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9
地球能毀滅嗎?
幾個世紀以來,一些恐怖預言家曾對地球的未來提出許多令人恐懼的厄運性預言,有些預言則過於危言聳聽,有些預言卻並非不有道理。
地球能否毀滅?想必生活在我們這顆藍色星球上的每一個地球人都會關注這一事關人類命運的大問題。要回答這一問題,並非三言兩語就能辦得到的,這取決於諸多因素。可以說,能導致地球甚至全人類毀滅的諸因素是:
一、星球撞擊毀滅說
有些天文學家認為,宇宙間星球互撞是常有的事,月球和土星、木星的一些衛星表麵,迄今留下的大量隕石就是一個見證。要知道,這種星球碰撞分為自然性碰撞和人為性碰撞兩種。自然性碰撞當然是某些星球在運行過程中脫軌進入地球軌道與其相撞。英國牛津大學天文學家維克托·克拉布推測,地球與太陽係中的彗星群之間,早該發生一場猛烈的碰撞,在100年內發生一次是確定無疑的。一旦地球與彗星相撞,我們人類勢必慘遭一場破壞力不亞於一場核戰爭的滅頂之災。
人為性因素則是指,已具有特異功能並已掌握了最先進的高科技的智慧生物,人為性改變某星球的運行軌道,使其與地球相撞。這一可能性極小,據悉,目前隻有生活在我們本宇宙中的第一星球上的高級智能人類才具有這種“神功奇能”。
二、太陽熄滅說
世人皆知,地球萬物之所以能夠存在,生機勃勃,其生命之源就是太陽。太陽一旦熄滅,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將不複存在。不過,請勿擔憂,據天文學家測算,太陽還可以繼續光照人間500億年。
三、太陽吞滅說
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任何一個天體,都有其誕生、成長、演化、毀滅的生命周期。太陽也不例外,總有一天要走向暮年,當太陽逐漸冷卻時,便開始膨脹。到那時,太陽的外邊緣可能會膨脹到金星的公轉軌道,最終會延伸到地球的公轉軌道以至把地球吞沒,最後將其化為灰燼。
50億年後太陽將變成紅巨星。在未來30~40億年內,地球表麵將會比過去熱得多。如果地球的平均氣溫升高10℃,那麼動植物體內的血液和汁液就會沸騰。不過,在10億年內,太陽並不會發生多大變化。
四、大水滅世說
氣候學家認為,就目前世界性生態危機的現狀和未來惡化的趨勢看,不僅大水滅世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正在加速向這一方向發展。由於世界性“人口爆炸”,社會不斷發展,全球性大氣汙染已使空氣中碳酸氣含量較之上世紀增加5~9倍,從而導致大氣“溫室效應”明顯增強,使全球平均氣溫逐漸升高。據預測,到20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2℃;到2025年將升高2~3℃;到2040年將升高3℃;到2050年將升高3~5℃。到21世紀,數千年形成的南北極冰川將因氣溫明顯升高而消融,世界海平麵將升高十幾米,甚至幾十米,許多地勢低窪的沿海城市將被淹沒,最終變成海底城。一些離海較遠城市將變成沿海城市。最後,地球上的一切生靈將被洪水吞沒而滅亡。
五、戰爭毀滅說
可怕的戰爭具有極大的殺傷力,特別是現代化戰爭——激光戰、電子戰、核大戰能摧毀全人類。如果全人類不盡早聯合、統一、走向世界和平,還在為了爭奪霸權和各自的利益發動戰爭,最終,人類必將用自己的手毀滅自己。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爆發,一場可怕的毀滅性核戰爭將是不可避免的。要知道,一顆氫彈的威力相當於20顆原子彈的威力,而我們這個小小的地球隻需4顆氫彈同時爆炸就能徹底毀滅。
六、外星人侵襲說
在廣袤無垠的空間總共存在6個宇宙,僅在我們所處的本宇宙中就有5顆星球上存在生命,其中有幾顆星球上的人類文明遠比我們先進和發達,早在幾萬年前他們就已乘坐飛碟來到我們的地球上,甚至已在月球背麵、火星、木星、土星等星球上建起飛碟基地並正在悄悄地潛入我們地球無人涉足的某些地方。有些外星人來我們太陽係是為了考察、探險和研究我們的文明星球,但有些外星人是抱有侵犯性目的,待時機成熟就將一舉占領我們惟一能生存的一席之地,人類若反抗,外星人將對地球發動星球大戰,徹底摧毀整個地球人類。彗木大碰撞
有一塊直徑在35千米的彗核,撞擊木星後,產生的裂焰升至1600千米高空,形成的撞擊點相當於地球麵積80%,釋放能量相當於3億個原子彈同時爆炸,在經過一連串撞擊後,木星上留下的直徑1萬千米以上的創麵就有8個。
彗星、流星這類小天體看似勢單力薄,卻往往有“驚天動地”的舉動。
彗星撞擊木星——這發生在我們眼皮底下的天體相撞事件、宇宙奇觀,想必大家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印象深刻。這次事件的肇事者,SL9彗星,即蘇梅克一列維9號彗星,是由美國的一對天文學家夫婦,卡羅琳·蘇梅克和尤金·蘇梅克,以及他們朋友和合作者,業餘天文學家大衛·列維在1993年3月共同發現的。他們當時發現了一顆新天體長相有點怪,一個拉長的壓扁的天體,經天文台觀測證實,確定是顆新彗星,隻是彗核已碎成21塊,串珠般一字排開,長達16萬千米以上,可以繞地球4圈了,就像一輛包括20來“節”車廂的“彗星列車”。從地球上看過去,長度相當於滿月直徑的1/30,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成為迄今為止形態最奇特的天體之一。
過去名不見經傳的SL9彗星,現在引起天文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興趣。他們認為敲碎SL9彗星的主宰不是太陽,而是“行星之王”——木星,SL9在飛向太陽係的路途中,曾一度與木星表麵接近到隻剩4萬千米,與中心相距11萬千米,要知道,在木星周圍大體存在19萬千米的“轄區”,木星的強大潮汐作用擔當著管理工作,既然SL9成了不速之客,木星也就施展威力把本來凝聚力就比較弱的來客碾碎了。
緊接著,美國哈佛·史密鬆天體物理中心的馬斯登等人,預告了一個更驚人的消息:根據計算出來的彗星軌道,SL9正處在一條最終將與木星相撞的軌道上。1994年7月下半月的某個時候,彗星碎片將在好幾天裏頻頻撞向木星,形成空前的宇宙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