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黑龍江火山(1 / 1)

海口、黑龍江火山

遠古的瓊北火山爆發,使得這裏遺留下了一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群,名為石山火山口。它就似一座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彙集了火山的所有神秘與美好。

石山火山口位於海南島北部,毗鄰海口市,與瓊州海峽相依相望。富饒的生態環境、美麗的奇特景象,使得它成為海南省優秀旅遊景點之一。

美麗的火山,古老的噴發

據地質學家考證,瓊北火山最早噴發於新生代早第三紀,最後一次噴發是在第四紀全新世,距今約1萬3千年前。雖然曆經萬年滄海,大地變遷,但這裏仍保存了36座環杯錐狀火山口地貌遺址,其中馬鞍嶺火山口海拔222.8米,為瓊北最高峰,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

火山熔岩隧洞神秘奇幽。火山群內有火山熔岩隧洞幾十條,以仙人洞、火龍洞和臥龍洞最為壯觀。仙人洞位於石山鎮榮堂村,全長1200米,因傳說道士在洞中修煉成仙而得名。

仙人洞曲徑通幽,洞中有洞,天外有天。火龍洞洞口古榕蔽日,洞中熔岩石乳千姿百態。臥龍洞平坦寬闊,洞中可同時開進兩部大卡車,可容納一萬多人。

海口石山火山群以火山成因的典型性、類型的多樣性、形態的優美性、礦泉的珍稀性,以及火山生態的完整性而成為國家重要的地質遺跡。

20世紀80年代初,石山火山口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9月27日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世界旅遊日活動的主會場。2004年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準建立“國家地質公園”。

數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為這裏積蓄了極為豐富的火山資源:美麗的火山、神奇的溶洞、完美的生態、古樸的人文。除此之外,舒適宜人的氣候,恬靜清新的空氣,處處可見的泉水等,構成了人們旅遊、居住的好地方。

如今的石山火山口已被建造成一座具有火山文化、生態園林、特色建築的主題公園。這裏的火山生態廣場、氣勢恢宏的登山道、千姿百態的古樹長廊、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口遺跡,還有純樸的鄉土風情、特色的手工藝品、山鄉美食等,已成為了海口市近郊的旅遊熱點,是海南省優秀旅遊景點之一。

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火山群是中國著名的第四紀火山群。一般認為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組成,而如果加上火山區西部的蓮花山,五大連池火山群就應由15座火山組成。

該火山群火山岩分布麵積達800多平方千米,其中近期火山包括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兩座火山均由高鉀玄武質熔岩岩盾和錐體構成,總麵積約68.3平方千米,熔岩盾是火山主體。

老黑山火山坐落在波狀起伏的丘陵低地及白河河穀之上,海拔515.5米,總麵積約58.8平方千米,平麵形態由於受熔岩流溢出方向、溢出量及古地形的製約,所以總體成不規則盾狀。老黑山整體為一套疊錐,火山錐中央有一向北西傾斜不對稱的漏鬥狀火口,火口內壁陡峭,火口深136米。

老黑山錐體主要由火山渣、火山集塊岩、火山角礫岩、火山灰和浮岩組成,其間夾有薄層熔岩。

火燒山位於老黑山北東約3千米處,為一套疊式錐體,疊覆在老黑山熔岩北東邊緣之上。火山海拔340米,麵積9.5平方千米。熔岩流主體向北流淌,溢出體積0.26平方千米,火山錐坐落其上,碎屑物體積約0.008平方千米。

火燒山是一個塌陷的火口,火口內壁陡峭,火口底低平,直徑400米,火口深63米。其錐體主要由火山集塊岩、火山角礫岩、火山彈、熔岩餅和火山渣組成。

老黑山和火燒山代表了富鉀火山岩帶的最新活動,1719年~1721年的噴發距今還不到300年,是我國活火山中有曆史記載、噴發時間和地點最為確切的一處活火山。

五大連池火山群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和各種火山熔岩構造,如多層流動單元構造、結殼熔岩構造、渣狀熔岩構造、噴氣溢流構造(噴氣錐和噴氣碟)、熔岩隧道構造等,以及浩渺的熔岩海,堪稱火山奇觀,再加上區內特有的兼為飲用與治療的碳酸泉,使其成為了旅遊觀光和治病、療養的著名火山風景區。

拓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活火山,海拔3140米,為島的最高峰,當地人奉為聖山。火山位於巴厘島的東北部,自於1842年噴發後熄滅,其後50年有過小噴發一次。1963年3月18日大噴發,熱浪高達1萬米,火山灰在4000米高空彌漫全島,熔岩摧毀了山麓森林和村莊,火山灰揚撒全島,破壞了15座橋梁,600平方千米農田,致使1600餘人喪生,8.6萬人失去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