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熱帶雨林(3 / 3)

箭毒木主要分布區域熱量豐富,長夏無冬,冬季無寒潮影響或寒潮影響甚微。年平均氣溫多為21℃至24℃,年降雨量1200毫米至2700毫米,幹濕季分明或不太分明,空氣濕度較大;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以上。多生長於花崗岩、頁岩、砂岩等酸性基岩和第四紀紅土上,土壤為磚紅壤或示紅壤。

箭毒木可組成季節性雨林上層巨樹,常挺拔於主林冠之上。其根係發達,基部具有高大的板根係。

板根是熱帶雨林中的一些巨樹的側根外向異常次生生長所形成的一些翼狀結構,形如板牆,起附加的支撐作用。板根通常輻射生出,以3條至5條為多,而且負重多的一側板根也較為發達。

箭毒木不僅樹幹高大粗壯,十分沉重,還是淺根植物,而基部的高大板根係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其“頭重腳輕站不穩”的難題,這也使它的抗風能力也大大增強。風災頻繁的濱海地帶,孤立木也不易受風倒,但生長高度往往比較矮。

盡管箭毒木說起來是那樣的玄乎、可怕,實際上它也有很多可愛、可用之處。

箭毒木的樹皮特別厚,富含細長柔韌的纖維,可以編織麻袋和製繩索。它的材質很輕,可作纖維原料。經過處理,它的樹幹還可以作為軟木使用。

雲南西雙版納的少數民族還常巧妙地利用它製作褥墊、衣服或筒裙。將樹皮剝下後,一般要放入水中浸泡一個月左右,再放到清水中邊敲打邊衝洗,這樣做可以除去毒液,脫去膠質。

之後,將其曬幹就會得到一塊潔白、厚實、柔軟的纖維層。用它做的樹毯、褥墊舒適耐用,睡上幾十年還具有很好的彈性;用它製作的衣服或筒裙既輕柔又保暖,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

此外,箭毒木的毒液毒性雖毒,但其成分具有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輸出量的作用,在醫藥學上有研究價值和開發價值。

人們可以從其樹皮、枝條、乳汁和種子中提取強心劑和催吐劑,這種植物在治療高血壓、心髒病等方麵有獨特的療效。

箭毒木是組成我國熱帶季節性雨林的主要樹種之一,為了保護箭毒木在內的熱帶雨林資源而建立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保護基金會,已經在西雙版納生態州建設、環境改善及熱帶雨林保護與恢複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此外,林業部門也對各地發現的箭毒木古樹建檔管理並將其列為保護對象,以此來提高人民的保護意識,從而更好地保護這些珍稀資源。

西雙版納雨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近2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既雲集了5000多種熱帶動植物,也生長著大象、綠孔雀、長臂猿、野牛等珍禽異獸。這些都是大自然在西雙版納上精心繪製的美麗畫卷,可以讓人們完全領略到熱帶風情。

步入西雙版納雨林,映入眼簾的便是具有熱帶地區特色的植物:錯落而有序的椰樹,油棕、蒲葵、魚尾葵、檳榔,巨大的樹葉隨風飄蕩,密密匝匝的森林遮天蔽日。許多不同的樹幹和藤蘿上掛滿了形形色色、琳琅滿目的小型植物,花季時樹上繁花似錦、五彩繽紛,猶如一個空中花園。

拓展閱讀

相傳,很久以前,在雲南省西雙版納有一位勇敢的傣族獵人。一天,獵人和夥伴們外出打獵時,遇上了一隻猛虎。機敏的獵人爬上了一棵大樹,匆忙間折斷一根樹枝就使勁朝猛虎的嘴紮去。結果,奇跡發生了,老虎立即倒地而死。原來他上的是“見血封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