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柔之美——湖泊底蘊3(2 / 3)

以前的“白羊澱”就是後來的“白洋澱”。隨著屯田防線的形成,沿線引水灌溉,開辟了稻田。

同樣是北宋時期,白洋澱邊的州縣,為了防禦澱河河流洪水危害,相繼在白洋澱邊築堤。白洋澱北側,安州城北,易水河畔都築有古堤,宋仁宗慶曆年間,任丘在白洋澱水域東側築堤。自此之後白洋澱就開始有古堤環繞了。正是這些堤壩,對宋代以來白洋澱湖盆地貌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但是,由於後來為了修建宮殿而大肆砍伐了太行山林木,破壞了唐、宋時期茂密的森林植被,造成山區水土流失。曾經發源於太行山的河流,由於下遊河道的淤塞,汙泥的淤積、退縮,以致湮廢。

這樣,地處唐河、沙河下遊的白洋澱,在明弘治元年,也就是1488年之前已經成為了平地,正所謂“地可耕而實,中央為牧馬場”。

後來,明代唐河流至蠡縣境內,稱為楊村河。原經蠡縣洪善堡村南,東流入河間,1517年自藺家圈口北決,經幾地,流入白洋澱,使白洋澱再度成為積水澱泊。曆史上寫道:“楊村一河決入,始成澤國”。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白洋澱水域寬闊,遍布菱、荷、蘆葦,風景秀麗,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讚美白洋澱的詩句,將白洋澱比作西湖、洞庭、太湖一樣美麗。

1532年,白洋澱堤防不堅固,潰堤決口。工部郎中徐元祉受命賑災,在上言治理直隸省的水患之策中,提到“白洋澱”之名稱,上書中寫道:

一浚支河,令九河之流,經大清河,從紫城口入;經文都村,從涅槃口入;經白洋澱,從藺家口入;經章哥窪,從楊河村入”。

1540年修撰的明嘉靖《河間府誌》,白洋澱這個名稱才載入史書,書中記載:

白洋澱在關城,周六十裏,與安州、新安、高陽共之。深廣四通,芰荷交匝,望之若江湖焉。”

明朝戰略家孫承宗的《白洋太湖歌》,將白洋澱比作太湖。文中寫道:

白洋太湖浪拍天,蒼茫萬頃無高田,黿鼉隱見蛟龍走,菡萏參差菱荇連。”

在清代,白洋澱仍然是堤防不堅固,而且經常潰堤決口,洪災嚴重,造成澱邊州縣的人們苦於水患頻繁。雍正三年瀦龍河決口,白洋澱再次堤潰,雍正皇帝派怡賢親王允祥和大學士朱軾查勘直隸水利。查勘後,怡賢親王向皇帝呈報了《敬陳水利疏》,並提出了“治直隸之水,必自澱始”的治理意見,並得以實施。在《敬陳水利疏》中,怡賢親王指出:

畿內六十餘河之水會於西澱,經霸州之苑家口會同河,合子牙、永定二河之水彙為東澱,蓋群水之所瀦也。”

據《任丘縣誌》記載,雍正三年,怡賢親王認為趙北口舊橋狹隘、阻礙泄水,就將舊石橋8座改為木橋,升高加寬,又增建3橋,共11橋泄水,使西澱積水暢通下泄。

趙北口南、北是西澱的泄水咽喉,北起雄縣十裏鋪,南至千裏堤十方院,長約3.5千米,修有高出水麵的疊道。中間有橋11座,由北向南橋名為:易易橋、新橋、炮台橋、廣惠橋、徐家橋、趙北口南第一橋、第二橋、第三橋、第四橋、洪橋、太平橋,包括玉碑亭一座,稱“十二連橋”,它們都是南北旱路和東西水路的交通要道。

1726年成立營田局,在安州、任丘等地開辟了稻田。乾隆九年利用河渠舊跡施工,將唐河水引入府河,以利航運。保定南關的船非常多,經過府河,穿越白洋澱,直達天津,津保之間往返通航。1763年劃定了西澱和東澱的界線,大清河自雄縣下行經過張青口,口西為西澱,口東為東澱。據此,張青口以西的柴禾澱、大港澱、燒車澱、白洋澱等澱泊,均屬西澱。

乾隆中期,任丘知縣劉統重修唐堤。經過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治理,白洋澱地區經濟有所發展,自然景色更為優美。“任丘六景”中的“長堤煙柳”指千裏堤,“棗林晚渡”指棗林莊,“白洋夜月”指白洋澱,此三景均在白洋澱。

詩人留下了很多讚美白洋澱景色的佳句。如清朝文人李經垓的《白洋夜月》:

一水遝無際,平波靜不流,三庚漁火熄,清影射雙眸。

帝王們也在白洋澱內依村傍水修建了趙北口、圈頭、端村等行宮,以觀賞白洋澱秀麗的自然風景。

白洋澱是我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彙處的扇緣窪地上彙水形成的。

白洋澱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白洋澱、燒車澱、羊角澱、池魚澱、後塘澱等澱泊較大從北、西、南三麵接納瀑河、唐河、漕河、瀦龍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億立方米。

為控製湖區水位,人們在白洋澱東部自然泄水處建有棗林莊大閘,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馬河,擴大了水源。由於南拒馬河含泥沙量大,淤積嚴重,湖泊麵積和容積有不斷縮小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