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堡的蜀將之謎
臨洮的廖化堡
廖化堡位於甘肅省臨洮縣城南10千米的玉井鎮店子街東南的山上,西、南、北三麵是懸崖,背靠玉井峰,居高臨下。為什麼古堡以廖化命名呢?經曆了千年,它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秘密呢?
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曾寫道:“秦長城西起臨洮。”可見,臨洮這個名稱由來已久。但那時的臨洮並不是指今天的臨洮,而是指今天的岷縣。
廖化堡的城牆高大,城長不足40米,寬約30米。曆經千年風雨,城牆依舊很寬,最窄處也有一米。
據介紹,古城附近曾出土過一些文物,其中一把大約0.5米長的鐵戟最為令人驚奇,此外還有些小石磨及五銖錢等物品。這說明廖化堡是座軍用性質的城堡。
三國蜀將修築古堡
廖化堡的位置正好在山與川的交界處,它的西、南、北三麵都修建在懸崖上,隻有一麵靠山坡。從地理角度看,一座好的城堡或者烽火台,其位置必定是一塊地域內最好的地方,必須要有開闊的視野,充足的水源,易守難攻的地形……而這些條件廖化堡都具備了。
這裏為何叫廖化堡呢?民間傳說,三國時期蜀國將軍廖化率軍修築了此堡,並駐守此地,因此人們都稱此地為廖化堡。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襄陽中盧(今湖北省襄樊人),向來以勇敢果斷而著稱。關羽兵敗後,廖化歸屬東吳,他使了一計“詐死”,“攜持老母晝夜西行”。
在秭歸他遇到了東征的劉備,被封為“宜都太守”。據推算,廖化至少活了90歲,是為數不多經曆了魏、蜀、吳的興衰的人物。人們通常把廖化同黃忠、嚴顏並稱為“蜀國三老將”。
廖化堡的曆史故事
據《臨洮縣誌》記載,廖化的確曾在臨洮駐守過,他是跟隨薑維北伐來臨洮的。然而,廖化並不駐守在廖化堡,而是駐守在距廖化堡5000米的侯和城。侯和城所處的位置在嵐觀坪上,是扼守洮岷方向的要隘。
在古人眼中,嵐觀坪是一塊伸向洮河岸邊的長條狀地形,占據此地可以控製進出洮岷的咽喉,而廖化堡隻不過是侯和城的前哨而已。廖化堡的修建和選址,完全體現了廖化的謀略。
其實,讓廖化駐守這裏的真正原因,並不是為了同魏軍對抗,而是為了守住蜀軍的後路。可見,他在薑維心中分量不是一般的重。嵐觀坪的南麵,就是抹邦川,是通往四川省的重要通道。
公元262年,鄧艾進攻洮陽,即今甘肅省臨潭縣,薑維在侯和城被鄧艾擊敗,廖化堡也隨之失守。薑維不得不退往遝中,即今甘肅省迭部縣境內屯田。
這次失利,蜀漢朝廷更加不信任薑維。次年,薑維得知魏軍大舉攻蜀,奏請張翼、廖化駐守陽平關和陰平橋頭,結果被拒絕,直接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一座古堡,一段往事,就這樣留在了洮河岸邊,也留在人們的心中。正如歌詞所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拓展閱讀
甘肅臨洮廖化堡附近曾出土了一些曆史文物,有長約1.5尺的鐵戟、兩塊小石磨及五銖錢、磚瓦殘片,等等,那把鐵戟似乎讓人想起東漢末年曹操部將典韋來,它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古堡是一座軍用性質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