興趣呢?”摩根經過一段時期的觀察,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白鐵皮上。
“白鐵皮,白鐵皮嗎?” 加利冷不防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不禁有些張口結舌了。
“蓋茲確實是一位能力十足的倒鉤鐵絲專家。這的確相當不錯,不過以後在鋼鐵世界裏,軟硬製品全都得派上用場。比如建設大廈、建鐵橋、造船等。另外,你聽說過嗎?在底特律,有一位名叫福特的人,現在正大搞汽車生意,汽車是由鋼鐵和白鐵皮製成的。也就是說,雖然存在著軟硬兼施的製品,但一般家庭對軟鐵製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種時代已經就要來臨了。”
“是的。” 突然聽到摩根這一席剖析形勢的話,加利覺得摩根確實有眼光。
“在蓋茲的構想中,加上全美265家白鐵皮企業,將它們一並收歸己有, 創立一個聯邦鋼鐵企業,使它成為一個企業複合體,資金由他負責籌措。”
參與會談的史登鬆,不斷地注視著加利,鼓動他趕快答應。
聯邦鋼鐵成立的股東大會在紐約如期舉行了。大會結束後,加利被單獨邀請到麥迪遜街的摩根寓所。
由於鋼鐵合並企業一案,加利成為摩根和蓋茲之間的搶手人物。加利原先受雇於蓋茲,為他奔波效勞,至於摩根,則是因為業務而結識的。
在與摩根接觸了一段時間後,加利被摩根非凡的才能所打動,逐漸從蓋茲手下遊離出來,向摩根靠近,最後成為摩根的一員得力幹將。不過在此過程中,摩根確實使了一些小手腕。
“摩根先生,您讓我很為難。您預先不經我同意,就將我任命為您公司的總裁,這未免太讓我為難了。我在芝加哥的律師事務所裏,也拿著75000美元的年薪。而且,我的家人怎麼辦呢?他們不可能到紐約來。”
乍看之下,加利這個人確實與眾不同,能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保持清醒頭腦的能有幾個?但實際上,加利並非完全像他表現出來的那種見利不忘義的人。
“怎麼,你要辭掉這個總裁職務嗎?嗯,很好,不愧是加利先生。”
威嚴的口氣裏透著一絲揶揄。
“不,不是這樣的。最重要的是,對這個公司的提案人蓋茲要怎麼交代呢?他會非常生氣的。”加利想適當地推托一下,即使蓋茲知道也可以兩頭討好。
“這有什麼?從今以後,聯邦鋼鐵將是控製世界鋼鐵的大公司。那個賭徒有何德何能,能擔任這麼一家大企業的總裁?蓋茲一味隱瞞著他在以前投機上幾乎賠光老本的事;而且,這小子竟敢打我的主意,先將我打算買下來的肯塔基的路易斯鐵路據為己有,然後再高價賣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