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富庶的長江下遊地區
長江下遊經江西、安徽、江蘇,在上海接納最後一條支流黃浦江後注入東海,長約835千米,流域麵積共約13萬平方千米,是長江水量最大的河段。長江下遊平原,包括蘇皖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平原,是全流域最富庶的地區。
長江下遊段江闊水深,多洲灘。江陰以下,長江進入河口段。江麵寬由1100米逐漸展寬到5000米以上,至由崇明島分隔而成的南支、北支江段,南北兩岸之間的江麵寬接近100千米,是一片江海難分的景象。崇明島麵積1000多平方千米,在我國沿海眾多島嶼中,僅次於台灣島和海南島,是我國最大的沙洲島,已有1300年的曆史。
江陰市,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位於華東,江蘇南部,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北端。東接張家港,南臨無錫,西連常州,北對靖江。555年,在這裏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始。
江陰枕山負水,襟帶三吳,處於“蘇錫常”金三角的中心,城江同在,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芙蓉城”之稱。
江陰地處長江咽喉,是曆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河湖海聯運換裝的天然良港。江陰市位於蘇南沿江,總麵積98000多平方千米。
崇明島地處長江口,在我國沿海眾多的島嶼中,僅次於台灣島和海南島,是我國第三大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河口衝積島,最大的沙島。崇明島海拔3.5米至4.5米,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舉世聞名的魚米之鄉。
傳說,月光菩薩就降生於崇明島。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的協侍,又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降生於崇明島,這一傳說給崇明島披上了一重神秘的色彩。每當人們來到崇明島,水清風柔,身臨其境,就像整個身心都被其洗滌、淨化。這裏到處都有未經人工斧鑿的天然風光,旖旎多姿,美不勝收。
崇明島的最大特色是島身形狀遷徙無常,始終處於迅速的演變過程中。崇明島不像基岩島嶼,千百年來基本上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它自始至終都在不斷演變。
長江下遊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泊棋布,向來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蠶絲、魚蝦等,是我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在長江下遊有許多城鎮密集,更有許多重要城鎮。南京曆史悠久,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鍾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
由於長江受到潮汐的影響,在安徽大通以下600千米處,成為坍岸最嚴重的河段。長江每年挾帶大量的泥沙至河口,因流速平緩和受海潮頂托影響而沉積,形成沙洲、沙壩,使河口淤淺成“攔門沙”,河道分汊,兩岸形成沙嘴,河口三角洲陸地向大海伸展。長江口河道在徑流、海潮、泥沙和地轉偏向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及由此引起局部河床的衝淤變化,均會導致河道經常演變,長江的主汛道南北往複擺動不定,這也給海運事業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
長江流域幅員遼闊,江湖眾多,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它既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也是我國總體經濟實力最為雄厚的地區。
拓展閱讀
在鎮江附近交彙於長江的南北大運河,貫穿冀、魯、蘇、浙四地,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係。這項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北至北京,南抵杭州,全長1794千米,其中裏運河和江南運河在長江流域。
古代人民開鑿的這條大運河,千餘年來,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包羅萬象的長江流域文化
長江文化是一種以長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為優勢,以生產力發展水平為基礎的文化體係。在長江文化這個大整體中,根據流域內局部的和地區的多樣性,可將其劃分多個文化區。
主要有巴蜀文化區、滇文化區、貴州文化區、兩湖文化區、閩文化區、江西文化區、江淮文化區、吳越文化區、嶺南文化區和桂文化區。
在眾多文化分區中,以巴蜀文化最為壯觀和最值得注目,其青銅器更是較曆代豐富。巴蜀地區就是現在的四川地區,是一個氣候溫和多雨的地域,十分有利於農業生產。
四川自古以來便有“天府之國”之稱,但四川“其地四塞,山川重阻”,這種地理上的封閉性和其文化特征上的開放性,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自然也對巴蜀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從巴蜀文化的發展進程來看,巴蜀文化始終是長江文化中的主體文化,在長江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滇文化區,又稱雲南文化區,地形地貌錯綜複雜,氣候屬亞熱帶——熱帶高原型濕潤季風氣候,各地差異很大。是我國居住民族最多的一省。
滇文化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曆史。“東方人”和元謀人的發現,表明在人類的童年時代,雲南地區就有原始人群活動。而近年來該地區一大批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出土,則有力地推翻了雲南地區在史前時期是“茫荒異域”的傳統偏見。而這一時期生活在洱海區域“稻作民族”,還創造了非常發達的、豐富多彩的稻作文明。
在公元前1150年左右,雲南劍門地區已走近文明社會的大門。而晉寧、江川、安寧、楚雄、祥雲、大理、永勝等地相繼發現的大批青銅器,表明雲南古代存在一個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其青銅器的製造技術水平較之中原和長江流域並不遜色。到後來,雲南的“哀牢夷”和“白蠻”等民族在滇文化的基礎上,又大量吸收了先進的漢族文化,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南詔文化和大理文化。
貴州文化區,又稱黔文化區或黔中文化區。其境內的沅江、烏江和赤水河,都是長江的重要支流。貴州在古代被蔑稱為“蠻貊之邦”。但據考古發現,貴州境內早在五六十萬年前就有了人類生活。
其境內的舊石器時代觀音洞文化,與湖北大冶發現的石龍頭文化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貴州境內已有越人先民的分布,他們主要集中在烏江以南地區。這一地區發現的雙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就充分表明了它與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古文化的關係。
兩湖文化區,在曆史上先後被稱為荊楚文化區和湖湘文化區。地處長江中遊,以洞庭湖、湘江為中心,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兩省。自古以來,這裏就是我國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有“楚塞三湘接,荊門九脈通”的說法。
兩湖地區的曆史,可以推溯到舊石器時代。“鄖縣人”、“長陽人”等的發現,表明早在幾十萬年前,這裏就是遠古人類的重要活動地區之一。
傳說中的三苗就主要活動在這一地區。彭頭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和較晚的屈家嶺文化,以及更晚的季家湖文化、石家河文化,都可能是三苗的文化遺存。這裏在夏商時期已進入文明時代。
閩文化區又稱為福建文化區。福建地區早在1萬年以前就有古人類活動。到了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000年的曇石山文化,在某些文化因素和特征上,已比較接近於鄰近地區的良渚文化。
江西文化區又稱贛文化區,位於長江中下遊以南,鄰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福建等省。其分布範圍集中在江西省境內的鄱陽湖和贛江流域一帶。
江西地區的文化具有悠久的曆史。在樂平縣湧山岩和安義縣城郊,發現了舊石器晚期的打製石器,說明距今四五萬年前,贛江流域已有遠古人類活動。
江淮文化區又稱兩淮文化區。以巢湖為中心,其範圍大致包括今天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等地,處在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交流的過渡地帶,是連接我國南北文化的走廊與橋梁。
江淮地區有著悠久的曆史文明和豐富的文化遺存。早在更新世晚期,江淮地區就有了古人類的活動。新石器時代,這裏又出現了獨具地域特色的潛山薛家崗文化和蘇北青蓮崗文化。
吳越文化區又稱江浙文化區,以太湖流域為中心,其範圍東臨大海,西臨彭蠡,與兩湖文化區、江西文化區接壤,北與江淮文化區隔長江相望,南鄰閩台文化區。
吳越文化的淵源可以推溯到舊石器文化時期。到了新石器時代早期,吳越文化區內相繼產生了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和南京北陰陽營文化等。三支自成係統的原始文化,其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充分表明長江下遊的吳越地區也是中華古代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時期,吳越地區的文化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率先進入文明時代,“從而翻開了中國東方文明的曆史”。並在宗教、禮製和工藝等方麵,對中原地區的商周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進入夏商時代,作為良渚文化後繼者的馬橋文化最終與湖熟文化融為一統,使整個吳越文化區的文化麵貌趨於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文化隨著吳、越兩國的強大,相繼稱霸於中原,遂著稱於世。
青銅冶煉、造船、航海、紡織、稻作農業、漁業等物質文化,都在當時居先進行列。後來,吳越文化先後融入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之中,其特征逐漸開始淡漠。
魏晉南北朝時期,吳越地區在北方動亂不定之時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局麵,故文化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並成為南朝的文化重心,其水平已達到或超過了同時期的中原文化。
隋唐時期,隨著大運河的開通和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吳越文化的地位也日顯重要,到唐中葉以後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文化區。
到了五代和兩宋時期,吳越文化得到了全麵的發展。而北宋,更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及“兩浙之富,國用所恃”之說。
元明清時期,是吳越文化的鼎盛期,其水平在全國首屈一指,時有“東南財賦地,江浙人文藪”之稱。
嶺南文化區地處我國最南端,瀕臨太平洋,獨特的地理特征,奠定了嶺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嶺南曾一度處於相對孤立、閉塞和落後的狀態,很難從鄰近文化區中獲得先進的文化因素,並且難與其進行文化交流;又由於它瀕臨海洋,容易受到海外文化的強烈衝擊和影響,使其具有一種開放性、兼容性、善變性的文化特征,富有冒險創新精神。
嶺南文化可以遠溯到舊石器時代。在曲江縣馬壩區獅子岩出土的“馬壩人”頭骨化石,是目前廣東境內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
到了新石器時期,長江文化已經成為嶺南地區的主體文化。如廣東新石器中期遺址發現的彩陶,就與我國東南沿海或長江流域的彩陶有關。而廣東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峽文化遺址發現的有肩石器、幾何印紋陶、幹欄式建築及栽培稻等,都說明了它與長江文化的一致性。
大約在商代末年,嶺南地區已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嶺南的青銅器時代已經曆了數百年的自身發展,加上吳越文化、楚文化等的影響和滲透,終於出現了奴隸製的生產關係,文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秦代靈渠的開鑿,不僅溝通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係,而且成為嶺南文化汲取內地先進文化成就的主要生命線,揭開了嶺南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嶺南文化在內地文化的影響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唐代高僧禪宗六祖慧能,著有六祖《壇經》流傳於世,使印度佛教中國化。
唐宋時期,嶺南繼續向前發展,並成為長江文化與域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據點,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這就是具有平民傾向、充滿商業色彩的市井文化。
明清時期,是嶺南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嶺南的戲劇、詩歌、小說、史學和科學技術等方麵的成就,均居全國領先地位,在長江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桂文化區,又稱廣西文化區,地處我國南部邊疆,南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交界,東、北、西三麵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等省接壤。長江支流延伸到廣西境內,並通過靈渠進一步溝通了與廣西地區的聯係。它雖在地理上也屬嶺南地區,但其文化發展上有著自身的特色,因此應該單獨劃為一區。“柳江人”、“麒麟山人”化石的發現,表明在舊石器時代廣西境內就已有遠古人類活動。到新石器時代,該地區的主體文化也是長江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生活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越人駕駛著“雙身船”,大批移徙到廣西東部,這就是文獻所載的“駱越”和“西甌”人。他們在這裏創造出了名揚四海的銅鼓文化,並成為今日壯侗語族諸民族的先民。
綜上所述,長江文化是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為主體,包含滇文化、黔文化、贛文化、閩文化、淮南文化、嶺南文化等亞文化層次而構成的龐大文化體係,這些不同的文化共同體,在相同的文化規則下聚合成一個共同的文化體,那就是長江文化。
拓展閱讀
在成都商業街有一座大型船棺墓。據推測,這是古蜀國開明王朝的王族墓地,數量之多,體量之大,堪稱全國之最。該墓是一座大型長方形、多棺合葬的土坑豎穴墓,麵積約620平方米。最大的棺木長18.8米。
整個葬具是用上等整木楠樹木刳鑿而成,形似獨木舟。船棺的隨葬器物也相當豐富,以漆木器數量較多,造型精美,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