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統年間重修,增建樓閣三間。這裏環境幽雅,花木掩映,堪稱天然仙境。古代名人隱士多來這裏修身養性。
聚仙台也是雨後觀賞水簾瀑布的最佳位置。台西北角崖下有石洞,名王子丹成洞,也叫王子求仙洞。這裏還傳有歌謠:
王子去求仙,丹成八九天。
洞中方七日,塵世已千年。
過橫翠崖北上就登上了海拔1614米的北峰。北峰為華山主峰之一,四麵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恰如一座平台,因而又叫雲台峰。
峰北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拚接組成,渾然天成。
絕頂處有平台,原建有倚雲亭,後殘留有遺址,是南望華山三峰及蒼龍嶺的好地方。峰腰樹木蔥鬱,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
北峰上景觀頗多,有長春石室、真武殿、焦公石室、仙油貢、神土崖、玉女窗、倚雲亭、老君掛犁處、鐵牛台、白雲仙境石牌坊等,各景點都伴有美麗的神話傳說。
長春石室是唐貞觀年間道士杜懷謙隱居的地方。傳說杜懷謙苦心修煉斷穀絕粒,喜好吹奏長笛,經常叫徒弟買回很多竹笛,吹奏完一曲,就把笛投於崖下,投完後再買,往而複始,從未間斷。因他能棲息崖洞中累月不起,便自號長春先生。
真武殿為供奉鎮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築。真武殿為北峰主要建築,千百年間旋興旋廢。後來又重建,依崖就勢,古樸典雅,保存了原建築的風格,成為北峰主要人文景觀之一。
自北峰向上攀登,經過狹長陡峭的擦耳崖,可到達“天梯”。天梯為華山著名險道之一。梯路開鑿在直立如削的岩石上,麵臨萬丈絕壑,石階幾乎接近90度。
天梯的頂端,有一處“日月崖”。隻見一石獨立,頂天立地,孤立於雲端,中間被一道縫隙隔成一大一小,形若日月,因此得名。
過了天梯就到了蒼龍嶺。蒼龍嶺是在救苦台南、五雲峰下的一條刃形山脊,是華山著名險道之一。因嶺呈蒼黑色,勢若遊龍而得名。
嶺西臨青柯坪深澗,東臨飛魚嶺峽穀,長約百餘米,寬不足一米,中突旁收,初始人在上麵行走,膽戰心驚,如置雲端,驚險異常。
直到唐末,嶺脊兩側始設石欄矮牆,也才有了少量的石磴石窩。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朝廷對華山神祭祀次數的增多,整修華山道路有了大的舉動,蒼龍嶺有了250級石階。
後來,蒼龍嶺險道又經過幾次拓修,護欄逐年加固,石階增至530餘級。為了使嶺上不再發生擁塞和危險,又在蒼龍嶺東的東飛魚嶺開鑿登山複道以保證遊人安全上下。
過蒼龍嶺就是金鎖關。金鎖關形勢險要,是華山東峰、西峰和南峰的咽喉。在三峰之間是一片窪地,西麵有鎮嶽宮,它依山岩而建,鬆林籠罩,有名的“玉井”就在院中。
每當雨季,玉井的水溢流出來,經過“二十八宿潭”奔注東西兩峰之間,變成瀑布飛流直下,成為華山名勝。
古人稱華山三峰,指的是東西南三峰,玉女峰則是東峰的一個組成部分。後來,人們將玉女峰稱為中峰,使其也作為華山主峰單獨存在了。
東峰是華山主峰之一,海拔2000多米,因位置居東得名。峰頂有一平台,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著名的觀日出的地方,人稱朝陽台,東峰因而被稱為朝陽峰。
古代登東峰道路艱險,明代百科式圖錄類書《三才圖會》中記述說,山岡如削出的一麵坡,高數十丈,上麵僅鑿了幾個足窩,兩邊又無樹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隻有爬在崗石上,腳手並用才能到達峰巔。
東峰頂生滿巨檜喬鬆,濃蔭蔽日,環境非常清幽。自鬆林間穿行,上有檜喬鬆綠蔭,如傘如蓋,耳畔陣陣鬆濤,如吟如詠,頓覺心曠神怡,超然物外。
東峰有景觀數十處,朝陽台北有楊公塔,為楊虎城將軍所建,塔上有楊虎城將軍親筆所題“萬象森羅”4字。此外,東峰還有青龍潭、甘露池、三茅洞、清虛洞、八景宮、太極東元門等。
險道經過整修加固後,亭台重新獲得建造,在八景宮舊址上,重新矗立起了一棟兩層木石樓閣一座。
東峰頂上有3個茅洞,洞內有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隱士陳摶像,洞外有甘露池。附近的清虛洞前有一孤峰,在峰頂上有鐵瓦亭一座,鐵棋盤一副,名為“下棋亭”。
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裏和陳摶下棋,結果輸給陳摶,該亭由此得名“賭棋亭”。
華嶽仙掌在東峰,是指東石峰的麵東崖壁。大自然的風剝雨蝕在崖上造化了一麵手掌形石紋,高數十米,五指分明,形象生動逼真,人稱華嶽仙掌。因它的壯觀,被列為陝西有名的關中八景的第一景。
南峰是華山最高主峰,海拔2160多米,也是五嶽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鬥可摘。
峰南側是千丈絕壁,直立如削,下臨一個斷層深壑,同三公山、三鳳山隔絕。