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柔之美——湖泊底蘊2(3 / 3)

洪澤湖在江蘇洪澤的西部,是我國第四大淡水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洪澤湖湖麵遼闊,資源豐富,曆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的大型水庫,又是漁業、畜牧業的生產基地,素有“日出鬥金”之美譽,堪稱鑲嵌在蘇北平原上的一顆燦爛明珠。

在隋朝時,隋煬帝楊廣下江南,其時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難。當龍舟經過破釜塘時,突然天降大雨,水漲船高,舟行順暢。隋煬帝楊廣大喜,自以為洪福齊天,恩澤浩蕩,於是便把破釜塘改名為洪澤浦,洪澤之名由此而來。

唐朝時,洪澤全境處於泗州與楚州交界的地方,東部屬於寶應縣、山陽縣;南部屬於盱眙縣;西部屬於徐城縣、臨淮縣;北部屬於淮陰縣。最後,到了唐朝後期,改稱為洪澤湖。所以洪澤縣是借湖而得名,這個名字一直沿用。

洪澤湖形成的自然因素,是地殼斷裂形成的凹陷,其實在唐宋以前的洪澤湖隻是一個小湖群,包括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萬家湖等,後來逐漸才形成一個大的湖泊。

有說黃河奪淮是形成洪澤湖的客觀因素。在1128年和1194年,黃河決口分道,分為了陽武至梁山泊南北兩支,南支流與泗水彙合,北支流與淮河彙合,這就是黃河改道的開始。

1855年,黃河向北遷移,由利津入海,黃河奪淮長達近700年之久。由於黃河居高臨下,倒灌入淮,黃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將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窪地連成了一片,便彙聚成了大湖。

有說洪澤湖大堤是洪澤湖完全形成的人為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因此,洪澤湖被稱為人工湖。洪澤湖大堤北起淮陰區碼頭鎮,南到洪澤縣蔣壩鎮,全長67千米,全部用石料人工砌成。大堤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至清乾隆年間方建成。

洪澤湖大堤的築堤成庫規劃和直立條式防浪牆壩的工程技術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洪澤湖大堤始建於1800多年前,有著“水上長城”的美譽。

據史料記載,公元200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15千米,以防淮水東侵,高家堰便是洪澤湖大堤的萌芽。南宋時發生黃河奪淮,直至1579年,河督潘季順實行“蓄清刷黃”政策,即將高家堰加高並向南延伸30千米,便形成了洪澤湖大堤。

從1581年,洪澤湖大堤就開始增築直立條石牆護麵,曆經明清兩代171年,使用千斤條石60000多塊,達60萬立方米以上,且規格統一,築工精細,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水利建設的高超技藝。

洪澤湖大堤不僅保護著下遊地區的萬頃良田和千百座村鎮,而且攔蓄的豐富水源為航運、灌溉等提供了便利。據民間傳說,大堤每一彎都有梁山中一位好漢值守,時刻提防滔滔湖水危害下遊的人們。

洪澤湖位於江蘇的西北部、蘇北平原中部西側、淮安與宿遷兩地境內。南望低山丘陵,北枕黃河,東臨京杭大運河,西接崗坡狀平原,西納淮河,東泄黃海,南往長江,北連沂沭,淮河橫穿湖區,為淮河中下遊結合部。洪澤湖發源於淮河中遊的衝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窪地,後來因蓄水而形成許多小湖。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注洪澤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洪澤湖水生資源豐富,湖內有魚類近百種,以鯉、鯽、鱅、青、草、鰱等為主。洪澤湖的螃蟹也是遠近馳名的。洪澤湖小龍蝦屬蝦中佳品,其個體大,肉質鮮嫩,受到各地人們的青睞,尤其以“盱眙龍蝦”、“洪澤湖清水小龍蝦”馳名。

此外,洪澤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蘆葦幾乎遍布全湖,繁茂處連船隻也難以航行。蓮藕、芡實、菱角在曆史上都素享盛名,曾有“雞頭、菱角半年糧”的說法。

曆史悠久的洪澤湖,給人們留下了很多寶貴景點。甘泉般的湖水,養育著千百萬人民。湖內既有魚鱉蝦蟹,又有雞鴨鵝鳥,還有各種各樣的水生植物。廣闊的湖麵,時而波濤滾滾,大浪排天;時而風平浪靜,湖水如鏡。極目遠眺,白帆點點,機聲隆隆,南來北往的運輸船隊,川流不息,左右穿梭的漁船,魚肥倉滿,爭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有著1800年曆史的防洪屏障,宏偉的土堤,壯觀的石牆,青翠的綠柳,遠遠望去宛如一條移遊欲飛的巨型青龍,甚是壯麗。

那茂密的林蔭,新鮮的空氣,清脆的鳥鳴,和煦的湖風,人行其中,猶如步入仙境,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洪澤湖的汛期水深、風疾、浪大,直接威脅著湖中漁民的安危。湖東岸原有蔣壩、高良澗兩座避風港。隨著水運的發展,當時加固洪澤湖大堤時,增建了九龍灣、夏家橋、周橋三座避風港,後來又在洪澤湖心建了一座避風港,另加三座船閘,共有9處可供漁民避風之用。這些避風港,四周皆用石工砌成,安全性較好。

船泊其中,在船頭仰視,儼如數十仞之城牆;港塢外,浪花飛雪騰湖麵,百裏狂濤撼大千。出航時,千篙撥得煙霞亂,萬裏航行捷足先。仔細觀看,品味無窮,別有一番景象。

位於洪澤湖東岸的三河閘、二河閘、高良澗、進水閘之間的泄洪大閘,全都承擔洪澤湖泄洪重任。

在洪澤湖的南岸,淮河入湖處有座老子山,古稱丹山。相傳我國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曾在此煉丹,故而得名曰老君遺蹤。直到後來,山上還有煉丹台、青牛蹄跡和鳳凰墩等。古人曾用這句話來形容:“石上青牛留足跡,爐中紅火照仙顏,洞存石鏤去崖處,鳳起山岡霄漢間。”

龜山位於老子山南側,山形如龜,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古稱龜山鎮,為秦漢以來曆史名鎮,留有夏禹治水之遺跡。清末時山上有寺廟12座,還有建築宏偉的洪澤都司署。

龜山鎮在清代為清河縣,是南陲重鎮,扼立於淮河入湖口處,是淮運分流的天然魚嘴,孤峰峙立,砥柱中流。登山縱目,千裏長淮,八方煙雨,盡收眼底。龜山上有很多古跡,如安淮寺、水母井、古銀杏樹、淮瀆碑、名人石刻等,都被人們保護下來了。

明祖陵位於洪澤湖南岸,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陵墓,始建於1385年,用了將近28年的時間才完成,可惜清康熙十九年時被大水淹沒。

後來洪澤湖水位枯竭,祖陵的正殿、神路相繼露出,石刻雕群經維修後,恢複了原來栩栩如生的麵貌。

每當黎明之際,來到臨淮頭,站在防洪大堤上,極目東眺,一輪紅日從碧波如鏡的湖麵上冉冉升起,那燦爛朝霞,閃耀金波,捧出即將出浴的金娃,搖晃於水盆之中,此情此景,較之泰山觀日有過之而無不及。臨淮頭地處泗洪縣城東南處,為洪澤湖北岸之半島,三麵臨水,古時為臨淮郡誌,四麵圩堤環抱,像一顆璀璨明珠飄浮在碧波萬頃的湖麵上。

洪湖之濱,半城之陽,地居高崗,迎湖遏浪,墓隱丹楓,塔聳碧雲,花草鬆柏,四季常青,每當清明祭掃,人群絡繹不絕。

據史料記載,曆史上洪澤湖大堤多次潰決,僅明清兩朝的280年間,就決口140餘次。當時清王朝除廣集民工修築外,還決定鑄造鐵牛,以期鎮水,去除洪災。

1701年,大司馬張遂寧等,於端陽節午時在高良澗開始鑄造鐵牛,鑄成後的鐵牛分置在洪澤湖大堤各危險要段。張遂寧鑄造了“九牛二虎一隻雞”,是用以鎮水的,所以就被稱為洪澤湖鎮水鐵牛。鐵牛是生鐵鑄成,後來除牛角殘缺,以及部分銘文鏽蝕外,其餘保存較為完好。鐵牛身長1.70米,寬0.57米,高0.68米,有厚0.07米的一塊鐵板與牛身鑄為一體,共重約2.250噸。

牛身肩肋處鑄有陽文楷書銘文,後來人們從銘文中得知,鐵牛是用來鎮水的。銘文道:“惟金克木蛟龍藏,惟土製水龜蛇降,鑄犀作鎮奠淮揚,永除錯墊報吾皇。”

鑄造的鎮水之物,牛身略小於真牛,腹部有鑄詞,已有300多年曆史。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哲學思想,立了這“九牛二虎一隻雞”於大堤之上。後來是虎歸森林,鳥飛遠去,隻有憨厚的鐵牛與洪澤湖朝夕相伴,隻可惜僅存5頭了。其中兩頭在蔣壩三河閘管理處,兩頭在公園和高良澗進水閘,一頭在淮陰高墊。

洪澤湖是一座有別於長江四大自然湖泊的巨型人工水庫,它是先民抵禦“黃淮並漲”和實施“治河保運”治水方略的偉大工程。由於湖區地貌為西北向東南傾斜,萬頃湖水全靠湖東一線長堤擋住。沒有古堤,也就沒有“古為今用”的洪澤湖。在治淮以前,洪澤湖汪洋一片,既無固定湖岸,又無一定形狀。人們參照對淮河的治理,對洪澤湖也進行了整治。

洪澤湖的千年古堤就是曆代為治水而建的,與都江堰齊名,蜿蜒曲折有一百零八彎之多。遠遠望去,宛如一座橫亙在湖邊的水上長城,是捍衛洪澤湖大堤東側數千萬人口和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洪澤湖的湖麵遼闊,資源豐富,類型多樣,開發曆史悠久,因此,洪澤湖是真正的“日出鬥金”之湖。

洪澤湖的整個形狀很像一隻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於洪澤湖發源於衝積平原的窪地,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成為一個真正的“懸湖”。

洪澤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它是先有堤後有湖,因興修高家堰即洪澤湖大堤,逐步淹沒城鎮湖泊而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在人類曆史上,有過許多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但就其修築和使用年代之長久、規模之宏大、影響之深遠而言,它在我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無與倫比的。

洪澤湖是明清兩代“蓄清刷黃、治河保運”治水方略的產物,它創造了世界上最長水壩的記錄,其直立式條石擋浪牆和滾石壩建築在水工技術上均處於當時世界前列,是人和自然共同完成的典型傑作,亦是洪澤湖曆史遺產的精華所在,開創了水利事業的輝煌。

拓展閱讀

傳說孫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後,太上老君隻得避開孫悟空,重找安靜地方煉丹。太上老君來到洪澤湖南岸的一個山洞。孫悟空追了上來。眼看仙丹就要被孫悟空奪走,太上老君一氣之下打破葫蘆,仙丹頓時落到洪澤湖裏去了,魚、蝦、蟹都爭著來吃仙丹。從那以後,洪澤湖裏的魚蝦,肉鮮味美,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