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韻精華——溪泉靈性1(1 / 3)

水韻精華——溪泉靈性1

我國幅員遼闊,千姿百態的溪水清泉,不僅給人們提供了理想的水源,美化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而且有的還具有神奇的醫療作用。

有的溫泉,四季如湯;有的冷泉,刺骨冰肌;有的承壓水泉,噴湧而出、飛翠流玉;有的潛水泉,清澈如鏡、汩汩外溢;有的噴泉,騰地而起、水霧彌漫;有的間歇泉,時淌時停、含情帶意。

這些美麗的溪水清泉,不僅外在迷人美麗,充分體現了水韻精華,內在更加具有文化內涵,充滿了豐富的文化曆史底蘊。

高原明珠——昆明滇池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雲南昆明的人們僅靠老天給予的一點雨水來養活自己的一方土地,人們經常生活在憂心忡忡之中,生怕做錯哪一件事突然得罪了老天爺,日子也就沒法過了,這樣靠天吃飯的日子無時無刻不陪伴著人們。

有一年,昆明地區幹旱了好久好久,人們無論怎麼祈求,老天就是舍不得降落一滴雨,雲南地區的土壤也就越來越貧瘠,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艱難了。

在這時,有一對相敬如賓的夫妻同樣經曆著這場大旱災,在妻子生下孩子不久,丈夫便決定去尋找可以運來水的法子,於是他便開始了這場漫長的尋水之旅。

在他到達東海之後,正在為如何將水運到昆明而苦惱時,他看到一隻老鷹突然從岸邊叼起一條小紅魚。年輕人身手矯捷,就將手中的弓箭射向老鷹,小紅魚掉入了水中,得救了,小紅魚遇水後卻變成了一條龍。

原來,年輕人救的不是一條普通的小紅魚,他救的是龍王的三公主。龍王聽說實情後,就看中了年輕人,便想將自己三女兒嫁給他。

這個年輕人說:“可是家裏有我深愛的妻子,我還要運水回去幫助鄉親們啊!”

龍王聽後大為不悅,用計將年輕人變成了一條小黃龍。公主看到後也無計可施,隻能悄悄地在背地裏默默地幫助小黃龍學習降雨的方法。

有一天,機會終於來了。龍宮大慶,龍宮裏所有的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小黃龍深吸了一肚子東海的水,飛回昆明,在一個地勢低窪處,將肚子裏的水全部吐了出來,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池。

由於池裏的水是來自東海,而東海的水都是藍色的,因此這池水也是藍色的。又因為水池處於滇部落地區,所以人們叫這水池為“滇池”。

小黃龍想起要趕緊見他的妻子。但是,他在龍宮呆的日子正如民間所說,“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妻子在家苦苦等他,最後,淚流幹而死,變成了後來的“睡美人”山,知道了這件事,丈夫也無心再留在世上了,自行撞山而死,形成了後來的“蛇山”,與妻子共同守護著那一池藍藍的池水。

滇池是我國著名的淡水湖泊,被譽為雲貴高原的“明珠”,是昆明文明發祥地之一。由於滇池風景怡人,吸引了曆史上很多的名人,也促成了昆明城的產生和發展。

成為曆史上雲南最早的居住地和第一文明地域,就是因為昆明位於通往東南亞、印度和西藏的茶馬古道上。

公元前109年,滇國被漢武帝統一。漢朝為了管理南方通往緬甸和印度的絲綢之路,西漢武帝將昆明地區歸入漢朝,這連接了四川和越南,又將滇國的領土納入了益州的管理範圍。

雖然領土被歸入了漢朝,但漢朝始終難以馴服這遙遠而野性的邊疆,所以滇王依然是當地統治者。

公元765年,南詔主閣羅鳳命長子到滇池北岸,也就是到當時還叫“昆川”的昆明修築城池。這座城池是一座長3000米的土城,其東、南、北三麵有城牆,河上有木船可通滇池東岸,這便是昆明城發展史上真正的起點。

後來,元朝時,在忽必烈打敗大理國後,雲南又成為元朝的一個行省。元朝把行省治所設在昆明,並修建了鬆華壩水庫,解決了長期以來的滇池水患。

14世紀,隨著明朝推翻蒙古統治者,昆明也重新被奪回。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也在遊覽滇池美景後,留下了對其波瀾壯闊景色的真實寫照。

然而滇池真正成為名揚海內外的風景名勝之地,卻是在清代詩人孫髯於大觀樓上題的180字的長聯之後。這位一生貧寒的布衣以其絕世的才情、獨到的見解、精練的筆墨,將滇池的美麗、雲南的文化曆史書寫得淋漓盡致。

滇池自誕生以來已有300萬年的曆史,它擅湖山之美,假春城之秀。其秀美的風景和怡人的氣候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昆明人,並促使了曆史上昆明城人口的迅速增長。

自明代洪武初年起,昆明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人口開始呈幾何數字遞增。

清代康熙皇帝更是製定了“滋生戶口,永不加賦”的政策,也極大地刺激了人口的增長。

明朝時,雲南全部總人口不到150萬,但到了19世紀,僅昆明曲靖一帶的人口就達到了145萬,比明代末期增加了近10倍,相當於300年前雲南全省的人口。清代中葉以後,滇池地區人口繼續迅速增長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關於滇池名稱的由來,古時候有三種說法:一是從地理形態上看,晉代史學家常璩在《華陽國誌·南中誌》中說:

滇池縣,郡治,故滇國也;有澤,水周圍二百裏,所出深廣,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

再有就是尋音考義,認為“滇,顛也,言最高之頂”;最後是從民族稱謂來考查,據《史記·西南夷列傳》有記載,“滇”是古代這一地區最大的部落的名稱,戰國後期,楚國將軍進入滇後,隨俗稱“滇王”,故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這個名字。

滇池位於雲南省昆明西南端,是我國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和西南地區麵積最大的內陸湖泊,古名滇南澤,又稱昆明湖。滇池是地震斷層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彎新月。它地處長江、紅河、珠江三大水係分水嶺地帶,是昆明重要的水利資源和主要的飲水來源。

滇池有盤龍江、寶象河、馬料河等20多條河流注入其中。在西南端有人工控製的唯一出水口——海口閘,湖水向北流經螳螂川和普渡河,最後流入金沙江。

兩億年前的中生代,滇池及其鄰近地區最後一次從海底升起,逐步隆升為高原。第三紀時期,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這片高原呈南北向斷裂凹陷,在沉積盆地中出現了一個美麗的形似一彎新月的湖泊。就這樣,滇池誕生了。

滇池水域,群山環抱,河流縱橫,良田萬頃,人稱“高原江南”。在滇池的周圍,有漁村和風帆點綴的觀音山;有花光樹影的白魚口空穀園;有綿亙數裏,水淨沙明的海埂湖濱等,都是十分愜意的遊覽之地,特別是在綠波蕩漾的彼岸,巍峨雄壯的西山之巔,水浮雲掩。那湖泊的秀麗與大海般的玄境就呈現在眼前。

滇池西岸的西山,峰巒疊嶂,一片蒼翠,自古就被視為“滇中第一佳景”。昆明有“三月三,耍西山”的風俗,是昆明人民傳統的春遊習俗。三月三遊春,最早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執蘭招魂續魄,拔除不祥”,當時被稱為“上巳節”。到三國時期,曹魏把上巳節定為三月三,這一天成為春遊祭祀活動日。到唐朝,這一天已形成大的春日樂遊活動。

明朝楊慎曾經在滇南月節詞中描寫到:

三月滇南遊賞競,牡丹芍藥晨妝競,太華華亭芳草徑,花餖飣,羅天錦地歌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