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行業標準(3 / 3)

“這麼說,華森是以斯科特的代理人身份來訪的。”弗拉格勒得出結論。

弗拉格勒對南北戰爭之後爆發的匹茲堡周圍煤礦爭奪事件了如指掌,他馬上向洛克菲勒解釋道:“在斯科特還是陸軍助理次長時,他們借著運送賓夕法尼亞州的煤和軍隊的給養品,曾有很大的收獲。戰爭結束後,由於煤礦的過度開采,煤的積壓很大,使得行情暴跌,之後引發了非常激烈的運費競爭……”

此時,洛克菲勒的眼睛深處浮現出堅毅的意誌,在燈光下很清楚地看到他暗下的決心:一定不能讓石油界受製於鐵路界!於是洛克菲勒對威廉說:“讓華森進來吧!”

華森穿著一件紅背心和筆挺的大禮服,由威廉陪同走進洛克菲勒的房間。弗拉格勒坐在洛克菲勒的身邊。

華森說:“非常抱歉,深夜來訪,打攪了先生。我帶來了範德比爾特先生和斯科特先生的重要建議,他希望我們雙方攜手合作。”

“那請您把建議說說吧!”洛克菲勒不動聲色地說。

華森並沒有多加說明,便直接進入正題:“斯科特先生提議,運輸石油的所有鐵路公司與特定的石油業者進行聯盟。加入同盟的煉油商可以享受可觀的折扣。而規模小的煉油商不能加入,對他們將大幅度提高運價。”說完重點後,華森便緘默不語。

“哥哥,我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你覺得呢?”威廉已經完全讚同華森了,弗拉格勒的眼神中也流露出讚許的意思。

對於洛克菲勒來說,這無疑是夢寐以求的機遇。他看了看弗拉格勒,兩人心領神會。但是他掩飾住內心的喜悅,隻是以淡淡的口氣說:“先生,我們將認真考慮斯科特與範得比爾德先生的建議。”

威廉把華森先生送出了飯店。

“我們等著你們的答複,越快越好。”

送走弟弟和華森後,洛克菲勒向弗拉格勒說明了自己的意思:“雖然華森的建議不錯,可是我們一定不能讓鐵路掌握了控製權,如果那樣的話,他們就可以擅自提高運費。”

卡特爾是壟斷組織的最初形式,它是在各企業簽訂的協定下,各企業互相平行的結構體。有心之士早就預防到了壟斷的產生,各州議會通過的州法規定,美國各州不得設立控股公司。可是狡猾的斯科特到處活動,對賓夕法尼亞州議會施加壓力。

斯科特對於那些一貫接受賄賂、經常仰仗各種政治性捐獻的地方政客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經過四處奔忙,斯科特最後在濱州設立了控股公司。

斯科特本人另擁有一家撒克遜證券投資公司。他以此為跳板,在操縱股票時就有控製南方各鐵路的想法。另外,通過南北戰爭時期軍火調度的淵源,他同法國投機公司也有很深的關係。

就在斯科特以折扣運費為誘惑,與顧爾德的伊利鐵路聯合自己的賓夕法尼亞鐵路來拉攏長島的煉油廠的時候,巴爾的摩、俄亥俄鐵路和英國出資的亞特蘭大鐵路也聞風而動,也以同樣的條件來競爭。後來所有深入石油原產地的鐵路都加入了運費折扣大戰,情況對斯科特來說日趨嚴重。

同盟很快建立起來了,它是企業統一聯合體這種特殊壟斷形式的開端。母公司是一個控股公司,在2000股的股份中,洛克菲勒一方占有900股,占有絕對優勢,控製大權實際掌握在洛克菲勒手中。他列出了加入同盟的12家煉油廠的名單,這就是所謂改造南方公司。

斯科特在事先做了妥善的安排。他與範德比爾特及古爾德等鐵路締結了一個秘密協定。該協定確保斯科特的鐵路公司有45%的運輸比率,而紐約中央鐵路,包括湖濱鐵路與伊利鐵路的運輸比率限製為275%。

洛克菲勒提出一份列入控股公司的公司名單,問弗拉格勒說:“到底應該吸收哪些石油企業加入控股公司呢?”

弗拉格勒對此也很頭疼,說:“怎樣選出適當的公司,實在是一門學問。那些未被列入名單的企業成為運輸戰中的失敗者,他們將麵臨滅亡的危險。可是如果這些名單以外的企業勢力過於強大,那麼他們可能聯合起來,組成另外的卡特爾,這又是個大問題。”

經過謹慎小心的商議,最後洛克菲勒列出12家公司的名單,參加聯盟的企業全是在市場上占有率較大的。參加者相互交換了備忘錄,並起誓保守秘密,信守合同。於是,美國工業史上最殘酷的“死亡協定”簽訂了。

改造南方公司與鐵路大聯盟之間也簽訂了運費秘密協定。於是沒有聯盟的中小型煉油企業一定要付出兩倍於公定價格的費用,它們之後會因此而被淘汰。

普法戰爭結束後一年,鐵路大聯盟的秘密最終被揭穿了。

“鐵路公司想搞垮石油原產地嗎?”人們議論紛紛。當地報紙也載文揭露,分別以“小偷”、“騙子”等標題寫出係列報道,一時間石油原產地的人們嘩然。

在泰塔斯維的歌劇院聚集了3000多人,其中有采油者、當地煉油者及石油掮客,甚至包括城市的銀行家和零售業者,他們共聚一堂,共商對策,他們麵對的是一場死亡與生存的戰爭!經過協商,他們擬訂了抗議書並分別寄給各鐵路董事長。

收購戰中的得力助手

生產石油地區原本是農田或曠野荒山,現在成了油井。似乎每家院子到處都是金子的源泉,農民與木材商染上了暴發戶的惡習,逐漸走向奢侈,直至被洛克菲勒吞並為止才改變這種惡習。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他們不願意親自寫最簡單的問候信,寧願花費驚人的價錢來拍電報。1835年摩斯發明了電報機,1840年阿姆斯壯開發出水力發電,兩者互相配合。1858年架設了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德雷克開采石油成功之後,產油地區馬上設立了一個電報局。

經過千辛萬苦才開發出來的油井,本應保持10桶的日產量,但是他們為了追求更多的利潤,放棄了這些低產的油井,另尋新井,他們宣稱“生產效率太差”的油井應該被拋棄。

對邊際效用這些人完全不顧,極盡浪費之能事,如此一來,產油河地區的木材商或農民與投機商人沒有太大的差別。他們恨不得土地或設備能立即給他們帶來百分之百的利潤,連開采出來的原油也堅持以現金來交易。這充分反映了這些農民的愚昧、焦躁和不安。

石油市場行情的暴跌,使生產者很快就意識到生產過剩的嚴重性,他們決定在半年內不準開采新油井,如果半年後還不能解決生產過剩,就再封鎖一個月。

目前生產地區的企業家麵臨著嚴重的困境。首先向歐洲輸出原油的途徑行不通了,因為在歐洲市場有一種新科技的煤液化油上市了。由於它價格低廉,而且性能良好,所以排擠了這裏產的原油。

此時,洛克菲勒作出了令人費解的決定:以每桶475美元的超高價向原產地者同盟收購原油。於是,馬上有許多聞風而動的“夜貓”出現了,“自我約束”早被他們拋到腦後了。與此同時,洛克菲勒也派出了大批的掮客。

這些掮客的皮包裏塞滿了現金,洛克菲勒要求他們“買現貨”,掮客們對那些生產者說:“標準石油公司每天將以現金收購15000桶原油,快和標準石油公司簽約吧!”

盡管同盟方麵發現了情況不妙,拚命勸阻:“標準石油公司是條大蟒蛇,大家千萬不要上當!”但是原產地業者對這些警告充耳不聞,原因是誘餌實在太迷人了。

原產地者看也不看就定了合約,為了應付這突如其來的好景,他們又紛紛開采新油井。可是在簽訂的合約中標準石油公司並未保證永遠保持475美元的價格。

由於石油行情的變化不定,所以無法預測市場的價格變化,因為供需變化狀況無法確定。洛克菲勒自然不會白白做出蠢事,他這一招就瓦解了生產者同盟的防線。

當標準石油公司保證每天購進15000桶原油,並已購進了20萬桶後,突然宣布中止合約。維持了兩星期的搶賣熱潮便告結束,原產地的好景消失了。

原產地業者紛紛要求作出說明,標準石油公司答複:“供過於求的狀況已破了曆史最高紀錄,這是你們的責任,而且因為你們大量到處拋售原油。現在我們可以出價每桶25美元,到下個星期假若每桶高於2美元我們就不買了。”

“到處大量拋售”這句話好像在暗示“隻要賣給我標準石油公司,價格就不會下跌!”

事實上,原產地方麵在洛克菲勒提出每桶475美元的價格後,各家瘋狂擴采,等到發現上當後,日產量已高達5000桶。所以即使這樣也沒有辦法,隻好解約。這些企業在解約後相繼破產,對於洛克菲勒來說此舉正中下懷。

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是紐約中央鐵路最大的客戶。因為與其他小型的石油公司相比,它每天的輸送量達60多輛,沒有一個月的貨運量低於18萬桶。因此即使付出較高的折扣,對於鐵路公司來說還是沒有遭受損失。

洛克菲勒在兼並公司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得到很多優秀人才。對洛克菲勒來說,他們都是無價之寶。他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為打造洛克菲勒的石油王國立下赫赫戰功。

洛克菲勒在收購查文斯·普拉特公司的時候,該公司的亨利·羅傑斯來到他的麾下。羅傑斯曾是鐵杆的洛克菲勒反對派,他領導紐約的煉油商組成聯絡委員會,堅決反對洛克菲勒組建的南方開發公司。現在卻心甘情願地投奔洛克菲勒。

羅傑斯是一位銳意進取、非常有活力的人,也是一位管理上的多麵手。他是標準石油公司的重要領導成員之一,曾先後負責過標準石油公司的原油采購、管理運輸和製造部門,他還為一種從原油中分離石腦油的重大工藝申請了專利。不過後來與洛克菲勒發生了衝突。

亞吉波多比洛克菲勒小9歲,個頭不高,長著一張娃娃臉,是一位浸禮會牧師的兒子。10多歲時,因為父親拋棄了家庭,他一個人來到泰塔斯維,參與到煉油業中。他以 800美元起家已逐步達到每月生產 25000桶的規模。

亞吉波多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講起話來聲如洪鍾。極少欣賞什麼人的洛克菲勒卻非常喜歡這個小夥子,千方百計把他挖過來。可是,亞吉波多以前卻是洛克菲勒最激烈的反對者。

當鐵路大聯盟的秘密揭穿後,煉油商聯合起來進行抗議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亞吉波多,在他的倡導下成立了生產者聯盟。他還提出一項政策:大封鎖,即原產地拒絕向同盟的成員提供原油。他還印出30000份傳單,分別送往華盛頓聯邦議會和賓州議會及法院。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亞吉波多每次在飯店投宿時,旅客登記簿上都會留下他獨特的簽名:“亞吉波多,每桶4美元。”

每桶4美元是原油生產者聯盟提出的價格,亞吉波多用這種方法為生產者聯盟做宣傳,他本人的名氣也直線上升。他在劇院發表措詞激烈的演說,讓聽眾群情激憤。

他還鼓動示威群眾和報社記者,向議會呼籲:取消改造南方公司。報紙上也連篇累牘地以醒目標題報導石油大戰,刊登討伐文章。

麵對強大的反對力量,洛克菲勒有些招架不住了。大同盟的始作俑者斯科特首先退縮,緊接著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也發表講話。賓夕法尼亞州的立法機構終於通過了一項撤銷改造南方公司的法案。

亞吉波多和他的生產者聯盟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然而,受到沉重打擊的洛克菲勒並沒有放棄,他用合法收購的辦法買下克利夫蘭22家煉油廠;他還成功地拉攏石油客商,打破了石油產地的大封鎖,產油商們爭著把原油賣給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也因此感覺到亞吉波多的潛力,於是請華森到小夥子下榻的飯店裏去拜見。

“聽說您的簽名很有趣。”華森試探著問亞吉波多。

亞吉波多並不領情,他慷慨陳詞:“每桶4美元,這是我們原油產地生存的唯一要求。停止你們的秘密協定吧!並承認這個價錢。否則,我們就走著瞧吧!”

“我帶來了一個建議,你願意加入改造南方公司嗎?那樣的話,你既可享受優厚的股份,又能得到運費的折扣。”華森亮出底牌。

亞吉波多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我不會接受你們的誘惑。你們還想把產油區的人逼到什麼地步才能停止?送客!”

當26歲的亞吉波多再次出現在紐約的一家豪華飯店時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最終還是敗在洛克菲勒手下。他對於原油產地的混亂不堪,對產油商們的急功近利、沒有頭腦感到萬分沮喪。

洛克菲勒在一個房間裏會見了亞吉波多,他滿麵笑容地握住亞吉波多的手,請他坐在沙發上,然後倒了一杯香檳酒遞在他手上,目光溫和地望著對方,誠懇地說:“我一向認為您是最精明、最能幹的年輕人,我對您的能力很欽佩。”

當他們談到未來石油業發展的前景,洛克菲勒的宏圖大略和魄力讓亞吉波多深深地折服,亞吉波多的一些新見地也讓洛克菲勒大力讚賞。他們談得很投機,最後熱情地擁抱在一起,愉快地共進晚餐。

“是不是反對過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難得的人才。”洛克菲勒對弗拉格勒說。他有這樣的膽識和胸懷,正是他高人一籌之處。在他的一生中,有不少反對過他的人最終成了堅定的盟友。

1874年的秋季,一個名叫埃充森的石油公司在泰塔斯維成立,它的董事長是亞吉波多。因為他是生產者聯盟的領袖,同行們都前去祝賀,開業典禮異常隆重。

亞吉波多穿著筆挺的西裝,興高采烈地與同行們碰著酒杯,心安理得地聽著喜慶的祝詞。沒有人懷疑他有什麼特殊的背景。

亞吉波多開始拚命收購煉油業的股票,也許是因為收購得太多、太猛了,漸漸地引起人們的懷疑:“他是不是洛克菲勒的代理人?”“他是不是想吃掉原產地的小煉油商?”

也有人問他:“亞吉波多,您怎麼會有那麼雄厚的資金啊?”

亞吉波多輕鬆地笑著說:“我向紐約一家銀行貸了款。”

“也許是美宇石油公司給的錢吧?”有人譏諷他。

亞吉波多卻不加理會:“對不起,我很忙。我們先不談這個話題吧!”

石油原產地的人對洛克菲勒防備有加,甚至充滿仇恨。他如果親自出麵收購,成功的希望幾乎等於零。但是如果亞吉波多出麵做標準石油公司的代理人,那是再好不過的辦法了。因為在石油原產地,亞吉波多一向是威望很高、備受喜歡的人物。

亞吉波多選擇了一個適當的機會,在家裏備上豐盛的酒宴,把泰塔斯維的煉油商們請到家裏。這些煉油商都是年輕人,他們不停地舉杯,大聲地說著俏皮話和引人發笑的故事,氣氛非常熱烈。

等到酒酣耳熱之際,亞吉波多站起來,用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全場,用誠懇的態度說:“弟兄們,我們一直是同甘苦共患難,今天既然我看清了一件事,我就有義務提醒大家:今後我們在產油區再搞獨立經營是越來越困難了。有的公司不是已經倒閉破產了嗎?與其等待破產,不如把我們的廠子換成有發展前途的大公司股票。”

熱烈的氣氛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笑容凝固在煉油商的臉上。

“現在,最有發展前途的公司是石油公司,它的實力我們任何人都無法相比。擁有它的股票,就是擁有了財富,擁有了穩定,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加入石油公司後,你們仍會保留原來的職務。”

亞吉波多這位原生產者聯盟的領袖,終於撩開神秘的麵紗,露出了自己的真麵目。

煉油商們麵麵相覷,接著就像亂了營似的,相互間探討著出路問題。他們漸漸地明白了,這時亞吉波多手中收購的股票足以左右他們中的任何人,你是心服也罷,被迫也罷,出路隻有一條,那就是加入標準石油公司。

這些人帶著疑惑、恐懼,還有怨恨,都乖乖地按照亞吉波多的指揮棒去做了。有幾家硬撐著保持獨立的廠家,最後終於宣布破產。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亞吉波多就買下或租賃了27家煉油廠。後來在餘下來的三四年裏,他又把剩下的獨立煉油廠也收到了標準石油公司的麾下。

洛克菲勒終於擁有了產油區的全部煉油廠,而在這場收購大戰中,功臣是亞吉波多。從此,亞吉波多很快晉升為標準石油公司的副董事長,成為洛克菲勒最得力、最信任的助手。而且洛克菲勒退休後,他便出任了第二任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